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8 题,填空题 4 题,推断题 1 题,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8 题
  1. 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清新的空气    B.蒸馏水      C.石油       D.生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餐厅,服务员将盖子合拢熄灭酒精火锅,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C.隔绝空气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图中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因发现对抗疟疾的青蒿素而获得成功的我国药学家屠呦呦。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它在湿、热条件下易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提取青蒿素不宜在高温下进行

    B. 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 青蒿素的发现能够减少疾病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D. 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水能灭火,所以电脑一旦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但点燃煤气(CO)与O2的混合气体不可能爆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用途”的叙述中,用途与性质不相关的是

    序号

    物质

    性质

    用途

    A

    一氧化碳

    还原性

    冶炼金属

    B

    氧气

    助燃性

    医疗急救

    C

    氮气

    稳定性

    食品防腐

    D

    干冰

    升华时吸收热量

    制冷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实验操作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

    将Zn和Ag分别放入溶液中

    B

    鉴别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C

    检验CO2中含有的少量CO

    将气体点燃

    D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甲、乙、丙、丁、戊是初中几种常见的物质,它们分别由氢、碳、氧、氯、钠、锰中的1~3种元素组成。

    (1)甲的固体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其化学式为         

    (2)乙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气体丙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南水北调工程缓解了北方严重缺水的问题。

    (1)二氧化氯是一种高效、安全环保型杀菌消毒剂,常用于自来水厂消毒。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ClO2,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2)用肥皂清洗衣物时,若水中只产生少许泡沫并出现浮渣,则可判断所用的水是         (填“硬水”或“软水”),生活中常采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用水方式不应该提倡的是        

    A.用漱口杯接水刷牙             B.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

    C.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    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生活中的物品是由各种物质制成的,每种物质都具有相应的组成、性质和用途。

    (1)德城区家用燃气多为天然气。天然气       (填“属于”或“不属于”)化石燃料。天然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金属材料一直被广泛的应用着。铝制品耐腐蚀,其原因是             ;铁质容器不能用来配制波尔多液,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可以用来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     ,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4)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         (填“c端”或“d端”)通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A~E是初中常见的物质: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A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它们相互间发生反应或转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表面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A、C的化学式分别为                           ;D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            

    (2)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探究题 共 1 题
  1. 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破损,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溶质质量分数为10%,具体是什么物质无法辨认。老师告诉他,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或碳酸钠中的一种。

    (1)小明查阅氢氧化钙常温下的溶解度为0.18g后,认为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______试液,试液变红色,该溶液不可能是_________

    (填写化学式)。

    (3)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小明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请一起参与,并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__________

    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实验室用过量的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CO2,待完全反应后过滤,称得滤液质量为37g,向其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测得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求大理石与过量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

    (2)开始加入碳酸钠溶液至10g时,还没有沉淀析出的原因是什么?

    (3)加入碳酸钠溶液至40g时,所得溶液的pH           7,(填“>”或“=”或“<”),溶液中大量存在的微粒是            (写符号)

    (4)计算原滤液中氯化钙的溶质质量分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