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8 题,其中:
名句名篇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命题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1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       (《关雎》)

    ②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迂龙标遥有此寄》)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⑥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⑦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⑧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

    (2)默写陆游《游山西村》的前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在下面表格空缺处填写相应的答案。

    作   品

    相关内容

    《西游记》

    作者:①________________.小说中唐僧第一次驱逐孙悟空是因为②______________

    (简要概括情节)。

    ③《》

    “他开始工作了。他打算写一部中篇小说,描写克托夫斯基的英勇的骑兵师,书名不用考虑就出来了:《暴风雨所诞生的》。”选文中的“他”是④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九年级某班以“正确使用手机,选择健康生活”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下面是校园手机使用情况调查表的内容,请概括你读到的2条信息。

    用途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拥有手机量

    63%

    97%

    82%

    玩游戏、看视频

    84%

    96%

    77%

    用于学习

    11%

    7%

    15%

    (2)班级开展题为“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的辩论赛。作为反方辩手,请你就“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的观点列举3条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某同学的一段辩论文字,请你按照要求帮助修改。

    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A】手机的强大功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我们控制着手机,同时也正被手机控制着。低头玩手机,是“低头族”最常见的代表动作,【B】   很少有人意识到沉淀于方寸间的危害。人们把太多的情感投入到虚拟的世界,和现实反而有些隔阂,周围的人好像变得透明一样,对手机的依赖使我们忽略了同亲人、朋友、同事的交流。【C】手机里众生沉默和手机外众声喧哗形成鲜明反差,正所谓: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

    ①【A】处画线句子中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②【B】处画线的句子有用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⑧【C】处画线的句子语序不当,修改后正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中国水墨动画意境之美

    贾彬

    ①今年7月,电影《大鱼海棠》上映24小时票房即达到7460万元,一举打破国产动画片首日票房纪录。这部电影动画巨作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水墨画元素,清新的水墨韵味始终烘托着美轮美奂的画面,带给观众一股强烈的“中国风”。

    ②水墨画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其在文化精神上融汇诗词、书法艺术,追求朴素自然美:在艺术形式上巧妙运用写意,将笔墨意趣发挥到极致,进行程式化的夸张提炼。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它已成为我国传统绘画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③中国水墨画是水墨动画的源泉,多是表达和体现从情景交融到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水墨画讲究虚实相生,此亦是水墨动画片意境的结构特征。

    ④童话题材动画片《牧笛》中有一个场景:牧童骑在水牛背上于河塘中嬉戏。这个画面是根据著名画家李可染的风格绘制而成,水牛的头和身只画一半,另一半在空白处。画面中水纹和波光的倒影,使观众更能深刻感觉到牧童与水牛的惬意悠然,整个画面灵而不空,赋予了观众发挥无限想象的空间。此外,空白的运用更能展现出烟云水气的甜润灵秀、清新飘逸。“梅花点瓣”式的笔触刻画出苍茫山色,水的“白润”与墨的“黑韵”交融于流动的画面中,虚中带实,实中有虚,同时配之各种现代动画手法,把中国水墨动画这朵艺术奇葩推向新的境界。

    ⑤国产动画片《山水情》所创造的美学空间即是对此绝佳的诠释。高山流水之间,老琴师将心爱的古琴赠给少年,少年弹奏古琴,悠扬的琴声,送走消失在茫茫山野的老琴师……随之画面中老鹰、孤雁、江流显现,由直接意象引发间接意象构成的画面意境,将离别之痛苦、友谊之深厚,刻画的既细腻又抽象,个中韵味更是妙不可言。同时,该动画片把人物作为主体,将人与自然和谐结合,使中国传统水墨写意山水画有了新的突破和提高。

    ⑥早在1961年7月,我国就成功制作出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其中画面大量取材于著名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其超高的艺术水准,鲜明的中国特色,使该片一问世便轰动全世界,为我国此后的水墨动画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⑦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我国现代水墨动画制作技术得到不断提高,结合立体影像技术创作的立体水墨动画精品也越来越多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其引入电影语言,注入大量现代元素,叙事更流畅,画面视觉冲击力更强,音画效果更完美。

    ⑧所以说,无论从历史角度看还是从现实角度看,水墨动画都是中国动画电影里的一朵璀璨奇葩。

    (选自《科技日报》)

    1.第①段从电影《大鱼海棠》说起有何作用?

    2.下列句中加点的“多”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中国水墨画是水墨动画的源泉,多是表达和体现从情景交融到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3.第④段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第⑤段中加点字“此”指什么?

    国产动画片《山水情》所创造的美学空间即是对此绝佳的诠释。

    5.中国水墨动画美在哪里?请通读全文后加以概括。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槐花香

    ①家乡的春天山花烂漫,各式各样的花儿 (   )地点缀着山村的每个角落,也点缀着我单调的童年生活。而在那贫瘠的年代,让我拥有别样的快乐和幸福的则是槐花。

    ②清明后,槐树换上翠绿的新衣,花骨朵儿低着头,害羞地将自己的笑脸藏在浓密的树叶里,而目光则是不时地瞥一眼外面的世界,想着在人们不经意的时候将自己的身体舒展开来。不几日的太阳照射,那花骨朵就穿上洁白的舞裙,在树枝上蹁跹起舞了。过路人的鼻翼似乎在翕动着,目光则在搜寻着这沁人心脾的花香来自何处,等看到满树的槐花时,则不禁驻足观赏起来。

    ③上小学时,学校座落在群山包围中,不大的操场两边栽着两排整齐的槐树,树杆如碗口般大,被送入学校午睡。在这个好动的年龄,我们哪能乖乖地在教室睡觉呢?一个个猫着腰窜到操场两边的槐树下,爬上槐树,摘花,折枝。槐花送给等在下面的女同学,树枝则自己留着编头盔。等头盔编好之后,男娃们就在槐树下打起仗来。女娃们则将槐花编成的项链戴在自己的颈项上,三五成群地在槐树底下拣石子(一种游戏)。

    ④槐树在三月初就栈繁叶茂了,如—把大伞撑着,槐树下就成了人们谈天说地的好地方。大人们展望着今年的收成,或者谈论着隔壁邻家的家长里短。孩子们最喜欢的则是听在小学教书的叔叔给我们讲故事。叔叔 (   )地讲着故事,我们就捧着脸儿看着,竖着耳朵听着,脑子里就有了很多的想法。

    ⑤割牛草的娃儿们总是很贪玩。眼看着快晌午了,背篓里还没有割满草,娃儿们就爬上树,几下功夫就撸下一大堆的槐树叶,急急地装入背篓,牛儿们就有了甜香美味的午餐了。

    ⑥但牛儿们是享受不到槐花的。槐花盛开的时候也是青黄不接的季节,干妈就挎着篮子,一手牵着我,一手牵着干姐姐,领着我们到山尖儿上采槐花。干妈说只有山巅的槐花最好,阳光充足,没有污染。干妈将摘下的一串串槐花整齐地放在篮子里,不多时,就能采摘到满满一篮子的槐花。干妈麻利地将这些槐花在清泉中冲洗得干干净净,把它们放在盆里,一边撒上干面粉一边搅拌,等到每一朵花儿都裹上面粉后就上屉去蒸。灶里柴火旺旺地燃烧着,蒸笼很快就冒着热气儿,一股诱人的甜香瞬间传来。我们眼巴巴地望着干妈,干妈则在灶台边上忙着做调料。我们踞着脚尖望向锅里,干妈笑眯眯地过来跟我们说可以吃了,然后就端出蒸笼,掀开盖子,用锅铲将槐花饼盛到我们的碗里,再放入调料。剩下的就是我们狼吞虎咽了。

    ⑦洁白如雪的槐花岁岁年年如期的盛开,记忆停留在最遥远的小山村,朴实无华却香飘万里。又是一年春来到,闭上眼睛,我又闻到了家乡的槐花香。  

    (选自《散文网》,有改动)

    1.课文同绕槐树写了凡件事,请根据原文加以概括。 

    段落

    事件

    槐树盛开的时节,人们驻足观赏.

    撸槐树叶喂牛

    2.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姹紫嫣红  绘声绘色 英姿飒爽

    B. 绘声绘色 英姿飒爽 姹紫嫣红

    C. 姹紫嫣红  英姿飒爽 绘声绘色

    D. 英姿飒爽 姹紫嫣红 绘声绘色

    3.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

    4.赏析第②段加横线的句子。

    槐树换上翠绿的新衣,花骨朵儿低着头,害羞地将自己的笑脸藏在浓密的树叶里,而目光则是不时地瞥一眼外面的世界,想着在人们不经意的时候将自己的身体舒展开来。

    5.结合全文,说说你对题目“槐花香”的理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勇气是我们生命当中最鲜艳的一抹原色,勇气是逆境当中绽放的光茫,它是一笔财富,拥有了勇气就拥有了改变的机会。

    李白的“直挂云帆济沧海”,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________________……

    这些勇气都彪bǐng在史册上,流传在故事里。爱憎分明是一种勇气,色位命运是一种勇气,潸然泪下也是一种勇气。勇气有时候是一瞬间的闪念,有时候是一辈子的执念。勇气是在你看清了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愿你我胸怀勇气,过好今天,明天,未来的每一天!

    一一摘自央视《朗读者》第八期(有删改)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彪bǐng(   )   è(   )住   爱憎(   )分明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

    (3)文中“执念”的意思是(   )

    A.执意   B.怀念   C.执着

    (4)仿照文中的画线句,补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岳阳楼记(节选)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惟吾德馨   馨: (2)谈笑有鸿儒   (3)无丝竹之乱耳 (4)或异二者之为 (5)微斯人

    2.解释下列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以下题目

    《陋室铭》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岳阳楼记》(节选)文中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的远大抱负。

    4.怎样理解两文的最后问句?请选择一题回答。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微斯人,吾谁与归?”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从小到大,我们伴随着这些节日和亲人一起度过一年又一年。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凝聚着浓浓的血脉亲情。请将你的见闻感受书写下来,自拟题目。

    【提示与要求】(1)可以写你的经历,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