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语言应用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妃pín     嫱yìng      yú养     朝歌夜xuán

    B.飧yōng     饼chēng      xiān维    高骛远hào

    C.丝sāo     chuàng伤    guī兹     固本jùn源

    D.chéng清    接chù      qí老      万头zàn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

    A.国家大剧院“空间主题艺术演出”之“歌剧1+1”活动在花瓣厅举行。这不仅是今年“空间主题艺术演出”的首场活动,也标志着一年一度的歌剧节主题观摩活动正式拉开维幕。

    B.《乐舞和声—视觉艺术中的旋律》不仅将雕塑、绘画等视觉艺术与表演艺术一起呈现出来,而且将邀请孩子们走进剧院,拿起画笔,钩勒歌剧线条,展现艺术之美。

    C.读了总政治部组织部新近编写的《永恒的丰碑—雷锋日记和雷锋故事集》,感觉尤如与一位熟悉的战友重逢,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和激动之情。

    D.生活在历史的长河中的人们,或多或少都要付出某种代价。历史出现倒退是代价,历史发展太快有时也要付出代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随着中央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特别是实行限批制度后,许多中小型造纸厂被迫关闭,一时间洛阳纸贵,很多大型企业纷纷抢购。

    B.蒙古民歌浩如烟海,种类繁多,但若以节奏形态划分,可归纳为两大类,即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

    C.今年的洪水造成的灾害面积大,受灾人口多。但是,请你们相信,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老百姓的损失,我们一定会鼎力相助

    D.国庆过后,随着气温持续偏高,气候干燥,源南乡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曲突徙薪,加强防火宣传,以期将火险扼杀在摇篮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韩剧反映的“泡菜文化”既迎合了一些观众对韩国文化的好奇心理,又让一些观众找到了宣泄的平台,填补了目前社会转型带来的心理空虚和迷茫。

    B.唐诗中与长江有关的意象很多,除了含义最为丰富的江水之外,枫林、猿啼、子规、巫山神女等,也是李白、杜甫等诗人笔下极富诗意的意象。

    C.近日,在朝鲜不断加强军事威胁的情况下,美国为了履行提供延伸威慑力,向韩国相继派遣了B—52轰炸机、“夏延”号核潜艇、F—22隐形战斗机。

    D.他的作品立足于自我感受以及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既充满了年轻人的激情,又有深刻的见解,因而一直都是青年读者备受青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门神

    朱鸿

    门神文化在中国渊源极深,大约在石器时代就出现了门神。一部书上指出:东海有度朔山,生长桃树,繁枝盘曲,有一处为鬼门,鬼有善恶,皆由此门出入。那么谁监察害人的恶鬼,并把它除掉呢?神荼和郁垒二神,他们会将恶鬼喂虎。黄帝发现这是一个好办法,便让画师在桃板上绘神荼和郁垒二神像,挂在门的两边,左神荼,右郁垒,以抵鬼御凶。这大约便是门神的起源。门神是民间最受欢迎的保护神之一。

     传统的观点认为,桃树为五木之精,能克百鬼。大约从汉代以后,桃木便广作镇鬼之具,所谓桃印、桃板、桃符,绘以神荼和郁垒像,都是门神。王安石诗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多少透露了门神在宋代的信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推行唯物主义,似乎鬼都走了,然而农民觉得鬼仍在,并以桃树抗鬼。有个村子, 一位妇女死了,因为其年轻,怕幽灵返家,村民便削桃树枝数十根,遍插房子周围。

    人死变鬼,神能制鬼,这大约是鬼神崇拜的心理基础。孔子不想彻底研究鬼神的问题,遂教导弟子:“敬鬼神而远之。”他实际上并没有否定鬼神的存在。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唐长安城,门神开始由现实社会中的人担任,这便是秦琼和尉迟敬德。此二人都是初唐的大将军,为唐的创立立下大功,太极宫凌烟阁就挂有其图。秦琼是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身经百战,摘敌首级如探囊取物。尉迟敬德是朔州鄯阳(今之山西朔城)人,玄武门之变,他站在李世民一边,战斗颇为果敢。唐太宗当然很厉害,不过也怕鬼。他似乎得罪了泾河龙王,其死而为鬼,夜至太极宫唐太宗的寝宫门外呼骂不已,抛砖弄瓦。唐太宗深为恐惧,遂告群臣。秦琼便请求由他和尉迟敬德戎装立于门外,一左一右保卫皇帝。唐太宗同意,其夜果然无惊。然而唐太宗感到他们二位大将军守夜太累,就命画师绘二人像,雄壮有加,悬于寝宫左右门,以驱泾河龙王。秦琼和尉迟敬德遂渐渐成为门神,并越过太极宫,唐长安城皆奉他两个为门神。政权更迭,世有沿袭,两人便永为门神。

    西安及其周边的人,在春节多会贴门神。门神之纸常变,然而万变不去的是秦琼和尉迟敬德,他们看起来都很暴烈、震怒、战无不胜,给人安全感。以瑞士学者荣格的理论,门神的流行,也是民族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其沿袭遥远而强大。

    那么宅门上的秦琼和尉迟敬德的像有何区别呢?不仔细辨识,还确实难分。他俩皆身披征袍,肩挎大刀,腰横宝剑,胸佩铠甲,姿势神情也相近。然而可以用一点加以区别:尉迟敬德是鲜卑人,胡须浓重,秦琼的胡须略少一些。

    1.下列对门神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对门神的信仰由来已久,据记载,最早的门神是能捉鬼的神荼和郁垒,他们把守鬼门,专门监视那些害人的鬼。

    B.门神是守卫门户的神灵,是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旧时人们将其神像贴于门的两边,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降吉祥等。

    C.门神之像自汉代起往往被绘在桃木上,做成桃印、桃板、桃符,挂在门上,因为汉代的人认为桃树为五木之精,能够除灾辟邪制鬼驱怪。

    D.随着社会的发展,门神也在变化着。到了唐代,门神开始由现实社会中的大将军秦琼和尉迟敬德来担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门神大约出现在石器时代,其原因和中国古代鬼神观念有关。虽然现代社会推行唯物主义,然而有不少农民仍然相信鬼神的存在。

    B.门神在中国社会中具有广泛基础,王安石诗中“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桃符”就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辟邪的桃木板,这透露了在宋代时有关门神的信息。

    C.在传统观念中,人们觉得人死后会变成鬼,而神则能制服鬼,这就是门神存在的心理基础,即使是孔子在当时也并没有否认鬼神的存在。

    D.在当今中国,人们在春节时常常要在门上贴门神,尽管门神的纸不断变化,然而永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秦琼和尉迟敬德两个人虽然看起来都很暴烈、震怒,但能够给人带来安全感。虽然后来政权更迭,然而世人多有沿袭。

    B.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大肆屠杀其兄弟和他们的家人,于是晚上常常梦到他兄弟化为鬼在门外高呼报仇,这使李世民极为恐惧。

    C.门神秦琼和尉迟敬德都是身披征袍,肩挎大刀,腰横宝剑,胸佩铠甲,姿势神情也相近。如果不细加区分,人们很难把二者区分开。

    D.初唐时,秦琼历经百战,摘敌首级如探囊取物;尉迟敬德是鲜卑人,胡须浓重,战斗颇为果敢。他俩在晚上保卫唐太宗,使唐太宗很有安全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22分)

    花未眠

    川端康成

    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昨日一来到热海的旅馆,旅馆的人拿来了与壁龛里的花不同的海棠花。我太劳顿,早早就人睡了。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

     发现花未眠,我大吃一惊。有葫芦花和夜来香,也有牵牛花和合欢花,这些花差不多都是昼夜绽放的。花在夜间是不眠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可我仿佛才明白过来。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正因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说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自然的美是无限的。至少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是很有限的,这是我的实际感受,也是我的感叹。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是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凌晨四点的海棠花,应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画家雷诺阿说:只要有点进步,那就是进一步接近死亡,这是多么凄惨啊。他又说:我相信我还在进步。这是他临终的话。米开朗基罗临终的话也是:事物好不容易如愿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是死亡。米开朗基罗享年八十九岁。我喜欢他的用石膏套制的脸型。

     毋宁说,感受美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是比较容易的。光凭头脑想像是困难的。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比如惟—一件的古美术作品,成了美的启迪,成了美的开光,这种情况确是很多。所以说,一朵花也是好的。

     凝视着壁龛里摆着的一朵插花,我心里想道:与这同样的花自然开放的时候,我会这样仔细凝视它吗?只摘了一朵花插人花瓶,摆在壁龛里,我才凝神注视它。不仅限于花。就说文学吧,今天的小说家如同今天的歌人一样,一般都不怎么认真观察自然。大概认真观察的机会很少吧。壁龛里插上一朵花,要再挂上一幅花的画。这画的美,不亚于真花的当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要是画作拙劣,那么真花就更加显得美。就算画中花很美,可真花的美仍然是很显眼的。然而,我们仔细观赏画中花,却不怎么留心欣赏真的花。

     李迪、钱舜举也好,宗达、光琳、御舟以及古径也好,许多时候我们是从他们描绘的花画中领略到真花的美。不仅限于花。最近我在书桌上摆上两件小青铜像,一件是罗丹创作的《女人的手》,一件是玛伊约尔创作的《勒达像》。光这两件作品也能看出罗丹和玛伊约尔的风格是迥然不同的。从罗丹的作品中可以体味到各种的手势,从玛伊约尔的作品中则可以领略到女人的肌肤。他们观察之仔细,不禁让人惊讶。

     我家的狗产崽,小狗东倒西歪地迈步的时候,看见一只小狗的小形象,我吓了一跳。因为它的形象和某种东西一模一样。我发觉原来它和宗达所画的小狗很相似。那是宗达水墨画中的一只在春草上的小狗的形象。我家喂养的是杂种狗,算不上什么好狗,但我深深理解宗达高尚的写实精神。

     去年岁暮,我在京都观察晚霞,就觉得它同长次郎使用的红色一模一样。我以前曾看见过长次郎制造的称之为夕暮的名茶碗。这只茶碗的黄色带红釉子,的确是日本黄昏的天色,它渗透到我的心中。我是在京都仰望真正的天空才想起茶碗来的。观赏这只茶碗的时候,我不由地浮现出坂本繁二郎的画来。那是一幅小画。画的是在荒原寂寞村庄的黄昏天空上,泛起破碎而蓬乱的十字型云彩。这的确是日本黄昏的天色,它渗人我的心。坂本繁二郎画的霞彩,同长次郎制造的茶碗的颜色,都是日本色彩。在日暮时分的京都,我也想起了这幅画。于是,繁二郎的画、长次郎的茶碗和真正黄昏的天空,三者在我心中相互呼应,显得更美了。

     那时候,我去本能寺拜谒浦卜玉堂的墓,归途正是黄昏。翌日,我去岚山观赏赖山阳刻的玉堂碑。由于是冬天,没有人到岚山来参观。可我却第一次发现了岚山的美。以前我也曾来过几次,作为一般的名胜,我没有很好地欣赏它的美。岚山总是美的。自然总是美的。不过,有时候,这种美只是某些人看到罢了。

     我之发现花未眠,大概也是我独自住在旅馆里,凌晨四时就醒来的缘故吧。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发现海棠花未眠,使“我”对美的感受有了新的认识。

    B、文中说“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与后文所说的进步就是接近死亡,意思是一致的。

    C、画家雷阿诺害怕进步,因为进步就会让他更接近死亡。

    D、我们仔细观赏画中花,是因为画中花比真花更美,更值得仔细品味。

    E、“我”能感受到未眠之花的美,感受到岚山的美,是由于独处或人少,真正仔细观察它们的缘故。

    2.结合上下文,揣摩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复阅读倒数第三段,根据文中的描述,结合生活体验,并发挥想象,用文字描绘你心目中日本京都晚霞图,进而体会作者写作本段的用意。(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通过邂逅发现海棠花的美这一非常平常的自然现象,引发了他对美的哪些深层次的思考与感悟?为了阐述这些思考与感悟,作者选用了哪些事例?(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本题共6分)

    齐之鸾,字瑞卿,桐城人。正德六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刑科给事中。

    十一年冬,帝将置肆于京城西偏。之鸾上言:“近闻有花酒铺之设,或云车驾将临幸,或云朝廷收其。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至竞锥刀之利,如倡优馆舍乎?”应州奏捷,帝降敕:“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剿寇有功,宜特加公爵”。制下,举朝大骇。之鸾偕诸给事中上言:“自古天子亦有亲临战阵勘定祸乱者,成功之后,不过南面受贺,勒金石,播之歌颂已耳,未有加爵酬劳,如今日之颠倒者。不知陛下何所取义,为此不祥之举,以駴天下耳目,贻百世之讥笑也。

    之鸾再迁兵科左给事中。中官马永成死,诏授其家九十余人官。之鸾言:“永成贵显,用事十有余年,兄弟子侄皆高爵美官。而其侪复为陈,将及百人。永成何功,恩滥如此,恐天下闻而解体也。”帝将南巡,之鸾偕同官及御史杨秉中等交章力谏。章入二日,未报。之鸾等不知所出,伏阙命,自辰至申。帝令中官传谕,乃退。明日托疾免朝,欲为之鸾等罪。会诸曹郎黄巩等联章力谏,乃止不行。然巩等下狱杖谴,之鸾辈亦不敢救也。宸濠反,张忠、许泰等南征,命之鸾偕左给事中祝续从军纪功。未至,贼已灭。群小忌王守仁,谮毁百端,之鸾力白其诬。忠、泰广搜逆党,株引无辜,之鸾多所开释。且请蠲田租、停力役、宽逋负,帝颇采纳。初冒徐姓,至是始复

    其秋大计京官,被中伤,谪崇德丞。屡迁宁夏佥事。饥民采蓬子为食,之鸾为取二封,一进于帝,一以贻阁臣。且言时事可忧者三,可惜者四,语极切。帝付之所司。时方大修边墙,之鸾董役。巡抚胡东皋称其能,举以自代。历河南、山东副使。召为顺天府丞。未行,盗发,留镇抚。擢河南按察使。卒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云朝廷收其     息:利息

    B.擢河南按察使     寻:不久

    C.而其侪复为陈     乞:乞讨

    D.伏阙命,自辰至申  俟:等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至竞锥刀之利     今其智反不能及

    B.勒金石         不知将军宽至此也

    C.欲为之鸾等罪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相之

    D.至是始复        积土成山,风雨兴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古诗文鉴赏与默写(33分)

    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不知陛下何所取义,为此不祥之举,以駴天下耳目,贻百世之讥笑也。(5分)

    译文:                                              

    (2)且言时事可忧者三,可惜者四,语极切。帝付之所司。(5分)

    译文:                                              

    2.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敌,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阳货》

    ②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①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②以为知者,恶不孙③以为勇者,恶讦④以为直者。”

    《论语·阳货》

    【注】①窒:阻塞不通,这里指顽固不化。②徼:【jiāo】抄袭。③孙:同“逊。”④讦:【jié】揭发或攻击别人的隐私。

    子贡提问君子的厌恶,其目的是什么?请概括。(2分)

    答:                                                

                                                      

    根据上面选段内容,简要分析儒家“勇”的含义。(4分)

    答:                                                

                                                      

    3.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浣溪沙

    韦庄

    惆怅梦余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窗纱。小楼高阁谢娘家①。    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

    【注】①谢娘:是唐代的名妓,后成美女的代称。

    (1)词的上片写醒后所见之景,有何作用?(4分)

    答:                                                

                                                      

    (2)本词是如何写女子体态之美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                                                

                                                      

    4.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共9处)

    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并立则乐相下不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其行本方立义同而进不同而退其交友有如此者。

    (节选自《礼记·儒行》)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题作答,每空1分,共6分)

    ⑴黄发垂髫,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⑵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

    ⑶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周敦颐《爱莲说》)

    ⑷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晚有儿息。    (李密《陈情表》)

    ⑸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⑹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身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悠悠我心。                (曹操《短歌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下面是李明寄给某编辑的信件内容,请找出四处不得体的词语并加以修改。(4分)

        编辑老师:

        您好!

    两个月前寄给贵刊的我的大作是否收到?该文虽属涂鸦,却是我数日辛苦的结果,曾被老师作为范文向全班推荐,很多同学拜读后,给予了好评。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又对文章进行了斧正,认为能达到发表水平,请您审阅。希望我这次垂询没有打扰您!

                                           李 明

                                         2013年3月5日

    (1)_________________  修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修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_________________  修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  修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请补写出下面语段中空缺处的语句,使语段意思连贯,衔接紧密。(4分)

    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近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_________________,譬如“武松打虎”那一段,作者写景阳冈上的山神庙,着“败落”二字,便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至的景象。待武松走上冈子时,又这样写到:“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真是令人毛骨悚然。_________________,写那个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赞扬它富有“神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以“晒幸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