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填空题 7 题,选择题 20 题,解答题 6 题
中等难度 3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填空题 共 7 题
  1. 在H、O、C、Cl、Na、C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中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1)人工降雨的氧化物________;(2)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酸________;
    (3)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4)可用作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________;
    (5)可做建筑材料的盐________;(6)可消除公路积雪的盐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生活中化学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小强同学近日常吐酸水,心里非常紧张,校医对他做了检查后说:“没事,吃些药就会好的.”
    (1)校医给小强开的药方中有一种含氢氧化镁的药品,其作用是.
    (2)同时,校医提醒小强要注意饮食,少吃(哪一类)的食品.
    (3)类似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有大量应用,比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现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某化学探究小组打算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加以区别,请回答
    (1)化学方法在不选用指示剂、PH试纸的情况下,按表中方法1示例填写.所选试剂要求不同物质类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
      所选试剂 判别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方法1 Zn  
    方法2    
    方法3    
    (2)物理方法,同学小王是用酒精灯和玻璃棒两种仪器就把这两种无色溶液区分开来,请你猜猜他的做法
    操作方法
    判断方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用正确的化学符号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3)氯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4)2个铵根离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干粉灭火器中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受热时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维生素C的水溶液显性,黄瓜富含维生素C,如何食用才能充分利用黄瓜中的维生素C.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在如图的粒子中,有种元素种粒子,属于阴离子的是,具有稳定结构的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有A、B、C、D四种质,在一定条件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克 1 27 4 9
    反应后质量/克 10 2 X 9
    (1)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为.
    (2)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为(3)X的值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0 题
  1. (2008•道外区一模)材料与人的生活、生产等方面紧密相关.下列物品与所用材料(或主要材料)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汽车轮胎--复合材料
    B.涤纶衣服--有机合成材料
    C.玻璃--无机非金属材料
    D.镁铝合金--有机合成材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0•广安)染发时常用到的着色剂--对苯二胺,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有致癌性,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化学式为C6H8N2.下列有关对苯二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苯二胺属于有机物
    B.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
    C.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4:1
    D.对苯二胺能被人体少量吸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05•安徽)学习化学时会遇到很多“相等”,下列有关“相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B.中和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酸和碱质量一定相等
    C.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一定相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06•长沙)李洁同学学习化学后,对装修新房的爸爸说:“如果厨房不装抽油烟机家具将会沾满油渍.”李洁同学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
    A.分子很大 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06•南宁)下列事实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A.C和CO都能跟灼热的氧化铜反应
    B.碳酸饮料和醋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实验室制取CO2和利用H2O2制取O2都能用相同的装置
    D.在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和投入活性炭都能使溶液褪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04•福州)只用一种试剂,一次性验证铜、铁、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该试剂是( )
    A.硫酸铜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稀盐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硫代硫酸钠(Na2S2O3)俗称大苏打或海波,是照相常用药品之一,它和H2SO4能发生如下反应:H2SO4+Na2S2O3=Na2SO4+S↓+R+H2O,则R的化学式为( )
    A.SO3 B.H2S C.SO2 D.H2SO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2006•河南)下列认识或做法,你赞成的是 ( )
    A.“白色污染”指白色粉尘造成的污染
    B.为使养分还田而将植物秸杆焚烧处理
    C.“点石成金”指石灰石能变成黄金
    D.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水产品有损健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变化过程中,都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牛奶变酸、煤气爆炸
    B.晾干咸菜表面析出食盐晶体、木炭吸附臭味
    C.自制冰块、酸液使紫色石蕊变红
    D.糯米酿酒、干冰灭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07•达州)如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目前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正在世界范围内蔓延,主要通过打喷嚏、咳嗽和物理接触等方式在人群间传播.专家因此提醒广大市民提高防范意识,以下措施正确的是:①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②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③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食用猪肉或猪产品只要烧熟,就不会感染猪流感;④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规范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和关键.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称11.5g氯化钠
    C.
    测溶液酸碱性
    D.
    熄灭酒精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2008•抚州)下面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 )
    A.图1是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B.图2是用H2还原CuO来测定CuO中铜元素的含量
    C.图3是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水
    D.图4是用适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加热制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不属于营养素
    B.PH<7的雨水都是酸雨
    C.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是C2H5OH
    D.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于PH试纸上,测得PH值一定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a物质从溶液中析出,可采用冷却其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B.大于t1℃时,a溶液一定比c溶液浓
    C.t2℃时,将a、c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等质量的晶体
    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其质量分数都变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物质可用作复合肥料的是( )
    A.KH2PO4 B.KNO3 C.K2SO4 D.NH4NO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2009•金坛市模拟)探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四组实验,胶头滴管盛装的是液体,瓶中盛装的是气体.固体或液体,当胶头滴管滴几滴液体后,能观察到气球变大的实验组合是( )
    组合 滴管中 广口瓶中
    A Ca(OH)2溶液 HCl气体
    B 稀盐酸 Zn(固)
    C NaOH溶液 CO2(气)
    D H2SO4(浓) H2O

    A.A选项 B.B选项 C.C选项 D.D选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2005•安丘市)集气瓶被誉为“万能瓶”,如下图装置是其中的一种.当被收集的气体从a口进入时,瓶内空气从b口排出,相当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现若将被收集的气体从b口进入,则它可收集的气体为:①H2②CH4③CO2( )
    A.只有① B.只有①和② C.只有③ D.①②③均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用足量含杂质的食盐(杂质不溶)配制m克质量分数为P%的NaCl溶液,实验操作有(1)称量(2)过滤(3)蒸发结晶(4)计算(5)溶解(6)洗涤干燥.正确操作的顺序是( )
    A.(4)(5)(2)(3)(6)(1)(5) B.(4)(5)(2)(3)(1)(6)(5) C.(5)(2)(3)(6)(4)(1)(5) D.(4)(1)(5)(3)(6)(1)(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有一混合溶液是由碳酸钾、氯化镁、稀硫酸、稀硝酸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混合而成,向该混合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则该混合物的可能组成是( )
    A.K2CO3、MgCl2 B.MgCl2、HNO3
    C.K2CO3、HNO3 D.MgCl2、H2SO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6 题
  1. 为了探究影响金属与酸反应程度的因素,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1 镁粉和铁粉分别与5%盐酸反应 镁粉产生的气体快
    2 铁粉和铁片分别与10%盐酸反应 铁粉产生的气体快
    3 铁片分别和5%盐酸和10%盐酸反应 10%盐酸产生的气体快
    由此得出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有哪些?(写三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从氯化钡和氢氧化钠混合固体中获得纯净的氯化钡设计方案如下:
    方案一:将混合物溶于足量水过滤蒸干,该方案不合理原因是______
    方案二:将混合物溶于足量水,再加入适量的氯化铜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有的同学认为该方案也不合理,原因是______
    方案三:合理方案是先加适量的______试剂过滤,再用______试剂,最后把溶液蒸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同学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中,看到有气泡产生,是不是拿错了药品?该同学经检查确认没有拿错药品,而是氢氧化钠变质了.
    (1)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该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确认该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a取溶液加入试管中再滴加酚酞试液;b取溶液加入试管中再滴加石蕊试液;c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盐酸;d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钙溶液.你认为其中能为氢氧化钠变质提供证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该同学要用变质的溶液制取不含杂质的氢氧化钠溶液,并继续完成中和反应实验.他设计如下的实验方案:

    请分析后回答
    1、写出试剂B和操作I的名称:试剂B______;操作I______;
    2、怎样判断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______.
    3、写出变质溶液转化为不含杂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是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利用上述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的气体有______,写出其中一种气体制备的化学反应原理______
    (2)有的同学认为装置E可以代替装置B、C、D收集气体,欲收集具有下面性质的气体,应如何使用装置E?
    比空气重的气体:______难溶于水的气体:______
    (3)装置E还具有其他用途,请举一例说明______
    (4)某同学要做用KMnO4制取O2的实验,你认为上述仪器中还缺少______.
    补齐仪器后,该同学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O2,当他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时,发现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造成这种后果的操作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点):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0克含杂质的锌样品(杂质不与酸反应)与100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分应,生成0.2克氢气,求:
    (1)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2)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某药厂生产的补钙剂标签如图所示,为测定其含钙量是否属实,同学们用质量分数相同稀盐酸进行了三次实验并记录了实验数据如下(该片中其他成分不含钙,且不与盐酸反应,烧杯质量12g)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烧杯和盐酸总质量(反应前)g 90 85 85
    加入钙片质量(g) 8 8 12
    烧杯和其中物质总质量(g) 95.8 90.8 94.8
    XX营养钙片
    主要成分:碳酸钙
    含钙:每片含钙0.3g
    规格:0.8×100片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两次
     每次两片
    (1)计算盐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2)判断标签上含钙量是否属实?
    (3)若按量服用每天可补钙多少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