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8 题
中等难度 3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5 题
  1. 2009年11月,美国《时代》杂志报道,一个由美、英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宣布,他们已经绘出了猪(19对染色体)的基因组草图。对其评价不准确的是

    A.有助于提升猪繁殖、猪肉营养等方面的研究

    B.基因组草图的绘制完成意味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

    C.有助于器官移植等涉及人类健康技术的研发

    D.猪的基因组研究需要测定19条染色体中的DNA分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关于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胃蛋白酶的分泌需要多种细胞器参与

    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都受基因调控

    C.分裂期的细胞内mRNA的水平比分裂间期的要高

    D.ATP是所有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关于生物专一性的叙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A.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B.基因工程操作中的载体具有专一性,一种载体只能运载一种特定的目的基因

    C.tRNA具有专一性,一种tRNA只能运载一种特定的氨基酸

    D.细胞膜上的载体具有专一性,一种载体只能转运一种或一类物质通过细胞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原理和技术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研究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一定要调查患者家系的情况

    B.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时,温度、酸碱度、使用试剂的量等都是自变量

    C.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替代材料

    D.换高倍镜后因视野较暗,应调节粗准焦螺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如甲图A所示),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酶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其中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能改变酶的构型,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a表示没有酶抑制剂存在时的作用效果

    B.曲线c表示在竞争性抑制剂作用下酶的活性降低

    C.曲线a、b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是酶处于饱和状态

    D.竞争性抑制剂与该酶催化的底物化学结构相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右图示两类不同植物在一天中的气孔张开面积变化。据图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Ⅰ类植物主要在夜间进行CO2的固定

    B.Ⅱ类植物所需的CO2主要在白天吸收

    C.沙漠中植物的气孔变化比较符合曲线Ⅰ

    D.限制Ⅱ类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表示豌豆根尖细胞连续分裂时各阶段的时长(单位:h),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CD阶段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BC阶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

    C.“CD+DE”为一个细胞周期,等于17.3hw

    D.在CD阶段细胞中会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及着丝粒分裂的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将在普通培养液中培养的蚕豆根尖转入含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培养液中    继续培养,在第二个细胞周期的分裂中期,每个细胞中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3H标记   B.每条染色体都只有一条单体被3H标记

    C.有一半染色体中的一条单体被3H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未被3H标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右图中,甲图为某哺乳动物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乙、丙、丁图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判断该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应选用另一雌性动物与其测交

    B.乙细胞和丙细胞分裂时均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C.甲细胞产生的基因突变可通过卵细胞传递给子代

    D.丁产生的子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aB和aB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香豌豆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R、r)控制,只有B、R同时存在时才表现为红花。甲、乙两株开白花的品种杂交,F1全部开红花,F1自交得到的F2代,开红花与开白花的比例是9:7。甲、乙两株开白花的品种的基因型分别是

    A. bbRr、BBrr            B. Bbrr、bbrr

    C. BBrr、bbRR           D. bbrr、bbRR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某种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和散鳞,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分别用Aa、Bb表示),且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将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的鱼杂交,F1代有两种表现型,野生型鳞的鱼占50%,单列鳞鱼占50%;选取F1中的单列鳞的鱼进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这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

    6:3:2:1,则F1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

    A.aaBb×AAbb或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右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上面的部分基因,下列选项的结果中,不属于染色体畸变引起的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绿色荧光蛋白(简称GFP)含有1条多肽链,由238个氨基酸组成,能发出绿色荧光。下列有关GF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控制GFP合成的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数量应该大于1428个

    B.合成GFP的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和游离的脱氧核苷酸等参与

    C.将GFP整合到胚胎干细胞中,可用于胚胎发育中细胞的标记定位

    D.转入GFP基因的植物细胞能发出荧光说明该基因在植物中成功表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大样本的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A.10/19               B.9/19                    C.1/19                             D.1/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已知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Cl-内流,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能正确表示突触前膜释放该种递质时、突触后膜接受该种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信息的传递方向的图示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2011年度诺贝尔医学奖由博伊特勒、霍夫曼和斯坦曼三位科学家分享。博伊特勒和霍夫曼发现,“toll样受体(TLR)”可识别不同病原体,并在细菌入侵时快速激活非特异性免疫。斯坦曼则发现了免疫系统的树突细胞,能激发T淋巴细胞,引起一系列反应,如制造出抗体和“杀手”细胞等,杀死被感染的细胞以及“入侵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

    A.toll样受体(TLR)是基因表达的产物,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B.toll样受体(TLR)存在细胞外表面,对抗原具有识别作用

    C.树突细胞激发T淋巴细胞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树突细胞能激发T细胞分化形成各种淋巴细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根冠内能分泌一种激素,并且能主动地向根尖的伸长区运输,与分生区分泌的低浓度IAA的作用相反,与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有关。深秋时节若对玉米根冠作以下四种处理。请根据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特点判断四个根尖可能向左弯曲的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关于群落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A.水平结构上种群分布与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

    B.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

    C.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大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D.沙丘上造林、沧海桑田等现象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右图是用脊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果剪断支配脊蛙左右肢的传出神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立即刺激A端不能看到右后肢收缩活动

    B.刺激B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

    C.若刺激判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能称为反射活动

    D.脊蛙左后肢发生反射活动的唯一条件是右图所示结构的完整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图是某生态工程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

    B.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

    C.用蛆蛹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再生的原理

    D.该生态工程的运转离不开人的管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研究人员在染色体中发现了能使复制后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连接起来的蛋白质,并将其命名为“ASURA”。下列有关说法比较合理的有

    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中,细胞内一般不合成“ASURA”

    B.缺少“ASURA”的细胞不能进行DNA的复制

    C.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变化可能与“ASURA”的变化密切相关

    D.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变化可能与“ASURA”的变化无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羊。但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该转基因羊的乳汁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人凝血因子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已知,可用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得该目的基因

    B.人凝血因子基因进入羊受精卵后,其传递和表达不再遵循中心法则

    C.人凝血因子基因存在于该羊的乳腺细胞,而不存在于其他体细胞中

    D.人凝血因子基因开始转录后,DNA聚合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组织细胞中可能有相同的基因进行表达

    B.不同核糖体中可能翻译出相同的多肽

    C.识别并转运氨基酸的tRNA由3个核糖核苷酸组成

    D.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所表达的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生态学家高斯(Gause)在0.5 mL培养液中放人5个大草履虫,在培养第5天之后,大草履虫的数量基本维持在375个左右。对此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A.高斯实验得到的K值受到培养液容量的限制

    B.高斯实验得到的K值是375

    C.如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变形虫,K值可能不同

    D.重复此实验,K值有可能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科学方法是生命科学学习与研究的精髓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

    B.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有利于生命科学定量实验研究,如利用氧传感器可以很容易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实验植物真实的光合作用量)

    C.摩尔根及其同事运用假说演绎法,合理地解释了果蝇红白眼性状的遗传现象,并用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D.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可分别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和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8 题
  1. (7分)酸性磷酸酶(简称ACP)在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广泛存在,它是调控磷代谢的重要酶类。鲫鱼是我国一种养殖的淡水鱼类,但是鲫鱼生活的水体中常常有金属离子的污染,危害了鲫鱼的生长和繁殖。研究者从鲫鱼内脏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ACP,研究了铅、铬、钙、镁四种金属离子对该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操作如下:

    (1)取若干洁净的试管,用蒸馏水清洗以去除自来水中的氯离子,其目的是­____________;各反应体系均加入等量的pH为4.8的缓冲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2)在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的Pb2+、Cd2+,Mg2+、Ca2+溶液以及____________,另取一支试管加入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

    (3)在___________下保温一段时间后测定酶的活力,得到如右图所示的曲线,从曲线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酶的活性降低,可能是酶的__________________改变所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8分)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________(生理过程)。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小时有40 kg 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 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________。

    (2)由图可知,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_________________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________(填中文名称)。

    (3)据图分析,科学家当初推测ATP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实验思路是:科学家用化学物质阻断典型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后,发现接收ATP信号的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研究X物质对动物细胞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X物质将细胞处理24小时。然后测量各组细胞内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经过多次试验后,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组编号

    A

    B

    C

    D

    E

    F

    X物质的浓度(ng mL-1)

    0

    2

    4

    8

    15

    32

    细胞内ATP的浓度(nmol mL-1)

    80

    70

    50

    20

    5

    1

    细胞死亡的百分率

    1

    3

    10

    25

    70

    95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

    ②试简要解释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用混有浓度为2ng mL-1的X物质的饲料饲喂大鼠,会抑制大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试简要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9分)互花米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北美洲,由于有意引入和无意传播,目前在我国大部分省市的滨海湿地分布广泛,严重影响了当地植物的生存。科学家以某湿地的本地芦苇和互花米草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中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请分析回答:

    (1)当其他条件均适宜时,互花米草和芦苇在不同光照强度和CO2浓度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如下图1、图2所示。

    据图1分析,在光照强度为800mol/(m2·s)的条件下,当CO2浓度超过400mol/时,限制互花米草净光合速率增加的外界因素最可能是。据图2分析,影响芦苇净光合速率变化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比较图1和图2,当CO2浓度为800 mol/mol时,光照强度的变化对________的净光合速率影响较大。

    (2)据图3可知,随着实验容器中CO2浓度的升高,互花米草和芦苇的呼吸速率均呈现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容器中O2浓度降低,主要是抑制了植物细胞________的某一阶段所致,此阶段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比较A、B两条曲线,当CO2浓度超过400mol/mol时,随着CO2浓度升高,________。

    (3)科学家调查了该湿地滩涂自然植被分布情况,大致为:中潮滩下缘和低潮滩分布藻类植物,中潮滩上半部和高潮滩分布海三棱蔗草,高潮滩上半部为芦苇带,这种分布体现了群落在________上具有分层现象。

    (4)互花米草由于具有促淤造陆的功能而被引入,引入后主要分布在芦苇带,它与芦苇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作为入侵植物,它最终会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8分)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对菊花植株进行了观察和探究,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成员观察到菊花植株的成熟叶片呈绿色,其原因是叶绿体中色素吸收的___________________最少。

    (2)若分离出菊花植株细胞中完整的线粒体,并将其悬浮在含有葡萄糖且pH适宜的缓冲液系统中,并通入O2,发现葡萄糖并没有被消耗,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否用菊花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观察到质壁分离的现象?_________。和常用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比较,菊花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易观察液泡的大小变化。

    (4)取菊花的分生组织观察研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质)出现的凝缩松展的周期性变化。如下图:

    ①测定细胞周期必须制作临时装片,其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用箭头和字母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________

    ③染色体凝缩程度最高的时期是[  ](填时期字母和名称)。图中从a到b染色体发生了松展过程,此时期细胞中其他的动态变化有(至少答两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9分)已知玉米的黄粒(D)对紫粒(d)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选择纯种紫粒抗病与黄粒不抗病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从而获取黄粒抗病植株进行深入研究。请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上述育种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2)正常情况下,在F2代中,重组类型所占的比率为____________,在F2代的黄粒抗病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率为________。

    (3)我国科学家应用X射线对玉米进行处理,从经处理的后代中选育并成功获得抗病性强的优良个体。该过程中,要进行“选育”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研究小组获得的一组自交及测交结果如下表:

    表现型

    相交方式

    黄粒抗病

    紫粒抗病

    黄粒不抗病

    紫粒不抗病

    自交(后代)

    898

    305

    138

    65

    测交(后代)

    210

    207

    139

    131

    对以上结果甲、乙两同学作出了自己的判断。甲同学认为是基因重组的结果,乙同学认为玉米在种植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畸变,从而使数据偏离正常值。

    ①你认为________同学的判断正确,理由是Fl的自交和测交后代中均出现了________的个体数量偏离正常值的现象,这种偏差可能是由于___________引起的。

    ②为探究该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你的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并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8分)右图曲线表示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请分析回答:

    (1)图中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21三体综合征属于________遗传病,其男性患者的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

    (2)克莱费尔特症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父亲色觉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患者,请运用有关知识进行解释:________(父亲/母亲)减数分裂异常,形成____________(色盲基因用B或b表示)配子与另一方正常配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3)为避免生出克莱费尔特症患者,该母亲怀孕后应及时接受产前检查。检查方法是抽取羊水获得胎儿细胞,运用________技术大量扩增细胞,用________处理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然后制作临时装片进行__________分析观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9分)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过程中的功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他们指出“噬菌体在分子生物学的地位就相当于氢原子在玻尔量子力学模型中的地位一样”。这句话指出了噬菌体作实验材料在结构和成分上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

    (2)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分别获得被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从而追踪在侵染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

    (3)侵染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机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得到如右图所示的实验结果。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搅拌时间少于1分钟时,上清液中的放射性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以后,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图中“被浸染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则细胞外_____________放射性会增高。

    (4)本实验证明病毒传递和复制遗传特性中______________起着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6分)P53基因是正常细胞内重要的抑癌基因,研究表明P53基因突变可导致肝脏细胞癌变。科学家研究发现P53基因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切下新鲜的肝癌组织,在模拟了人体____________的成分配制的培养液中培养,在培养液中还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获取P53基因的方法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P53基因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并与脂质体混合,将混合物滴加至肝癌细胞上,轻轻混匀。最后筛选出含有P53基因的肝癌细胞。脂质体在这个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证明P53基因有抑癌作用,需将两种细胞接入多孔板中,并从次日开始检测每孔的细胞总数,绘制成如右图所示的生长曲线。请分析两条曲线分别是哪种细胞,曲线1是_________细胞,曲线2是___________细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