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选择题 16 题,实验题 1 题,填空题 4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6 题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物质按酸碱性的一定顺序依次排列正确的是

    A.厕所清洁剂、醋、肥皂、厨房清洁剂

    B.厕所清洁剂、厨房清洁剂、醋、肥皂

    C.醋、厕所清洁剂、肥皂、厨房清洁剂

    D.厨房清洁剂、醋、肥皂、厕所清洁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叫做活化分子,活化分子所多出的那部分能量称作活化能。

    B.对于某一反应aA + bB =cC + dD,△H单位中的mol-1是指每摩尔(aA + bB =cC + dD)反应。

    C.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叫有机化学。

    D.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原因是碳原子的2s轨道与2p轨道发生sp杂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NO和CO能缓慢起反应,2CO + 2NON2 + 2CO2,为了控制大气污染,某同学提出了下列建议,你认为可行的方法是

    A.改变汽车尾气排放压强

    B.提高反应温度

    C.在尾气排放处使用催化剂

    D.向汽车发动机燃烧室中通入过量的空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常温下,柠檬水溶液的pH是4,苹果醋溶液的pH是5,则柠檬水溶液与苹果醋溶液的c(OH-)之比为(   )

    A.10:1       B.1:10        C.2:1        D.4: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A、B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 + yB(g) z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80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40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x + y < z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B的转化率降低

    D.C的产率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不是电解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

    A

    B

    C

    D

    强电解质

    Fe

    NaCl

    CaCO3

    HNO3

    弱电解质

    CH3COOH

    NH3

    H3PO4

    Fe(OH)3

    不是电解质

    C12H22O11(蔗糖)

    BaSO4

    C2H5OH

    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这种试剂一定不是

    A.NH3·H2O         B.MgO         C.MgCO3          D.Mg(OH)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以MnO2为原料制得的MnCl2溶液中常含有Cu2+、Pb2+、Cd2+等金属离子,通过添加过量难溶电解质MnS,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经过滤除去包括MnS在内的沉淀,再经蒸发、结晶,可得纯净的MnCl2。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推知MnS具有的相关性质是

    A.具有吸附性

    B.溶解度大于CuS、PbS、CdS

    C.溶解度小于CuS、PbS、CdS

    D.MnO2的氧化性强于Cu2+、Pb2+、Cd2+等金属离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

    B.在原电池中,铜电极只能作正极

    C.在镀件上镀铜时,金属铜作阳极

    D.锌铜原电池(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铜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Mg(OH)2不溶于水,但能溶于浓NH4Cl溶液中

    B.水垢中含有的CaSO4,先用Na2CO3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疏松、易溶于酸的CaCO3,再用酸除去

    C.洗涤BaSO4沉淀时,用稀硫酸洗涤BaSO4沉淀比用蒸馏水洗涤损失少

    D.FeCl3溶液中混有FeCl2,常加入少量的H2O2,使Fe2+氧化为Fe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命名错误的是

    A.2-甲基-2,4-己二烯         B.4-甲基-1-戊炔

    C.2-甲基-6-乙基庚烷          D.1,3,5-三甲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烷烃C5H12的所有同分异构体,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代物的种数最多为(不考虑空间异构)

    A.6           B.7           C.8           D.9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邻二甲苯属于芳香烃,它的官能团是

    B.分子结构是维生素A的键线式

    C.氯溴碘代甲烷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有两个,就像人的左右手似的。

    D.乙醇与二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这种同分异构现象叫官能团异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密闭容器中,反应2X(g)+Y(g)2Z(g) △H= Q kJ/mol,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体积分数(φ)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 < T2 , P1 < P2 ,Q > 0

    B.T1 > T2 , P1 > P2 ,Q > 0

    C.T1 > T2 , P1 > P2 ,Q < 0

    D.T1 < T2 , P1 < P2 ,Q < 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c(CH3COO-)+c(OH-)=c(H+)

    B.1 L 0.l mol·L-1CuSO4 、(NH4)2SO4·6H2O的溶液中:c(SO42-)>c(NH4+) >c(Cu2+)>c(H+)>c(OH-)

    C.0.1 mol·L-1NaHCO3溶液中: c(Na+) = c(HCO3-) + c(CO32-) + c(H2CO3)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和弱酸HX混合后的溶液中:c(Na+) >c(X-)>c(H+)>(OH-)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用已知浓度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以酚酞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会使所测NaOH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馏水

    B.取碱液的滴定管开始有气泡,放出液体后气泡消失

    C.溶液颜色较浅时滴入酸液过快,停止滴定后反加一滴NaOH溶液无变化

    D.用碱式滴定管取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时,量取前仰视读数,量取后俯视读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还原试剂,在化学研究中应用广泛。

    (1)某化学活动小组拟在同浓度Fe3+的催化下,探究H2O2浓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所用试剂:30% H2O2、0.1mol∙L-1Fe2(SO4)3、蒸馏水。

    ①写出实验中H2O2分解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方案:在不同H2O2浓度下,测定____________(要求所测得的数据能直接体现反应速率大小)。

    ③根据上述实验要求,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物理量

    实验序号

    0.1mol∙L-1Fe2(SO4)3

    的体积/mL

    30% H2O2

    的体积/mL

    H2O

    的体积/mL

    1

    0.5

    15

    _________

    2

    0.5

    30

    9.5

    ④查阅资料,30%的H2O2的密度为1.13 g/ mL,若实验测得实验2中H2O2全部分解所需的时间为2 min,则用H2O2表示该反应在2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设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2)利用图(a)和(b)中的信息,按图(c)装置(连接的A、B瓶中已充有NO2气体)进行实验。可观察到B瓶中气体颜色比A瓶中的_________(填“深”或“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10分)反应 m A + n Bp C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状态。

    (1)若升高温度,A物质的转化率增大,该反应为_________热反应。

    (2)若C为气体,且m + n = p,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向________(填写“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3)如果在体系中增加或减少B的量,平衡均不发生移动,则B肯定不能为_______(填写“气”、“液”或“固”)态。

    (4)若A、B、C均为气体,在密闭容器中,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_

    A.容器内总压强不变

    B.反应后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容器为绝热容器,体系的温度保持不变

    D.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 mol A,同时生成了 p mol C

    E.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F.反应后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变

    (5)若A、B、C分别为NO2、O2、N2O5,在25℃、101 kPa时,△H=-94.0 kJ/mol,△S=-75.8 J∙ mol-1∙K-1,设△H和△S不随温度而变,试求此反应自发进行的温度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是甲醇(CH3OH)燃料电池工作的示意图,其中A、B、D均为石墨电极,C为铜电极。工作一段时间后,断开K,此时A、B两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

    (1)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乙中A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A极析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

    (3)丙装置溶液中C极的质量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若在丙装置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进行上述实验,D极附近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氯化物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中应用都非常广泛。某学习小组为探究一些实用性很强的氯化物,进行了一系列的资料查询与具体实验。

    (1)用于制造电池的原材料二氯亚砜(SOCl2),是一种液态化合物,沸点为77℃。在盛10mL水的锥形瓶中小心滴加8~10滴SOCl2可观察到剧烈反应,液面上形成白雾,并逸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使沾有品红试液的滤纸褪色。轻轻振荡锥形瓶,待白雾消失后往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析出。室温下,小组某同学取2.38g SOCl2与水发生上述反应,测得放出热量为17.88 kJ。根据以上实验,写出SOCl2与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低温蒸干AlCl3溶液得到固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小组某同学想制取无水AlCl3固体,他提出可以用AlCl3·6H2O与SOCl2混合后共热来制取无水AlCl3固体,你认为可行吗?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

    (3)TiO2是一种非常好的催化剂。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显示:TiCl4水解程度很大,可以用于TiO2的制备,制备时加入大量的水,同时加热,促进水解趋于完全,所得TiO2·xH2O经焙烧得TiO2。请写出TiCl4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利用NaCl溶液设计实验验证Fe在原电池反应中的生成物,使用Cu电极、Fe电极、经过酸化的3%NaCl溶液,组成原电池装置,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往Fe电极区滴入2滴黄色铁氰化钾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大量的碘富集在海藻中,用水浸取后浓缩,再向浓缩液中加MnO2和H2SO4,即可得到I2,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____________。

    (2)上述浓缩液中含有I-、Cl-等离子,取一定量的浓缩液,向其中不断滴加AgNO3溶液,当AgCl开始沉淀时,溶液中为:_____________,已知Ksp(AgCl) = 1.7 × 10-10,Ksp(AgI) = 8.5 × 10-17。

    (3)已知反应2HI(g)H2(g) + I2(g)  ΔH = +11kJ·mol-1,1mol H2(g)、1mol 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kJ、151kJ的能量,则1mol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_kJ。

    (4)已知反应:H2(g) + I2(g) 2HI(g),在457.6℃时,将0.2molH2和0.1mol I2气态混合物充入10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HI的体积分数为20%,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_________(必须先列出表达式并计算出结果)。

    (5) 已知次碘酸钠是一种氧化剂,比次氯酸钠和次溴酸钠稳定。25℃时HIO的电离常数为2.5×10-9,则该温度下0.01 mol/L的NaIO溶液的pH=___________。(提示:lg5=0.7,lg2=0.3)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