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6 题,其中:
名句名篇 2 题,选择题 3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名句名篇 共 2 题
  1. 给下列黑体字注音并解释:

    A.长歌当(  )哭   桀(  )骜(  )

    B.立仆(  )      殒(  )身不恤(  )

    C.菲(  )薄      黯(  )然

    D.浸渍(  )      喋(  )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根据课文 填入恰当的词语,补充完整下列段落:

    真的猛士,敢于(   )惨淡的人生,敢于(   )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   ),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   )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 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生杀予夺   直接了当    贻笑大方   隐约其辞

    B. 自惭形秽   莫可名状    名列前矛   轻手蹑脚

    C. 深沟陷壑   影影绰绰    满目疮痍   暴戾恣睢

    D. 花团锦簇   好高鹜远    谬种流传   贫瘠不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 着高高的远山。

    B. “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的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C. 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 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 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 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B. 虽然没有名角亲自传受指点,但他长年在戏园子里做事,耳濡目染,各种戏路都熟悉了。

    C. 每当夜暮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D. 高县长说:“全县就你一个人当上了全国劳模,无论怎么说也是凤毛麟角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①我那时大约25岁,在巴黎研究与写作 。许多人都已称赞我发表过的文章,有些我自己也喜欢。但是,我心里深 深感到我还能写的更好,虽然我不能断定症结的所在。

    ②于是,一个伟大的人给了我伟大的启示。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竟 成为我一生的关键。

    ③有一次,在比利时名作家魏尔哈仑家里,一位年长的画家大谈雕塑美术的衰落。我年轻而好饶舌,一再反对他的意见,认为罗丹实在可以与米开朗基罗媲美。

    ④但是,第二天魏尔哈仑把我带到罗丹那里的时候,我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因为在他们畅谈之际,我觉得我似乎是一个多余的不速之客。

    ⑤不过,最伟大的人毕竟是最亲切的。我们告别时,罗丹转过身来    着我说:“我想你也许愿意看看我的雕塑,——星期天,你能到麦东来同我一块吃饭吗?”

    ⑥在罗丹朴素的别墅里,我们在一张小桌前坐下吃便饭。不久,他温和的、含有激励之意的    , 宽释了我的不安。

    ⑦在他的工作室里,罗丹罩上了粗布工作衫,好像变成了一个工人。他在一个台架前停下来。

    ⑧ “这是 我的近作。”说罢,他把湿布揭开,现出一座以粘土塑成的女正身象,十分美好。“这以完工了。”我想。

    ⑨他退后一步,    之后,便低声说:“就在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对不起……”

    ⑩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轻轻滑过过软和的粘土,给肌肉一种更柔美的光 泽。他健壮的手动起来了,他的眼睛闪耀着。“还有那里……还有 那里……”他又修改了一次。他走回去。他把台架转过来,看了又看。时而,他的眼睛高兴的发光;时而,他的双眉苦恼地蹙着。他捏好小块的粘土,粘在象身上,再刮开一些。

    ⑪这样过了半点钟,一点钟……他没有再向我说过一句话。他忘掉了一切,除了他要创造的更高的形体的意象。他专注于他的工作,犹如正在创 世的上帝。

    ⑫最后,他扔下刮刀,(     )把湿布蒙上女正身象。于是,他便转身向门口走去。

    ⑬就在那时,他才记起什么,立即回过头来,    着我。他显然为他的失礼而惊惶。“对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了,可是你知道……”我握着他的手,感谢地紧握着。

    ⑭在麦东那天下午, 我学到比在学校所有时间学到的都多。从此,我知道凡人类的 工作必须怎样做,假如那是美好而有价值的。我感受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弛散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

    ⑮于是,我察觉 到至今在我工作上所缺少的是什么——那能使人除了追求完整的意志而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热忱,一个人一定要使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没有——我现在才知道——别的秘诀。

    1.第①段“我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中的“症结”指的是:(   )

    A. “我”“还能写的更好”的症结

    B. “我”不能突破现有水平的症结

    C. 下文“一个伟大的认”给“我”的启示

    D. “我”至今不知其所在的那个症结

    2.第⑤⑥⑨⑬段的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凝视  审视  注视  瞠视

    B. 审视  凝视  瞠视  注视

    C. 注视  凝视  审视  瞠视

    D. 凝视  注视  瞠视  审视

    3.第⑨到第⑫段的详写有三点作用,请分别说明。

    4.第⑫段括号处应该填入一个句子成分,最妥贴的一项是:(   )

    A. 象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时那样温存关怀地

    B. 象一个学生把改好的作业交给老师时那样喜忧参半地

    C. 象一个农民把细泥轻轻地撒上幼苗时那样爱惜期盼地

    D. 象一个工人 停工后把布蓬遮住机器时那样亲切爱护地

    5.对第⑭段划线的句子理解错 误的一项是:(    )

    A. 人类工作中有一部分是美好而有价值的,“我”现在知道应该怎样去 做了。[

    B. 美好而有价值的工作都有相通之处,“我”的写作同罗丹的雕塑也应该这样。

    C. 从事美好而有价值的工作的人们应该有相同的工作态度和献身精神。

    D. 人类美好而有价值的工作从此有了“必须怎样做”的准绳和榜样。

    6.魏尔哈仑同罗丹畅谈之际,“我”觉得似乎是一个多余的人。后来在麦东罗丹的工作室里还有没有这种感觉?为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