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1 题,简答题 2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  )

    A.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B. “扬一益二。”(扬州商业繁华居天下第一.益州则居天下第二)

    C. “苏湖熟,天下足。”

    D.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出现于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土地制度是(   )

    A、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B、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C、封建君主土地私有制     D、封建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   )        

             

    A、魏晋         B、隋唐         C、宋代           D、清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关于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官府设立工官管理工匠,工匠都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内

    B.官营手工业在整个封建社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生产

    C.官营手工业的工匠职业世袭

    D.官营手工业生产范围广泛,规模庞大,分工细致,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专著,你能为这本专著选定一个合适的书名吗?(    )

    A、《长安城的落日》             B、《坊墙倒塌以后》

    C、《汴河两岸》                D、《宋代东京的辉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历史现象是(    )

    A、玉米、番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

    B、“湖广熟,天下足”代替了“苏湖熟,天下足”

    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苏州的丝织业出现了“小户听大户唤织”与“计日受值”的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我国封建社会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其原因不包括(    )

    A、商业的不稳定性           B、商人流动性大,不易管理

    C、鼓励海外贸易             D、强调耕作、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据清代叶梦珠《阅世编》载,晚明上海“棉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两,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 材料反映出明代(   )

    A、商业较繁盛但是缺乏竞争

    B、农产品出现商品化趋势

    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商业资本活跃

    D、上海的对外贸易发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关于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是组建大型的商业公司

    ②实行海盗式劫掠而且得到政府的极力支持

    ③在18世纪上半叶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④黑奴贸易给其带来了巨额财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经济侵略对中国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C.逐渐使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D.有利于中国手工纺织业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

    A.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

    B.建立了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C.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用

    D.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早期著名的企业有(   )

    ①安庆内军械所     ②上海发昌机器厂    ③开平煤矿   ④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有关下图中中央第一代领导人所穿服装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孙中山设计的,定名中山装

    B、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C、在中国一度非常流行

    D、出现于19世纪末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选项有可能发生在民族资本家荣宗敬身上的有(   )

    ①穿着西装和皮鞋

    ②家住小洋楼

    ③喜欢驾驶着私家车游弋于商界

    ④习惯与人礼貌地握手

    ⑤经常约客户吃西餐谈生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图我国近代典型居住建筑——大杂院,他的特点是(   )

    ①主要分布在北方城市  ②为富家大户所居住  ③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④是在四合院的基础上扩大而成的

    A. ①②③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8世纪中后期,深刻影响人类生活,大大改变世界面貌的是(    )

    A.新航路开辟            B.世界贸易的繁荣

    C.殖民掠夺和扩张         D.工业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导致石油开采业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和陆空交通工具发明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远洋轮船的出现               B.飞机的出现

    C.汽车的出现                  D.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近代交通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

    ①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③大大增强了同世界的联系

    ④促进了人们生活的多姿多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B.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C.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D.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受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了该作品(该图),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该作品反映出清代(   )

    A.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

    B.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C.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D.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史书记载:“苏南虽近洋场,本属首当其冲之地,但直到光绪年间,时人记叙还提到纺织与耕种相济以谋营生的事实。”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

    A.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B.小农经济已完全破产

    C.商品经济陷入困境            D.纺织品产量高、品种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平遥是著名的“晋商”发源地之一。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三年之后,“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B.晋商活动范围广

    C.山西是近代中国的经济中心        D.汇兑事业在中国开始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我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包括土地国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在封建社会一直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基础

    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重农抑商”思想存在的基础

    ④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三种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在中国消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李鸿章《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日本君臣发奋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两国(英、法)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视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这表明李鸿章(   )

    A.已找到强国御侮之道       B.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

    C.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       D.未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摘自《诗经.小雅》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土地制度?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种土地制度有什么特点?(4分)

    材料二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改革或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土地问题,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述有关措施及其作用。(6分)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好”

    (3)根据上列两幅图片,指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或土地制度)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5分)说明变化中哪些因素不利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3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18分)

    材料一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换代”。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苏州风俗考》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4分)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500

    16.7

    750

    190l一1911

    300

    5600

    31

    510

    191一1919

    600

    13000

    75

    1625

    (2)读材料二,分析1895——1900年和1912年——1919年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9分)

    材料三: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

    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3)读材料三,分析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标志意义。(5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所有这些(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时期)技术,包括其改进的策略,都完全可以由中国人在14世纪所具有的科学知识中研发出来。但其时的中国人却没有加以制作或利用,以致后来这些机器由于无人使用而消失了。因此,我们必须推断在纺织业的领域中,中国传统的工业技术未能有进一步的开展,基本的阻力不在于缺少更高的科学知识,而在于那些促进工业技术的发明与进步更新的经济动力与智识思想力量的减弱。

    ——马克·尔文《中国历史发展的型式》

    材料二  中国之所以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少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因而轻视和忽视了工匠在科技领域上的重要性。

    ——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

    材料三  当时(18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达到饱和点,此时再想创新创业增加投资,不但无利可图,甚或会本钱无归(经济学上的“边际获利递减率”);因此富裕人家,多不愿其子弟外出“开创”新天地。而设计使其安守家园,娶妻纳妾之余,抽上大烟,胜于出外生事冒险(这也与明代专制政治和清代异族统治下法网严峻和地方势力的改变有密切关系)。在此情境下,“浪费人力的文化”逐渐成形:妇女裹小脚,坐八人大轿,妻妾奴婢成行,都是浪费人力的社会文化行径。与此对应,为节省人力而创设的各种机器,便变为“非当务之急”了。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中国古代科技与工业革命存在何种关系?(2分)

    (2)材料二中论及中国科技停滞不前的原因,你是否认可,为什么?(6分)

    (3)材料一和材料三在中国科技落伍的原因方面作了阐释,其共同认识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