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填空题 8 题,解答题 8 题
中等难度 2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
    A.将它熔化成铁水
    B.磨掉铁块一个角
    C.把它轧成薄铁片
    D.从地球运到月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下列事例中,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A.正在圆轨道上转圈的过山车
    B.减速进站的火车
    C.腾空而起正在加速上升的火箭
    D.在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用电线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静止时受到的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A.天花板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B.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C.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受到的重力
    D.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灯受到的重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B.原子由中子和质子组成
    C.原子核由中子和电子组成
    D.原子核不能再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我国速滑选手王濛打破世界记录,一人获得三枚金牌.有关王濛运动、领奖瞬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站在领奖台上,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站在领奖台上,受到的支持力与对领奖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冲过终点后,由于惯性要继续向前滑行
    D.用力向后蹬冰面,会向前滑行,原因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8 题
  1. 用手拍桌子,手会感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根据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可知:原子中心的原子核由________和中子组成,原子核周围带负电的________绕核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华龙舟大赛上,龙舟上运动员相对于岸上观众是________的;运动员用力把浆向后划,龙舟却向前前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60________(填单位),若苹果的密度为0.8g/cm3,这个苹果的体积约为________cm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就分度值而言,________刻度尺更精确些.其中放置正确的是________刻度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12年4月29日,全长420km的成(都)西(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沿途山清水秀,风光无限.坐上高速的大巴车,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中,会有“恰似青山走来迎”之感.这句话中的“走”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为了安全,车辆严禁超载、超速,驾乘人员必须系安全带,这主要是防止出现意外司机紧急刹车时,由于________造成的危害.大巴车从西昌到成都只需5小时30分钟,其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km/h(取整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以下是市2010年初中学生体育测试中的两个项目:
    (1)男子1000m跑测试评分标准如下表所示:
    跑完全程所用时间 210s 216s 218s 222s 226s 230s
    得分 100 98 96 94 92 90
    张亮同学要想在本项测试中取得100分,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至少为________m/s;
    (2)在跳远测试时,张亮同学助跑后飞身一跃,如图所示,由于________,他在空中还能继续前进一段距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炎热的夏季,人们往往喜欢喝冰镇啤酒.将瓶装啤酒放入冰柜,有时却忘记及时取出.当取出时发现玻璃瓶已被冻裂,这是因为啤酒在凝固的过程中,啤酒的质量________.密度________,体积变大造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8 题
  1. 一个瓶子最多能装2kg的水.求:
    (1)该瓶子的容积;
    (2)用该瓶子装食用油,最多能装多少千克.(ρ=1.0×l03kg/m3,ρ=0.9×l03kg/m3);
    (3)简要回答:一个瓶子最多能装1kg的水,能不能装下1kg的食用油?为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品牌新型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每100km消耗的汽油为8L. 已知汽油的密度为 ρ=0.71×103kg/m3.求:
    (1)该汽车匀速行驶100km所用的时间是多少s?
    (2)8L汽油的质量是多少k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一捆质量8.9kg,横截面积为2×10-5m2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小红想知道这捆金属丝的长度,她选了一条同规格、同材料的短金属丝来间接测量这捆金属丝的长度,经测量得知短金属丝的长为1m,质量为0.178kg.求:
    (1)这捆金属丝的总长L;
    (2)此金属丝的密度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1)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受到的______力和______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的作用;
    (2)每次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______;
    (3)比较图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速度减小的越______;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出: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小永同学为了测量永春老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______,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m1
    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3)由图可得老醋的体积为______cm3,老醋的密度是______g/cm3=______㎏/m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小林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和同学们一起到实验室动手测出了一个金属球的密度,以下是他测量密度的实验步骤:
    (1)在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的未知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讲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填“左”或“右”).
    (2)由于金属球体积过大不能直接放进量筒中,采用了下面的方法:
    A.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如图乙所示;
    B.将金属球用细线系好,把金属球浸没在溢水杯中,同时用小烧杯收集从溢水杯流出的水,如图丙所示;
    C.将小烧杯收集到的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丁所示,则金属球的体积为______cm3
    (3)取出金属球,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金属球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戊所示,金属球的质量是______ g.由此可知,金属球的密度为______ g/cm3
    (4)请你评估,在本次实验中所测得密度值与真实值比较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物理属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蜡块 干松木
    体积V/cm3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m/g
    10 9 10 5
    20 18 20 10
    30 27 30 15
    40 36 40 20
    (1)在如图的方格纸中,用图线分别把蜡块和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
    (2)分析图表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 (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 
    (3)本实验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