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填空题 4 题,实验题 5 题,作图题 2 题,计算题 2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2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下列实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B超检查身体

    B.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

    C.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D.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疾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0m/s

    B.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3m

    C.八年级物理课本质量约为30g

    D.夏天,我们浠水县平均气温4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毫米   B.分米   C.厘米   D.微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现象中利用熔化吸热的是(  )

    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

    B.夏天,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C.在发烧的病人头上放冰袋以缓解症状

    D.足球运动员受伤时,医生会在运动员受伤部位喷低沸点的氯化烷,缓解疼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现象属于凝固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

    B.仲夏,烈日炎炎土地干涸

    C.深秋,清晨草地出现白霜

    D.严冬,寒风凛冽湖水结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小明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B.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C.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响度

    D.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物理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设备应用到的物理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A.倒车雷达﹣﹣利用回声定位原理

    B.电视摇控器﹣﹣利用红外线实现电视机的遥控

    C.验钞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D.北斗导航系统﹣﹣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著名诗句是赞美桂林山水的,诗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下列诗句也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C.“君看池水湛然时,何曾不受花枝影”

    D.“青鬼来试人,夜深弄灯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在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由20架直升机组成“70”的字样,飞过天安门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这20架直升飞机飞行速度相同,方向不同

    B.这20架直升飞机飞行速度不同,方向相同

    C.这20架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D.这20架直升飞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对于该次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

    A.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D.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长沙福元路大桥东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如图所示,该设施长175m,高7m,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采用全封闭隔音是在声源处阻断噪声的传播

    B.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

    C.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

    D.隔音板隔音利用了声音的直线传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B.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C.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D.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激情四运会•魅力新浠水”黄冈市四运会于9月22日,在浠水县体育活动中心隆重开幕.

    (1)A图,浠水实中学生翻板表演,动作协调一致,画面令人震撼,不同角度的观众都能欣赏到翻板上的画面,是因为翻板对光发生     反射.

    (2)B图,四运会火炬传递.火炬中的燃料是丙烷气体,为了便于储存和携带,常温下采用     方法使其液化,此物态变化过程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C图,是小明用手机拍摄到的运动场上表演的画面,为了能拍到全景,则小明应离运动场     (填“远”或“近”)一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去年暑假小明参加学校的生存夏令营,学到了野外生存的很多知识和技能.其中:

    (1)获取饮用水.如图1,用大塑料袋套在树叶浓密的嫩枝上,扎紧袋口.随着植物中水的不断         ,(填物态变化名称)经过一段时间,塑料袋的内表面上就会出现一层水珠.

    (2)用影子辨别方向.如图2,将一根直杆竖直插在水平地面上的O点.中午前后,用描点的方法在地面上画出杆的阴影顶端的运行轨迹,在轨迹上找出其中距O点最近的点A,则OA所指示的方向就是     (选填“东”“西”“南”“北”)方向,这一判断应用的光学知识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雾霾天,天空有时会出现“两个太阳”奇观,光学专家表示,因为雾霾天,空气中水蒸汽在漂浮物上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悬浮在空中,会形成多棱镜,太阳照射时,使太阳光发生了     (填“反射”式“折射”)形成太阳     像(填“实”或“虚”),所以产生“两个太阳”.雾霾的形成主要是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现象,造成高空气温比低空     (填“高”或“低”),影响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对流,空气中悬浮的微粒难以飘散,而滞留在低空附近地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如图1所示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这片树叶的长度为     cm.

    (2)如图2所示的体温计的示数为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5 题
  1. 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实验.它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不同类型的镜片,观察到了如下现象.

    (1)将近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     作用,他应该是     透镜.据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     (填“前方”或“后方”).

    (2)取下近视眼镜片,重新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它上面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然后将另一个镜片放在发光体和光屏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又变模糊了,再使光屏靠近透镜,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说明带上这个眼镜可以矫正     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各一,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器材是     ,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后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是根据“探究冰熔化温度变化规律”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1)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的熔点是     ℃,第7min处于     态.

    (2)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填“A”或“B”).

    A.寻找普遍规律

    B.减小实验误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小明妈妈为家里自酿了很多葡萄酒,小明想知道自酿葡萄酒的密度,于是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利用天平、量筒进行测量.他们的操作如下:

    (1)将天平放在     上,游码拔至标尺左端     处,并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如图甲是小明测量过程中的情景,他的错误是     .纠正错误后,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是41.6g.

    (3)取适量的葡萄酒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葡萄酒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其总质量是     g.

    (4)将烧杯中的葡萄酒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量筒中的葡萄酒的体积是     cm3,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葡萄酒的密度是     kg/m3.

    (5)分析上述方法,测出葡萄酒的密度会偏     (填“大”或“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小明注意家里摆钟的钟摆在有规律地摆动,经认真观察发现钟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刚好是1秒,就想:是不是所有的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都是1秒呢?于是,他请教了物理老师,知道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叫做周期,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设计如图2所示的单摆(即细绳下系一小钢球)进行探究.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摆长l/m

    0.30

    0.40

    0.50

    0.60

    0.70

    0.80

    0.90

    1.00

    周期T/s

    1.1

    1.3

    1.4

    1.5

    1.7

    1.8

    1.9

    2.0

    周期平方

    1.2

    1.6

    2.0

    2.3

    2.9

    3.2

    3.6

    4.0

    (1)从表中数据可知,单摆的摆长l越长,周期T越     (选填“长”或“短”).

    (2)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3中作出单摆周期的平方T2与摆长l的关系图象.

    (3)分析图3所示图象,可知实验中用的单摆周期的平方T2与l成     关系.

    (4)由表中实验记录可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时间比较短,直接测量摆动一次的时间误差比较大.你认为小明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是怎么做的?    

    (5)生活中若摆钟走慢了,应如何调整钟摆的长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图题 共 2 题
  1. 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请画出他通过平面镜看见自己脚尖的光路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束光线射向一块玻璃砖(如图),并穿过玻璃砖.画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线(注意标出法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中国636A型远海测量船“钱学森”号于2015年12月26日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它主要是执行海洋测量,岛礁测量、海洋气象观测等任务.

    (1)如果它以20节的航速行驶到370km外某海域执行任务,则它大约需要行驶多少小时?(1节≈1.85km/h);

    (2)某次它用超声波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6s后收到回波,此处海水约有多深(海水中声音平均传播速度v=1500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是一枚银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币.

    小明为了测定它的密度,做了如下实验:

    a.用天平测出一枚纪念币质量m1=31g;

    b.用天平测出装有适量水烧杯的质量m2=56g;

    c.将纪念币投入烧杯中,在液面处做上记号;

    d.取出纪念币,再往烧杯内加水至记号处,测出烧杯及水的质量为59g.

    根据小明的实验:求(已知:ρ水=1.0×103kg/m3)

    (1)纪念币的体积多少?

    (2)纪念币的密度多少千克每立方米?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请你为小明提出一条建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