↑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28 题,中等难度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康有为《拟免跪拜诏》)。这一现象演变反映的实质是(   )

    A.礼乐制度的建立             B.封建等级制度建立

    C.专制皇权的强化             D.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史记‧货殖列传》载:“《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财匮少则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司马迁认为(   )

    A.西周实行“工商食官”         B.秦汉采取重农抑商

    C.耕种、开采、加工、交换本末有别  D.农工商皆本,经济民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桓公日:“处士、农、工、商若何?”管子对日:“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这反映了当时(   )

    ①社会分工更加细致   ②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

    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④政府强调规范社会秩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中国古代有所谓“士农工商”四民的说法,这一说法形成于(   )

    A.夏商   B.东周    C.秦汉  D.隋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   )

    A.农业经济衰退     B.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C.商品经济发展     D.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

    A.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B.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北方一些地区曾流行“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的俗语,它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习惯于简朴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落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其“微澜”主要表现为(   )

    A.手工工场兴起             B.城市商业经济繁荣

    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        D.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吴江县的盛泽镇,本来是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上述材料说明(   )

    A.盛泽镇丝织业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明代已开始形成以“市”为标志的商业中心

    C.明清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失效

    D.工商业发展促进城镇的形成与繁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这则材料是对下列哪一水利工程的最高评价(   )

    A.春秋时期的芍陂                         B.西汉的白渠

    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汉代治理黄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对明清丝织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丝织业的鼎盛时期        

    B.在苏州杭州都设织造局,专门生产宫廷消费的丝织品

    C.明中期发明了花楼机         

    D.提花在内的丝织技术已相当成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中国丝织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和当时最著名的两大纺织中心分别是(   )

    A.隋唐、苏州和南京 B.明清、苏州和杭州

    C.明清、南京和广州  D.宋元、南京和广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我国古代的城市职能经历了从政治→经济转变的大体时间是(   )

    A.隋唐          B.两宋        

    C.元朝         D.明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推动中国古代城市以政治功能为主向以经济功能为主转变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农业的发展     B.手工业的发展  

    C.商业贸易的发展    D.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广州三十行是(   )

    A.清政府的对外驻办机构          B.清政府的外交机关

    C.清政府的特许的对外贸易机构      D.清政府从事纺织业经营的商业组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垄断”一词源于孟子“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垄断”一词反映了(   )

    A.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         B.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 

    C.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追逐名利       D.春秋战国时期注重文化娱乐生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提到其曾祖父无泽曰:“无泽为汉市长。”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司马迁的曾祖父从事的是(   )

    A.商业管理     B.军事管理     C.行政管理   D.文化典籍管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这一材料反映了(   )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减弱 ③佃农有权支配自己的一些劳动产品④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增强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假如你要拍一部有关唐朝历史的电影,下列哪个素材可以采用(   )

    A.富商经营棉花挣了上百万的白银   B.市场上正在出售青花瓷

    C.许多外国商人居住在长安      D.市场上交易使用的是纸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䌷(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蒲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   )                    

    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B.商品经济活跃  

    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这首诗主要反映了(   )

    A.丝绸之路的兴盛     B.陶瓷之路的兴盛。  

    C.古代玉石业的发达。   D.古代丝织业的发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国语·晋语九》载:“刑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与叔鱼以求直(按:使自己在争讼中获胜),及断狱日,叔鱼抑刑侯,刑侯杀叔鱼及雍子于朝。”材料表明了(   )

    A.贵族之间争田的现象逐渐多起来      

    B.奴隶制土地国有制渐遭破坏

    C.战国时期的政治日趋腐败          

    D.统治阶级制定严酷的法律来保护其阶级利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某同学分析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最为密集和完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内在的原因在于(   )

    A.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B.“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黄金(Gold),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 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③开发土地资源 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点了。”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资本主义的兴起

    C.欧洲的殖民扩张 D.工业革命的开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白海军在《2049,相信中国》中指出:“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这里“全球化的开始”的真正含义是(   )

    A.从封闭走向开放            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从分散走向整体            D.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新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建立

    C.工业革命不断扩展     D.欧洲殖民者侵占美洲土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1992年,许多国家举行纪念哥伦布成功远航美洲的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一条标语,上面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印第安人后裔这样说的理由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成千上万印第安人由于被屠杀、奴役或染上疾病而死去

    B.促进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C.美洲大量金银被掠夺                    

    D.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代华美轻柔的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材料二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马克思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汉代商业发展的基本特征,试从经济和政治方面分析形成这一特征的原因。(10分)

    (2)从图1到图2,商业贸易的范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材料二中马克思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与什么因素有关?  (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2分)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下资本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层的人竞争。这样,君主们就被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

    ——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二 根据工业复兴法,成立了有大银行家、工业家和经济学家参加的全国工业复兴局,由国家监督生产,调节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各企业分成十七个部门,每部门公布“公平竞争法规”,规定产品的产量、质量、市场分配和产品价格、工资和工时。

    ——北京师范大学编:《史学评述》l982年第l期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经济思想?(2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作者提出这种观点的目的。(8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说明国家政权在社会经济中的职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结合当时的美国状况分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