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4 题,填空题 1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2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4 题
  1. 《荀子·富国》认为“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

    A.男耕女织  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  D.自给自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形成的原因有(    )

    ①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②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

    ③先进的灌溉工具的出现

    ④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达,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特点。下列各项符合唐代手工业状况的是(    )

    A.冶铁业开始使用灌钢法  B.出现需要多人操作的花楼机

    C.丝织品吸收花鸟画风格  D.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清朝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其中的“机户”和“机匠”之间的关系应是(    )

    A.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 

    B.基本上是纯经济关系,属于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C.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D.相当完善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材料反映了(    )

    A.隋唐时期,票号是一种专门经营汇兑业务的金融机构

    B.宋元时期,商运比较活跃

    C.秦汉时期,盐业官营

    D.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学者指出:“划分官方指定市场区域的边界并将其与居住区分离开来的管理瓦解了。……有形的分区壁垒已彻底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更为自由的街道模式。”与这一现象说法相一致的是(    )

    A.日中而市,交易而退

    B.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C.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

    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明史·食货志一》记载:“洪武二十年,命国子生武淳等,分行州县,随粮定区。区设粮长四人,量度田亩方圆,次以字号,悉书主名及田之丈尺,编类为册,状如鱼鳞,号曰鱼鳞图册。”下列对材料解释正确的是(    )

    A.鱼鳞图册是全国正式出版的地图

    B.鱼鳞图册是全国赋役征收的依据

    C.鱼鳞图册是全国人口普查的依据

    D.鱼鳞图册是全国水利治理的依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封建统治

    B.限制工商业发展

    C.保护农耕经济

    D.防范“外夷”入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哥伦布发现美洲……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体现的史观有(    )

    ①全球史观②革命史观③文明史观④社会史观⑤现代化史观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7世纪的欧洲通货膨胀,币值下跌,物价大幅上涨,此称“价格革命”。直接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中世纪城市复兴发展  B.美洲白银的大量流入

    C.中西贸易的巨额逆差  D.农业生产的急剧下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贸易打造的世界》一书中说:“17、18世纪时,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材料旨在说明(    )

    A.英国始终固守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B.工业革命瓦解了英国的贸易壁垒

    C.英国的贸易政策取决于国家利益

    D.英国与印度之间的不平等贸易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图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圈地运动使英国大批农民被迫出卖土地,或远走他乡,或到处流浪,陷于极端悲惨的境地。但这一运动对工业革命却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主要在于圈地运动(    )

    A.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端

    B.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C.使英国资本主义关系深入农村

    D.极大地促进了养羊业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

    A.国家实行奖励对外贸易的政策

    B.创立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

    C.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D.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观察下列图表,其中甲国是(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三大经济理论。它们诞生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

    A.商业革命、信息革命、知识经济 

    B.市场化、区域化、全球化

    C.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经济危机 

    D.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嬷嬷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是(    )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民族工业的产生

    C.贸易中心的转移

    D.传统丝织业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    )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化

    B.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晚清以来,我国的近代工业集中于东部地区。抗战时期,部分民族本主义企业克服重重险阻西迁至西南大后方。这一举动产生的影响是(    )

    A.加快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进程

    B.保存了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力量

    C.粉碎了日本经济掠夺的企图

    D.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工业格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一五”期间,“坚决优先保证工业不在1949年以前建立起工业的沿海城市发展,而是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工厂“都建在离开沿海省份的城市,如湖北的武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这说明“一五”计划(    )

    A.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改善了我国工业地域分布的格局

    C.有效地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 

    D.不利于新中国各地区的均衡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曾说:毛泽东同志在1955年冬就说过,将来会出现从来没有被人们设想过的种种事业,几倍、几十倍、以至几百倍于现在的农作物的高产量。今年的农业丰产完全证实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预见。这是共产主义风格的胜利,是破除迷信、彻底解放思想的胜利。这表明(    )

    A.一五计划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B.“大跃进”运动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高产量

    C.人民公社化运动适应了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

    D.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左”的倾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而农业现代化的表现就是耕作机械化。但是,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材料强调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管理成本

    B.使农业耕作方式出现倒退

    C.恢复了小农经济的单干模式

    D.充分调动了小农的生产积极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有学者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原有的“知识无用论,排外思想。意识形态的狂热与平均主义同时被新政策和新规划的大潮一扫而空。”其中“新政策和新规划”应包括(    )

    ①恢复高考制度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③设立经济特区④分配制度改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曾说:“1929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分界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分界线。”根据所学判断两个“分界线”的共同含义是(    )

    A.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统一,重振经济

    B.发展了多种所有制形式,解放了生产力

    C.经济体制更加包容、合理,更有张力和活力

    D.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稳定了市场秩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一战”后不久很快陷入低谷,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呈波浪形态

    B.官僚资本的形成严重制约了民族资本的发展

    C.战争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D.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材料二 海舶大者数百人,小者百余人,以巨商为纲首,副纲首……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数尺许,下以贮物,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处。

    ——(宋)朱彧《萍洲可谈》卷2

    材料三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四 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到15世纪,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2)依据材料三,概括说明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材料四所说的“爆炸性的影响”?分析中国没能产生这种爆炸性影响的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他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以及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各地销售,赚取丰厚利润。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

    材料二 18世纪,英国兴起技术革新和产业重组的浪潮。工业革命由此展开,不仅在空间上逐渐扩散,而且波澜起伏、连续不断。工业革命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改变了整个世界。

    ——岳麓书社《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的跨时空联系日趋频繁和便利。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第二册

    (1)材料一中的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材料二、三反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2)简述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主要影响?

    (3)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19世纪四十到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8年大生纱厂破土动工,次年投产。1977年在崇明创办大生二厂。从1914年到1921年的8年间,大生两个厂的利润有1000多万两。1921年又设立大生副厂。不久改称大生第一、第二、第三纺织公司。此后由于天灾、军阀混战和经营规模过大,出现亏损,资金周转不灵。1922年以后开始被银团监管。1925年江浙财团接办大生各厂。1935年第二纺织公司倒闭。1952年第一、第三纺织公司公私合营,1996年国营。

    ――《张謇》

    材料二 1861年4月,美国琼记洋行“火鸽号”首航上海至汉口。此后,“火鸽号”每两个月从上海开航3次,以运载茶叶为主,兼搭旅客,其运价高昂,每客银100两,每吨货20两;利润丰厚,营运了3个月即获利50万元。长江轮船(机器轮船)客运此次开始。

    ——交通部长航务管理局政府网

    (1)材料一所述大生纱厂的发展历程中有几个关键年份:1898年创办、1935年部分倒闭、1952年公私合营。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大生纱厂在这三个时期发展变化的原因。

    (2)美国“火鸽号”客货轮开辟沪汉航线,依据哪些不平等条约提供了哪些便利条件?

    (3)西方对中国的扩张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19世纪末的先进中国人是如何应对的?

    (4)有人说,“全球化”也是推动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外在力量。结合1840—1919年中国历史的发展,说明“全球化”是如何推动中国社会实现“转型”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