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单选题 15 题,选择题 1 题,综合题 3 题,实验题 1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5 题
  1. 下列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乙烯通入溴水中

    B. 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

    C. 苯与溴水混合后撒入铁粉

    D. 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四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褪色,①品红溶液 ②酸性KMnO4溶液 ③溴水 ④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其实质相同的是  (    )

    A. ①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实验可行的是

    A. 用浓硫酸与蛋白质的颜色反应鉴别部分蛋白质

    B. 用食醋浸泡有水垢的水壶清除其中的水垢

    C. 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D. 用乙醇从碘水中萃取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

    A. 核内质子数为117,核内中子数为174的核素Ts可表示为:174TS

    B. 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C. COCl2 的结构式为:

    D. CaO2的电子式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能源组合中,均属于新能源的一组是(  )

    ①天然气;②煤;③沼气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

    A. ①②③④   B. ①⑤⑥⑦⑧   C. ③④⑤⑥⑦⑧   D. ③⑤⑥⑦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Cl2、SO2均能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漂白性

    B. 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C. 镁、铝、NaOH溶液形成原电池时铝做负极,说明铝比镁活泼

    D. 向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CO2气体,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科学家已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如图所示),与白磷分子相似。气态时,已知断裂1mol N—N键吸收167kJ热量,断裂1mol N≡N键吸收942kJ热量,则(  )

    A.N4与N2互称为同位素

    B.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N4化学性质比N2稳定

    D.1mol 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放出882kJ能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不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是(  )

    ①HCl比H2S稳定   ②HClO氧化性比H2SO4强    ③HClO4酸性比H2SO4强    ④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⑤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S与Fe反应生成FeS.

    A. ①⑤   B. ②   C. ①④   D. ①③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键的变化必然会引起能量变化,所以,能量变化也一定会引起化学变化

    B. 所有化学变化的能量都可以通过原电池转化为电能

    C. 所有化学变化一定遵循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D. 化学变化一定会引起物质种类的变化,所以体系内物质种类变化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李宁点燃鸟巢主火炬时达到高潮。奥运火炬采用的是环保型燃料——丙烷,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3CO2+4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火炬燃烧时化学能只转化为热能

    B. 所有的燃烧反应都会释放热量

    C. 1molC3H8和5mol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3molCO2和4mol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D. 丙烷完全燃烧的产物对环境无污染,故丙烷为环保型燃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题文)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和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中,a中同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下列各图中表示其产生氢气总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氟利昂﹣﹣12是甲烷的氟、氯代物,结构式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它有2种同分异构体   B. 它是平面分子

    C. 它有4种同分异构体   D. 它只有一种结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从健康的角度考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铝锅炒菜比用铁锅好

    B. 氯气泄漏后应顺风向低处跑

    C. 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 食用“加碘”食盐不利于健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O2的同时生成2n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O2的同时生成2nmol NO

    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 ①④⑥⑦   B. ②③⑤⑦

    C. ①③④⑤   D. 全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能说明苯分子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的事实是(  )

    ①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

    ②苯环中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

    ③邻二氯苯只有一种;

    ④在一定条件下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对于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C.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D.浓硫酸常温下与铜不反应,加热时才能发生反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原电池原理,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将锌、铜通过导线相连,置于稀硫酸中.

    (1)锌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2)铜片上的现象是_____.

    (3)若反应过程中有0.2mol电子发生转移,则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

    (4)该小组同学将稀硫酸分别换成下列试剂,电流计仍会偏转的是_____(填序号).

    A.无水乙醇   B.醋酸溶液   C.CuSO4溶液   D.苯

    (5)实验后同学们经过充分讨论,认为符合某些要求的化学反应都可以通过原电池来实现.下列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__(填字母代号).

    A. NaOH+HCl═NaCl+H2O      B. 2H2+O2═2H2O

    C. Fe+2FeCl3═3FeCl2       D. 2H2O═2H2↑+2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I.把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5.0g投入盛有500mL 0.5mol•L﹣1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该铝片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可用下图所示的坐标曲线来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由O→a段不产生氢气的原因是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曲线由a→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

    (3)曲线由c以后产生氢气的速率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

    II.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反应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_;

    (2)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_____;

    (3)实验中现有Na2SO4、MgSO4、Ag2SO4、K2SO4四种溶液,可与上述实验中CuSO4溶液起相似作用的是: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所示,其中Z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X

    Y

    Z

    W

    (1)元素Z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周期,_____族;

    (2)比较X与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写化学式);

    (3)XW2的电子式为_____;

    (4)比较X、Y、Z、W四种原子半径由大到小关系:_____;

    (5)X和W形成的化合物属于_____ (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该化合物中存在的微粒间作用力有: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制取乙酸乙酯.

    (1)试管A中的液体由以下试剂混合而成:①2mL乙醇;②3mL浓硫酸;③2mL 乙酸.一般状况下,这三种试剂的加入顺序是:先加入_____(填序号,下同),再加入_____,最后加入③.

    (2)为防止试管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还应加入碎瓷片.若加热后发现未加入碎瓷片,应采取的补救措施是:_____.

    (3)试管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反应结束后,分离B中的液体混合物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是_____.试管B中的导管末端不伸入液面下方的目的是_____.

    (4)试管 A中CH3COOH与C2H518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该实验中用30gCH3COOH与46gC2H5OH反应,如果实际得到的乙酸乙酯的质量是26.4g,该实验中乙酸乙酯的产率是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