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6 题,其中:
选择题 32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2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2 题
  1. 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1、2、5

    ②1中产生的一分子CO2扩散出来进入2中被利用,穿过的磷脂双分子层的层数为3层;

    ③2与4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

    ④3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若某精原细胞有三对同源染色体A和a、B和b、C和c,下列哪4个精子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

    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

    C.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甲→丁为某二倍体生物生殖器官中的一些细胞分裂图,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若图中所示细胞分裂具有连续性,则顺序依次为乙→丙→甲→丁

    B.甲、乙、丙、丁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依次为4、2、1、1

    C.若乙图中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则丁的基因组成为AaBb

    D.乙是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丁可能为卵细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是肌细胞与内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Y中O2进入肌细胞至少要经过3层细胞膜结构

    B.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C.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X和Y

    D.X、Y、Z的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面有关细菌和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属于个体层次

    B.细菌的DNA主要存在于拟核的染色体上

    C.细菌在生态系统中有的是生产者,有的是消费者,还有的是分解者

    D.病毒可用蛋白胨牛肉膏固体培养基培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体能合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B.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和磷脂分子是均匀对称分布的

    C.用溶菌酶可以破坏细菌细胞壁

    D.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流动性的基础,只有具有选择性,才能实现流动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关于物质的跨膜运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a+、K+等无机盐离子一般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出细胞,或离子通道进出细胞

    B.神经细胞在静息状态下没有无机盐离子的跨膜运输

    C.葡萄糖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有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

    D.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和酶的活性,因而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T2噬菌体具有的糖是(  )

    A.纤维素   B.淀粉    C.糖原   D.脱氧核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特大地震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大地震发生后,福岛第一核电站机组相继发生爆炸,使人们产生了对“核辐射”的恐惧,全国多地出现食盐抢购囤积的风波.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食用碘盐(碘含量很少)预防放射性碘的摄入是无法实现的

    B.核辐射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属于物理致癌因子

    C.核辐射引起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D.我们可以采取防护措施减少癌症的发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黏膜上皮细胞中,下列几种酶中最不活跃的是(  )

    A.DNA聚合酶      B.呼吸酶   

    C.蛋白质合成酶  D.ATP水解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将某活组织放入适宜的完全营养液中,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培养液中甲、乙两种离子的浓度保持相等且恒定,定期测得细胞中两种离子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组织的细胞吸收甲、乙两种离子的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B.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数量多

    C.两种离子均只能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

    D.曲线mn段和ab段表明两种离子浓度的升高抑制了细胞的吸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从细胞学的角度分析,该过程中不会出现的变化是(  )

    A.细胞核体积缩小     B.细胞内水分减少

    C.酶的活性降低      D.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现象及原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解离口腔上皮细胞,有利于染色剂进入细胞并与DNA结合

    B.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蛋白质和鉴定DNA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C.在观察细胞分裂实验中,染色体可用多种染色剂染色,如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苯酚品红等

    D.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原理是,用秋水仙素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细胞不能正常分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了口腔上皮细胞与心肌细胞中所表达的基因完全不同

    B.基因突变发生在各种细胞分裂过程中,基因重组发生在所有真核生物中

    C.互为等位基因的两个基因肯定具有相同的碱基数量

    D.用多倍体的花粉培育成的单倍体可能是可育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同源染色体之间最可能相同的是(  )

    A.碱基序列         B.遗传信息   

    C.的比值    D.碱基种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了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遗传的

    B.为确认蛋白质外壳是否注人细菌体内,可用35S标记噬菌体

    C.若用32P对噬菌体双链DNA标记,再转入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n次,则含32P的DNA应占子代DNA总数的n

    D.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以自身的DNA作为模板,而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有关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摩尔根在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过程中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

    ②父亲色觉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XXY)患者,这是由于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③若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则初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为四倍体细胞;

    ④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若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则甲、乙两桶的彩球数一定相等;

    ⑤囊性纤维病、苯丙酮尿症、豌豆的圆粒与皱粒均为单基因控制的性状,其中只有囊性纤维病是基因通过直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⑤   D.①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基因型不能表示纯合子的是(  )

    A.AAAA    B.AAaa   C.AAbb    D.aaBB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让子代高茎豌豆全部自交,则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

    A.3:1    B.1:1    C.9:7    D.5: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如图表示人体控制合成血红蛋白的 DNA 分子的碱基序列转录和翻译过程,a~d 表示四种基因突变:a表示丢失 C/G;b表示增加 C/G;c表示由 T/A 变为 C/G;d 表示由 T/A 变为 C/G.假设四种突变均独立发生,则突变后血红蛋白不发生变化的是(可能用到的密码子:谷氨酸 GAG/GAA;甘氨酸GGA;天冬氨酸 AAU/AAC;赖氨酸 AAA/AAG)(  )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有关突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B.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需要消耗ATP

    D.突触间隙的液体为组织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用连着微伏表的两个电极测试受刺激后的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已知该纤维静息电位为﹣70mv,如果微伏表上发生一次持续约1ms的电位差的变化:由﹣70mv上升到0,再继续上升至+40mv,然后再下降恢复到﹣70mv,则刺激部位和微电极放置位置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一个年轻女孩,由于车祸损伤了脑垂体,这将对它所控制的所有功能产生严重影响.据此推测对该女孩的生命活动影响最小的是(  )

    A.代谢速率    B.血糖平衡    C.生长    D.水平衡调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2010年“两会”提案约10%与低碳有关,这表明“低碳”不再只是概念.“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人们所期待的最为主导的生存和发展方式,以下关于“低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B.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大容易导致地球出现温室效应

    C.尽量减少塑料袋使用量,遏制白色污染是转向“低碳生活”的途径之一

    D.“低碳”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过低权所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下列有关生态学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往复循环的

    B.湿地的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一个相对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可能会出现生产者数量少于某种消费者数量的现象

    D.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水体中溶解氧越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如图所示为某家族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图有可能是血友病的遗传系谱图

    B.父亲不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C.该图有可能是并指症或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

    D.女儿一定携带致病基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如图表示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量只能由A传递给B

    B.A与B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

    C.B一定是第一营养级生物

    D.A与B长期共同进化,没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下列关于科学实验及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有较强活动能力、身体微小的土壤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丰富度

    B.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C.鲁宾和卡门采取了同位素示踪法发现光合作用的部位

    D.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分析下列图形,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细胞中有2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B.乙图表示洋葱表皮细胞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吸水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C.丙图所示的生物也可能是单倍体

    D.丁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可能为C对应的浓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如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家系谱图,请据图回答:

    (1)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为  性基因;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为  性基因.

    (2)请判断下列个体的基因型:Ⅱ6  ,Ⅲ8  ,Ⅲ9 

    (3)如果Ⅱ7为纯合子,则Ⅲ10与其母亲具有相同基因型的几率为 

    (4)该系谱图中,属于Ⅱ6的直系血亲的有 

    (5)Ⅲ8和Ⅲ10属于近亲不宜婚配,如果婚配的话,生出两病兼患的孩子的几率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如图是工业上利用微生物由纤维素生产乙醇的基本工作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工作流程中①环节需要的微生物大多分布在富含纤维素的土壤环境中,要从土壤中分离获取这种微生物,应采用具有  作用的培养基,培养基中的碳源为 

    (2)为了进一步鉴别该微生物是否是纤维素分解菌,在培养基中需加入  染料进行鉴定.

    (3)生产中可以满足④环节的常见菌种是 

    (4)制作腐乳的实验流程是:  →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可与外界溶液构成渗透系统进行渗透吸水或渗透失水.图甲表示渗透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初始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  b.由图乙可知漏斗中溶液吸水速率在  ,最终液面不再上升,当液面不再上升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  b.

    (2)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c结构的是  (填序号),结构②当中充满的液体是  .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 

    A.细胞液>外界溶液  B.细胞液<外界溶液  C.细胞液=外界溶液  D.都有可能

    (3)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当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在渗透吸水,细胞能否无限吸水?  .原因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秋末植物的叶片衰老时,在叶柄基部开始形成离层(如图甲所示),之后叶从植物体上脱落.离层部位细胞相关的生命活动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乙图可知,叶柄基部离层的产生,与  (植物激素)有密切关系,该激素对果实的作用是 

    (2)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叶柄基部离层的形成,还有脱落酸等其他激素的参与,这说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热休克蛋白(HSP)是细胞和机体受到高温侵袭或生存威胁时,合成量迅速增加的一类蛋白质(如HSP60、HSP90等),以避免细胞结构被破坏,请回答:

    (1)癌细胞能在体内“恶劣环境”下存活的关键是其HSP90比正常细胞的含量  ,这提示我们在开发增强化疗和放疗效果的药物时应考虑 

    (2)当细胞癌变时,会产生正常细胞原本不具有的热休克蛋白,该蛋白质参与了识别和保护作用(使癌细胞表面抗原不易被T细胞识别),但部分热休克蛋白﹣﹣抗原复合体仍可引发免疫反应,如图所示:

    图中清除癌细胞的免疫方式是  .研制抗癌疫苗时最好提取纯化图中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表示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图示育种过程涉及到的细胞工程技术有  .③过程表示 

    (2)⑩是用人工种皮包裹丛芽或根及人工胚乳制成的人工种子,人工胚乳除含有一定的营养外,还可添加  等物质.

    (3)若用二倍体植物甲、乙的花粉按④过程融合成新细胞,再经组织培养成新品种,其育性如何? 

    (4)要从大量培养的人参愈伤组织中提取人参皂甙,则哪项条件是不需要的? 

    A.消毒灭菌     B.充足光照    

    C.适宜温度     D.适宜养料和激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