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22 题,填空题 3 题,解答题 8 题
中等难度 3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2 题
  1.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4个推断正确的是( )
    A.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C.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就是燃烧
    D.醇类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02和H20,甲醇是醇类的一种,所以甲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02和H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HCl、Na2S04、KCl
    B.K2S04、HCl、Ba(OH)2
    C.NaCl、BaCO3、KNO3
    D.CuS04、KOH、NaC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许多化学物质是一柄“双刃剑”.对CO2的利弊评价不妥的是( )
    A.大气层中CO2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B.“碳酸水”浇灌植物对植物光合作用有利
    C.利用干冰可进行人工降雨
    D.大气层中CO2越多,抵御紫外光作用越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两种微粒,已知它们的质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数也相等.下列关于这两种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原子
    B.可能是两种不同离子
    C.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D.可能是两种不同的分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液体的质量减轻.( )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燃烧
    B.爆炸
    C.升华
    D.发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闻气体气味
    B.
    移走蒸发皿
    C.
    倾倒液体
    D.
    稀释浓硫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食用下列方法处理过的食品,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 )
    A.用干冰冷藏的食品
    B.用硫磺熏制的白木耳、粉丝等食品
    C.用甲醛浸泡的海鲜
    D.用工业用盐腌制的肉类食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你认为“绿色化学”是指化学工业生产中( )
    A.对废气、废水、废渣进行严格处理
    B.少用或不用有害物质以及少排或不排放有害物质
    C.不使用任何化学物质
    D.在化工厂种草、种树,使其成为花园式工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美国化学会杂志》报道了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钠在-定条件下制得金刚石,其化学方程式为3CO2+4Na2X+C(金刚石).则X的化学式为( )
    A.Na2O2
    B.Na2CO3
    C.Na2O
    D.Na4C2O6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西气东输”是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点工程,输送的是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A.一氧化碳
    B.水煤气
    C.甲烷
    D.氢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自来水生产时常用少量氯气通过如下反应消毒:Cl2+H2O=HCl+HClO不法商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蒸馏水)出售,可用来鉴别真伪的一种试剂是( )
    A.酚酞试液
    B.氯化钡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关于H2→H2O,CO→CO2,C→CO2三种物质的转化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B.都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C.都能通过与CuO反应实现
    D.变化前后都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化学方程式不符合变化事实的是( )
    A.实验中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2NaOH+CO2═Na2CO3+H2O
    B.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Al(OH)3+3HCl═AlCl3+3H2O
    C.石灰浆抹墙后,久之变硬:Ca(OH)2+CO2═CaCO3↓+H2O
    D.炼铁高炉中发生的主要反应:2Fe2O3+3C 4Fe+3C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CCO2H2CO3CaCO3CO2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为( )
    A.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
    B.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
    C.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
    D.化合、置换、复分解、分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某些食品包装袋内有一小包物质,用来吸收氧气和水分,以防止食品腐败,常称“双吸剂”.下列物质属于“双吸剂”的是( )
    A.铁粉
    B.炭粉
    C.氯化钙
    D.生石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某碳酸钾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硝酸钾和硝酸钡三种杂质中的一种或两种.现将13.8g样品加入到足量水中,样品全部溶解.再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得到9g沉淀.对样品所含杂质的正确的判断是( )
    A.肯定有硝酸钾,肯定没有碳酸钠
    B.肯定有硝酸钡,可能还含有碳酸钠
    C.肯定没有硝酸钡,肯定有硝酸钾
    D.肯定没有硝酸钡和碳酸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 )
    项目 物质 杂质 试剂 方法
    A CO2 CO O2 点燃
    B NaOH溶液 Na2CO3 过量盐酸 加热蒸发
    C CaCO3 CaO - 高温
    D Cu粉 Fe粉 足量稀硫酸 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一合理、方案二不合理的是( )
    实验
    目的
    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检验氢氧化钠 溶液是否变质 除去二氧化碳中含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 鉴别氢氧化钠和氯化钠固体
    方案一 用适量稀盐酸洗 滴加稀盐酸 将气体通过硝酸银溶液 加水溶解,滴加酚酞溶液
    方案二 用适量稀硫酸洗 滴加酚酞溶液 将气体通过石灰水 加水溶解,测溶液温度
    选项 A B C D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面是某学生对图表资料的使用,其中正确的是( )
    A.根据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该元素原子核中有几个中子
    B.根据密度数据判断液体物质挥发性的大小
    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表”判断每种元素原子中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
    D.根据“各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设计通过蒸发、结晶把混合溶液中某些溶质分离出来的方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M点表示在2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
    B.20℃时,分别在50 g水中加入50 g甲、乙,加热到40℃时,二者均为饱和溶液
    C.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50 g甲、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大于乙
    D.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30 g 甲、乙,同时降温至20℃,析出固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60℃时,向62.5克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1克硝酸钾或蒸发掉10克水恢复到60℃,溶液恰好达到饱和.下列推论中正确的是( )
    A.60℃时,硝酸钾溶解度是110克
    B.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是52.3%
    C.原不饱和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是44%
    D.60℃时将原不饱和溶液蒸发掉20克水,析出硝酸钾晶体22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甲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若甲在常温下是液态,可以做一些溶液的溶剂,其75%的溶液常作为医用消毒.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它属于(填序号)________.
    A.有机物  B.纯净物   C.混合物   D.化合物    E.氧化物
    (2)若甲的固体可做气体干燥剂,但不能用于干燥CO2气体,那么甲溶液的pH________ 7(填“<”或“>”或“=”),CO2气体不能被甲干燥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若甲物质长期敞口放置会变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甲一定是氢氧化钠       B.变质的原因一定是与氧气发生了反应
    C.变质后质量一定增加     D.变质一定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4个观点都是错误的,写出你熟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否定相应的各错误观点:
    序号 错误观点 否定例证(化学方程式)
    (1) 分解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________
    (2) 凡有化合物生成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________
    (3) 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________
    (4) 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初级中学学生为了探究该校化学实验室的一种黑色粉末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如右图所示)可能是什么物质,大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发现问题]当把黑色粉末与无色溶液混合时即产生气泡.
    [查阅资料]初中化学实验室常见的黑色粉末有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铁粉、炭粉等.
    [提出假设]黑色粉末是________,无色溶液是________.(只写一种假设)
    [设计实验]向盛有少许黑色粉末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无色溶液;用________收集一试管气体;
    检验气体(写出操作方法)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
    [实验结论]此气体是________,原假设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8 题
  1. 某同学在探究金属活动性时将一条铝片伸入盛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开始时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铝片的表面有气泡出现,且有红色固体生成.为了解释此“反常”现象,经查资料知:配制硫酸铜溶液时常加入少量稀硫酸.上述实验中共发生了______个反应,其中产生红色固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物质能发生如下反应(反应物均为溶液),试通过推断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  B______   C______  D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实验课上老师要求设法了解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时溶液pH的变化.同学们设计了多种实验方案,测定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下表是一组同学的实验数据: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pH 1 2 3 4 5 6 7 8
    (1)该组数据是他们用玻璃棒蘸取试液后,滴在pH试纸上,再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比色卡对照得到的,同学们的操作正确与否?______(选择“正确”或“不正确”)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类型______
    (3)pH═7时,说明______
    (4)为正确判断反应进程,实验前同学们在稀硫酸中滴加了几滴指示剂.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液颜色由红变紫,最终显蓝色,则同学们滴入的指示剂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______mL的量筒.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__,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实验室用烧瓶制取蒸馏水时,烧瓶的底部应垫放______.
    (4)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段__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向一定量的氯化钡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你认为滤液中溶质的组成最多有_______种情况.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上述实验中氯化钡和硫酸钠恰好完全反应,并将有关内容填写在表中.
    验证的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结论
    ______ ______ 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某同学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1)实验1中澄清石灰水的现象是______,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2)实验2中澄清石灰水的现象是______,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氯化铵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肥料,请根据题给信息回答:
    (1)氯化铵(NH4Cl)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右图为氯化铵溶解度曲线图,在7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约为______g;在此温度下,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黄铜”即铜锌合金,古代称为“俞石”.由于外观酷似黄金,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出售.某实验小组为了辨别真伪,用该合金与稀盐酸反应,将三次实验所得相关的数据记录如下:
    物质质量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所取合金的质量/g 25 25 50
    所用稀盐酸的质量/g 120 160 100
    充分反应后,剩余物总质量/g 144.6 184.6 149.6
    (1)根据上表数据分析,合金中的锌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取合金与稀盐酸的质量比为______,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
    (2)计算铜锌合金中的铜的质量分数;
    (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