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1 题,其中:
选择题 26 题,判断题 1 题,填空题 2 题,综合题 1 题,探究题 1 题
简单题 23 题,中等难度 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6 题
  1. 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光线较暗,则应使用(      )

    A.大光圈、平面镜          B.大光圈、凹面镜

    C.小光圈、平面镜          D.小光圈、凹面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将字母“d”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视野中看到的像是(   )

    A.d    B.q    C.p    D.b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下方,要使该物象移至视野的正中央,移动载玻片的方向是(   )

    A.右下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左上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当你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   )

    A.用纱布擦     B.用手擦      C.用纸巾擦     D.用擦镜纸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显微镜部件中对物体起放大作用的是(   )

    A.反光镜     B.遮光器     C.转换器    D.目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已选用了“40x”的物镜,如果要把玻片标本放大600倍,此时应选用的目镜放大倍数是(   )

    A.15x     B.10x     C.5x     D.8x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观察植物细胞时,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先移动玻片再转动目镜,污点都没有移动, 则说明污点在(    )

    A.目镜上     B.载玻片上     C.物镜上     D.反光镜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生物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研究生物学的方法有多种,如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等,要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问题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

    B.科学探究实验是研究生物学唯一的有效方法

    C.生物科学实验,按实验目的划分可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D.科学探究实验是研究生物问题的重要方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显微镜对光后,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   )

    A.白亮的    B.有直射阳光的    C.灰暗的       D.黑暗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关于使用显微镜的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显微镜使用的步骤有取放、对光、安放装片、调焦

    B.对光时,要使光线通过的有关部件在一条直线上

    C.当镜筒下降时,眼睛要看物镜和载物台

    D.当镜筒上升时,左眼看目镜,右眼闭上,以利于观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测量时,为避免人为的误差,对多组数值的处理可采用    的方法(   )

    A.取平均值          B.取最大值

    C.取最小值           D.估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某显微镜的目镜有5倍、10倍、15倍,物镜有10倍、40倍的镜头,则它的放大范围是(   )

    A.50—200倍     B.150—600倍     C.50—600倍    D.5—40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观察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观察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进行     B.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C.要全面地、客观地、细致地观察     D.观察时要认真思考,并如实做好记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让标本正对同光孔中心

    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物镜接近装片为止

    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④左眼注视目镜,调节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见物像

    A.①③②④⑤ B.③④①②⑤   C.④③①②⑤ D.①②③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某同学想观察苍蝇足的结构特点,他应该选用的最合适的观察方法是(   )

    A.肉眼直接观察    B.放大镜观察

    C.低倍显微镜观察   D.高倍显微镜观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如果不动显微镜的其他部分,只是转动转换器,将物镜由10x转成40x,视野中的光线将会(   )

    A.变亮      B.变暗      C.无变化     D.变化无规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使用显微镜时,错误的操作是(   )

    A.对光时要看到白亮的视野

    B.安放时镜座距实验台边缘约10cm

    C.观察时用右眼看着目镜,左眼睁开,便于画图

    D.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显微镜是自然科学实验中常用的教学仪器。现有一台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甲、乙、丙、丁四个镜头,其中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若要使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应选用(   )

    A.乙、丙   B.甲、乙    C.丙、丁    D.甲、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某同学连续测量叶的周长3次,数值分别为12cm、11.6cm、12.2cm,应记为(   )

    A.12.1 cm    B.11.93 cm     C.12.2cm    D.12.07c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今年四月份由墨西哥发端的猪流感(甲型H1N1)全球蔓延,我国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以便进行医学观察,防止疫情扩散。首先用体温计测量隔离者的体温,测量人体体温的部位有口腔、腋窝和直肠,那么测得某人的口腔温度为37℃、腋下温度为36.7C、肛肠温度为37.4C。那么最准确的体温应是(   )

    A.37C    B.36.7C    C.37.4C     D.37.03C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面对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没有遵守操作规则造成的

    B.在测量时只要认真小心就可以避免误差

    C.改进试验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D.选用精密仪器可以减小误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是(   )

    A.观察法和实验法           B.调查法和分类法

    C.观察法和归纳法           D.调查法和实验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列对照实验中,不是单一变量的是…(   )

    A.有水和无水    B.有光和无光

    C.有水和无光  D.有空气和无空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第一步需要做的是(   )

    A.提出问题  B.做出假设    C.设计实验   D.表达和交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这滴水中的动物可能是草履虫”,这句话属于(   )

    A.假设     B.问题     C.结论    D.幻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下面的四个图是正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的四个动作。仔细观察,         是正确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1 题
  1. 把下列显微镜的结构及其作用用线连接起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请据下表回答问题:

    (1)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组;细胞体积最小的是         组。

    (2)在光线较暗时应选用         面镜对着光源,选用         光圈对准通光孔。

    (3)显微镜下的物像是         像,因此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的移动方向____________。

    (4)放大倍数最大的一组是        组,它的放大倍数是       倍;放大倍数最小的一组是     组,它的放大倍数是     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   ](  )和[   ](  )。

    (2)转动时,镜筒的升降范围很大的结构是[   ](   )。

    (3)接近观察物的镜头是[   ](  ) 。

    (4)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   ](  )。

    (5)把玻片标本放在[   ](  ),要用[   ](  )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

    (注:5指向载物台 6指向通光孔 7指向遮光器 8指向压片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读下面的资料,选择正确的答案:

    (甲)晓敏发现池水中有小白点在浮动,仔细看很久,(乙)心想这是生物吗?(丙)于是取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看,(丁)原来是草履虫。

    (1)以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时,第一步是       

    A.提出问题     B.推论     C.实验     D.观察

    (2)以上叙述中,属于“提出问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科学家为证实自己所提出的假设,常以什么为重要的支持依据       

    A.观察    B.假设     C.实验     D.推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探究题 共 1 题
  1. 有一次小明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小明觉得奇怪,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们,他们决定把问题搞清楚,请你和他们一起去探究。

    (1)你的问题是:____________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

    (2)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请做出假设:____________对叶绿素的产生有影响。

    (3)设计实验方案:A.取一定数量的新鲜的黄豆芽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   B. 把甲放在___________ 下培养,把乙放在__________ 处培养。

    (4)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中的黄豆芽_______,乙中的黄豆芽_______。

    (5)该实验证明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__________。

    (6)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__。(填写甲或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