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1 题,填空题 6 题,实验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25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1 题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

    B.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NOx)

    C.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

    D.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是由于含氮、磷的大量污水任意排放造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物质分类的依据通常是根据它的组成和性质,下列物质分类中,只考虑组成的是

    A.硫酸钠是钠盐、硫酸盐、正盐

    B. 二氧化硫是氧化物、酸酐、有漂白性物质

    C.氢氧化钠是一元碱、易溶性碱、强碱

    D.碳酸氢钠是钠盐、酸式盐、易分解的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电子云是用(   )对核外电子运动规律所作的一种描述。

    A.归纳的方法      B.统计的方法

    C.照相法         D.叠加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并发生原电池反应的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刚用盐酸处理过的铝箱,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发现熔化的铝并不滴落。下列关于上述实验中有关问题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铝箔熔化,失去金属光泽   B.铝在空气中能很快形成氧化膜

    C.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       D.氧化铝与盐酸不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能在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Cu2+、SO42—、OH—、K+        B.Fe3+、Cl—、NO3—、H+

    C.K+、CO32—、Cl— 、H+        D.H+、Na+、Cl—、SO4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B.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产物分子的化学键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山梨酸是一种常见的食物添加剂,它是一种无色针状晶体或白色粉末,它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H=CH—COOH。下列关于山梨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山梨酸易溶于乙醇

    B.山梨酸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山梨酸能和乙醇反应生成酯

    D.1mol山梨酸能和金属钠反应生成1mol氢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常用容量瓶的容积有

    ①50mL②75ml③l00mL④150mL⑤200mL⑥250mL⑦500mL⑧l000mL

    A.①②⑥⑦   B.②④⑦⑧   C.①④⑥⑦    D.③⑥⑦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工业制硫酸中的一步重要反应是SO2(在400-500C下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这是一个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如果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述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上述条件下,SO2可能100%的转化为SO3

    B.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C.达到平衡时,SO2与SO3的浓度保持不变

    D.为了提高SO2的转化率,可以适当提高O2的浓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若aXm+与bY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b=a-n+m          B.b-n=a-m

    C.离子半径Xm+<Yn-      D.原子半径X<Y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恒温恒容容器中进行反应A(g) 2B(g)+C(g),若A的浓度由0.1 mol·L降到0.06 mol·L 需20 s,那么由0.06 mol·L降到0.024 mol·L需要的时间

    A.等于18s   B,等于12s   C,小于18s   D.大于18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铜粉加入稀盐酸中,加热无现象,这时加入一种盐则铜粉溶解而溶液变蓝,同时有气体放出,这种盐是

    A.NaCI       B.KNO3       C.FeCl2       D.Fe2(SO4)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电解的方法可以从海水中获取淡水

    B.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C.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可制备Cl2

    D.海水中含有钾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可以得到钾单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磷酸的摩尔质量与6.02×l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B.6.02×l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

    C.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个

    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是11.2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

    14CuSO4+5FeS2+12H2O = 7Cu2S+5FeSO4+12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产物中的SO42-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

    C.5molFeS2发生反应时,有l0mol电子转移

    D.FeS2只做还原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Ca(OH)2溶液:HCO3-+OH-+Ca2+=CaCO3↓+H2O

    B.用惰性电极MgCl2电解水溶液:2Cl-+2H2OCl2↑+H2↑+2OH-

    C.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氢钠溶液:2AlO2+H+H2O=Al(OH)3↓

    D.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共热:MnO2+4H+4Cl=Mn+2H2O+2Cl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盐酸和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之比为

    A.3:1   B.2:1   C.1:1   D.1: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对于可逆反应2A(g) +3B(g) 3C(g),在一定条件下,使一定量A和B气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具有的关系是

    A.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c(A):c(B):c(C)=2:3:3

    B.平衡混合物体积是反应开始前的3/5

    C.平衡混合物中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D.单位时间内,若消耗了a mol A物质,则同时也消耗了1.5a mol C物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乙烯,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煤是复杂的混合物,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一系列重要的化工原料

    C.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煤油、柴油等都是混合物,但有固定的熔沸点

    D.石油炼制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轻质油和重要化工原料(乙烯、丙烯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6 题
  1. 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2CO3、Na2SO4、CuSO4、CaCl2、NaCl等混合而成,为检验它们做了如下实验:

    (1)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

    (2)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过滤,将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试判断:

    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有________,肯定没有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对可能有的物质,可采用滤液中滴加________溶液方法来检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N(g) bM(g),N、M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________。

    (2)t1到t2时刻,以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

    (3)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 反应中M与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 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 单位时间内每消耗a mol N,同时生成b mol M

    E.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F.N的质量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人民网西昌报道组2013年10月1日电:约19时26分,嫦娥二号宣布成功发射。据早些时候报道,昨天上午9时起,工作人员开始为“嫦娥二号”和长三丙火箭加注常规燃料,至14时30分左右加注的是燃烧剂;此后至18时左右加注氧化剂。

    已知:A、B、C、D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四种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单质是上述资料中的“燃烧剂”,C的单质是上述资料中的“氧化剂”;A元素原子中没有中子;bB与cC两种元素存在关系:b=c-l;C元素常见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所在周期数相同,且B、C能形成多种气态化合物,其中一种可以在大自然状态下形成;A、D两种元素形成的双原子分子的水溶液是工业三大强酸之一。请解答下列问题:

    (1)A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族中,D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周期中。

    (2)B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3)A、B两种元素形成的四原子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

    (4)A的单质与C的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实验室用碳酸钠晶体配制1.00 mol/L的溶液l00mL,回答下列问题:

    (1)所需主要仪器为:药匙、托盘天平、烧杯、量筒________、________和胶头滴管;

    (2)本实验须称量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________g。

    (3)容量瓶上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将称量好的碳酸钠晶体用适量的蒸馏水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直接倒进所选的且经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中,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也移至容量瓶中,晃动容量瓶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加水至离刻度线2cm处,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备用。请指出上述操作中的两处明显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干燥管A中的块状白色固体为某种正盐,B中为淡黄色粉末,C中为白色粉末,并将A、B、C按图所示连接。打开活塞(1)(3)时,D中蜡烛火焰熄灭,C中白色粉末变蓝;当打开活塞(1)(2)时,D中蜡烛火焰变得更明亮;关闭活塞(1)时,A中反应可自行停止。

    (1)装置B的淡黄色粉末是____________,   干燥管C中的白色固体应为_____________,

    (2)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B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索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请根据上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2中的Al所作的电极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3中,Al作__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电池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

    (3)实验4中的Al作正极还是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实验5中电流计指针偏向Al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在原电池中金属铝作正极还是负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在研究性学习中,用稀HNO3与Cu反应来制备NO气体。有两位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两个实验装置(a)和(b)。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采用(a)装置,若加入20mL,6mol/LHNO3和2g薄铜片,在反应开始时,可观察到水槽内的导管中水面先慢慢上升到一定高度,此后又回落,然后有气泡从导管口冒出。试说明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___。

    (3)如果采用(b)装置,请将有关操作补充完全:

    ①将活塞打开,从U形管的长管口注入稀硝酸,一直注到__________为止。

    ②关闭活塞,用酒精灯在___________微热,当反应发生时,立即撤去酒精灯。

    ③反应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自动停止?可以在何处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如果再将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打开,可立即观察到哪明显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如果需再获得N0与已生成NO2的形成鲜明对照的实验效果,应___________(填操作)。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