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1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填空题 13 题,解答题 8 题
中等难度 3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0 题
  1. 一个杯子放在水平桌面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B.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
    C.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D.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C.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
    D.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把两个鸡蛋托起1米的高度所做的功大约为( )
    A.1焦
    B.10焦
    C.100焦
    D.1000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牛顿第一定律是( )
    A.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结论
    B.由斜面小车实验直接得到的结论
    C.在实验基础上,经过合理分析、推理得到的结论
    D.由理论分析得到的结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图钢丝钳是劳技课上经常使用的工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钳口剪铜导线时是省力杠杆
    B.使用钳口剪铜导线时是费力杠杆
    C.使用钳口剪铜导线时可以省距离
    D.橡胶的表面有凹凸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小明同学提包回家的情景,他提包的力不做功的是( )
    A.
    将包提起来
    B.
    站在水平匀速行驶的车上
    C.
    乘升降电梯
    D.
    提着包上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来解释的是( )
    A.拍打衣服时灰尘和衣服分开
    B.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紧刹车闸
    C.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继续滚动
    D.人若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容易摔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的使用该装置匀速提起重物G,沿不同方向所用的拉力( )

    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一样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将悬线密绕在滚摆的轴上,让滚摆上升到顶端,然后松开手.关于滚摆下降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

    A.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
    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
    C.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
    D.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是一根重为G的均匀木棒OA,能以支点0自由转动,现用力FC作用于木棒的A端,使木棒OA在水平位置上保持平衡.当力F由FC方向逐渐转到FB时,力的大小变化为( )

    A.一直在减小
    B.保持不变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3 题
  1. 力学中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功率是表示做功________的物理量,某机器铭牌上标有“200瓦”的字样,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科学方法是科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初中物理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类比法”等方法,下面是几个研究实例:①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 ②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③研究功率时把它与速度相比.④将撬棒抽象为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其中,采用了“模型法”是________,采用了“类比法”的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小组同学研究物体做功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分别用九台小电动机匀速提起不同的重物,利用相关仪器测出做功时间、重物的重力和提起的高度,并通过计算得出电动机做功的多少.该小组同学把九台小电动机分成三组,观察到每组的做功快慢相同,且第一组做功最快,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慢.实验中记录的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表一  第一组                    表二  第二组                  表三  第三组
    实验序号 做功
    (焦)
    做功时间(秒) 实验序号 做功
    (焦)
    做功时间(秒) 实验序号 做功
    (焦)
    做功时间(秒)
    1 5 2.5 4 5 4.0 7 4 4.0
    2 10 5.0 5 10 8.0 8 8 8.0
    3 15 7.5 6 15 12.0 9 12 12.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做相同的功,电动机所用时间越短,做功越快.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与7(或5与8,或6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________.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________.
    (b)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各种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________,属于费力杠杆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在水平桌面上,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要做________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________N,在木块上加一块重物,仍然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说明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图中,A,B是两只质量相同的旅行箱,________箱容易被推动,这说明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转动,杠杆长0.3米,在它的中点B处挂一重20牛的物体G.若在杠杆上A端施加最小的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的方向应________,大小为________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重力为100牛的物体在大小为2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5秒内沿水平地面前进了2米,则拉力做的功为________焦,拉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瓦;物体的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________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不计滑轮的重力和摩擦,FA和FB都为100牛,则GA=________牛;GB=________牛.若物体A在2秒内被匀速提高了1米,则力FA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瓦.在物体A上升过程中,它的动能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滑轮重及摩擦均不计,用大小为3牛的力F拉滑轮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牛,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________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某同学研究定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研究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比较(a)、(b)两图可知:________.
    比较(b)、(c)、(d)三图可知: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根据“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某同学在实验前发现杠杆的位置如图A所示.此时他应该调节左端的螺母,使其向________移动,使杠杆在________位置平衡.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便于能直接从杠杆上读出________.
    (2)如图B所示,已在杠杆的A点挂三个钩码(每个钩码重1牛),要使杠杆平衡,应在B点挂________个相同的钩码.若在C点用弹簧测力计拉,方向应________,拉力为________牛时杠杆能平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8 题
  1. 在图中,杠杆在力F1和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请在图中画出F1的力臂L1和力F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有一小车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摩擦力f.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一根硬棒撬动一块大石块,棒的上端A是动力作用点.请在杠杆上画出撬动石块的最小动力F,并在图上标出支点的位置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质量为60千克的小张同学在做俯卧撑运动.此时可将他视为一个杠杆,他的重心在A点.则:

    (1)小张同学所受的重力大小为多少?
    (2)若他将身体撑起,地面对手的作用力至少多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引体向上”是体能测试项目之一,“引体向上”时双臂的拉力使身体上升,并对身体做功,如图所示.已知某同学的重力是500牛,他完成一次“引体向上”时,双臂拉力使身体上升的高度是0.6米,他在1分钟内共完成了6 次“引体向上”.
    求:(1)该生完成一次“引体向上”拉力所做的功.
    (2)该学生拉力做功的功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小红同学家买了新房,要在阳台上铺设地砖,她仔细测量了阳台地面和某型号地砖的一些数据,结果如下表所示.她家位于离地6米高的三楼,不考虑地砖损坏和铺设时砖与砖之间的缝隙,搬运过程花费了300秒.求:
    (1)把所需地砖搬到小红家中所做的功;
    (2)搬运过程的功率.
    阳台 3米
    1.5米
    一块地砖 0.3米
    0.3米
    质量 1千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应保持物体处于______或______状态进行研究.图中(a)、(b)所示的实验过程说明所探究的两个力需作用在______上,物体才能平衡.图(c)则可验证所探究的两个力必须作用于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研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让同一小球两次分别从同一滑轨的A处和B处自由滚下:
    (1)此实验中,通过观察什么来比较小球的动能大小?
    答:______;
    (2)同一小球分别从同一滑轨的不同高度A处和B处滚下,它们到达水平面时速度VA大于VB.由此可知小球的动能大小与它的______有关.
    (3)此实验能够说明: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