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1 题,填空题 3 题,实验题 1 题,计算题 3 题
简单题 1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1 题
  1.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即质点。物理学中,把这种在实际原型的基础上,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起来的客体称为

    A. 科学假说     B. 理想模型

    C. 等效替代     D. 控制变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1所示,L1、L2是劲度系数均为k的轻质弹簧,A、B两只钩码均重G,则静止时两弹簧伸长量之和为 (        )

    A.3G/k        B.2G/k     C.G/k        D.G/2k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前不久结束的第49届校运会上,高一(10)班的刘绪同学以15s勇夺高一女子100m冠军。假设她在起跑时速度v0=0,7.5s末的速度v1=6 m/s,15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v2=7 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计算方法正确的是(    )

    A.v=     B.v=

    C.v=     D.v=v=6m/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已知经过s位移时的速度是v, 那么经过位移为2s时的速度是(    )

    A.2v        B.4v      C.v      D.v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小球从离地面3m的高处落下,被水平面弹回后在离地面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上述过程中的位移是(    )

    A、1m,方向向上,  B、2m,方向向上

    C  2m,方向向下  D、4m,方向向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物体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不变),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加速度越来越小,

    B、加速度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位移随时间均匀减小

    D、速率随时间均匀减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用绳索将重球挂在墙上,不考虑墙的摩擦。如果把绳的长度增加一些,则球对绳的拉力F1和球对墙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

    A.F1增大,F2减小

    B.F1减小,F2增大

    C.F1和F2都减小

    D.F1和F2都增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所给的图像中能反映作直线运动物体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物体放在光滑斜面上,所受重力为G,斜面支持力为FN。设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力是F1,则(    )

    A、F1是G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B、G可以分解为F1和对斜面的压力F2

    C、F1是FN和G的合力

    D、物体受到G、FN 、F1 和F2(垂直于斜面

    使物体紧压斜面的力)的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分别按图示的方向对物块施加大小相等的力F,A中F垂直于斜面向下;B中F垂直于斜面向上;C中F竖直向下;D中F竖直向上。施力后物块仍然静止,则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增大的是(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两人沿河岸拉一船,如图所示,使船沿河中央行驶,大人的拉力为F=400N,方向与河岸成30º.为了保持行驶方向不变,求小孩施加的最小拉力的大小和方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实验中,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点作为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4。量得x1=30.0mm,x2=36.0mm,x3=42.0mm,x4=48.0mm,则小车通过点2时的速度为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m/s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我国列车第四次提速后,出现了“星级列车”。T14次列车从上海始发,途经蚌埠、济南等城市,最后到达北京。T14次列车时刻表如下,由其时刻表可知,列车在蚌埠至济南区间段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km/h。(保留两位小数)

    T14次列车时刻表

    停靠站

    到达时刻

    开车时刻

    里程(km)

    上海

    ┅┅

    18:00

    0

    蚌埠

    22:26

    22:34

    484

    济南

    03:13

    03:21

    966

    北京

    08:00

    ┅┅

    146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长为5m的竖直杆下端距离一竖直隧道口为5m,若这个隧道长也为5m,让这根杆自由下落,它通过隧道的时间为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并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等.我校物理课题研究小组在进行《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的课题研究时,同学们提出 “滑动摩擦力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有关”.

    (1)这属于科学探究活动的________环节;

    (2)他们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的关系,已测得木块1的质量为100g,测定木板2在拉力作用下发生相对于木块1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得到一组F与相应的砝码重力G的数据(如下表),在表格中的空格内填上合理的数据,并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所示的方格坐标纸中作出滑动摩擦力Ff与正压力FN的关系图线.

    (3)由作出的图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用文字表述)

    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3 题
  1. 以72km/h速度行驶的列车开始下坡,在坡路上的加速度等于0.2m/s2,经过30 s到达坡底,求坡路的长度和列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多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我国东北寒冷的冬季,雪橇是常用的运输工具。一个有钢制滑板的雪橇,连同车上的木料的总质量为5000kg。(1)在水平的冰道上,马要在水平方向用多大的力,才能够拉着雪橇匀速前进?(2)若在与水平面成300角的冰道上,马需要用多大的力沿着冰道向上拉雪橇,才能使雪橇匀速向上前进?(滑板与冰道的动摩擦因数=0.0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0米折返跑”的成绩反应了人体的灵敏素质。如图所示,测定时,在平直跑道上,受试者以站立式起跑姿势站在起点终点线前,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全力跑向正前方10米处的折返线,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受试者到达折返线时,用手触摸折返线处的物体,再转身跑向起点终点线,当胸部到达起点终点线的垂直面时,测试员停表,所用时间即为“10米折返跑”的成绩。设受试者起跑时的加速度为4m/s2,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m/s,快到达折返线处时需减速到零,减速的加速度为8m/s2,返回时达到最大速度后不需减速,保持最大速度冲线。求(1)从起跑达到最大速度的时间是多少?(2)减速的距离是多少?(3)该受试者“10米折返跑”的成绩是多少?(加速、减速均视为匀变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