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选择题 19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17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9 题
  1. 图为某地区不同时期人口年龄结构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题。

    1.1991 年与 1951 年相比,该地区 (    )

    A.60 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

    B.40~60岁人口比重保持不变

    C.20~40岁人口比重下降

    D.0~5 岁人口比重上升

    2.2031 年该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特征是 (   )

    A.少儿人口比重大

    B.老龄人口比重大

    C.人口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形

    D.男女人口数相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

    A.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

    B.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是永远不变的

    C.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源利用率提高,地球环境人口容量是无限的

    D.确定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里氏7.3级强烈大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图为2010年1月12日~2月12日海地人口迁移路线和数量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海地人迁移路线和数量示意图

    1.该时段内影响图中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 (   )

    A.国家政策                             B.国内战争

    C.自然灾害                             D.开发国外资源

    2.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美国成为海地最主要的人口迁入地,其主要原因是美国 (    )

    A.政治稳定                             B.经济发达

    C.地广人稀                             D.气候温和湿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一定区域内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与该区域 (     )

    A.科技发展水平呈负相关

    B.资源数量呈负相关

    C.人均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自然环境条件无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图为城市某功能区工作日内不同时段的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由此判断该功能区是 (    )

    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行政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表示对某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聚落分布进行模式化处理得出的图像。读图回答第题。下图所示地区,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读我国东部某城市2005~2010年图:“外来人口流向调查统计图”,回答题。

    该市外来人口流向的变化,将会 (    )

    A.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扩大。

    B.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下降,解决城区的环境污染问题。

    C.郊区的人口密度不断增加,使城区的第三产业大量向郊区转移。

    D.使城市化水平下降,城市的服务范围缩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读图:某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回答题。

    1.如果土地利用现状布局合理,则当地盛行风向可能是 (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南风             D.西南风

    2.当地要布局新的居住用地,较合适的地点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甲城的张小姐喜好国际名牌服装,每年春季都会乘坐3小时的客车到乙城购买新上市的品牌服装,今年她还顺便看望了专程到乙城住院的邻居。下列关于甲城、乙城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城的城市等级比乙城高                B.乙城的城市等级比甲城高

    C.甲城的服务功能更为齐全                D.甲城的城市规模大于乙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面四幅图中,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分别改造的区位因素是 (    )

    A.温度、地形、水源、土壤                B.光照、土壤、地形、水源

    C.湿度、土壤、地形、水源                D.通风、地形、水源、土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回答题。

    1.该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2.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 (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四川盆地

    3.该地区的农业经历了“桑基、蔗基→果基、花基”的发展历程。引起“桑基、蔗基→果基、花基”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市场需求                             B.技术条件

    C.劳动力价格                           D.国家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展示的是我国两种农事活动的场景。读图回答题。

    1.①、②所示农事活动分别是(   )

    A.①种小麦、②摘棉花                    B.①插稻秧、②采茶叶

    C.①种青稞、②摘大豆                    D.①种玉米、②植桑养蚕

    2.①、②农事活动所在地区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

    A.人口稀疏         B.平原地形          C.雨热同期         D.工业发达

    3.①图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A.生产规模大                           B.产品商品率高

    C.单位面积产量高                        D.机械化水平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某农业类型投入劳动力数量少,但商品率较高,其种植业与畜牧业所占比重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题。

    1.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

    A.季风水田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混合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2.提高该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

    A.提高机械化水平                        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多高峰地租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1.下列选项中,符合决定地租水平高低的因素是 (  )

    ①交通通达度 ②与市中心的距离 ③地势起伏程度 ④建筑物密度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2.图中能表示该城市地租变化趋势的是 (  )

    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读下图,回答题。

    1.图中表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

    A.在大城市上空形成臭氧空洞

    B.大范围的水体污染

    C.大规模的酸雨危害

    D.城市大气质量下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读某大城市功能分区分布简图,回答题。

    某城市功能分区分布简图

    1.关于城市的功能分区,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功能区的形成是同类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结果

    B.行政区、文化区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

    C.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

    D.每个功能区只有一种功能

    2.若在该城建立一幢集零售、娱乐、餐饮、办公于一体的高层楼房,应布局在 (  )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图是某城市功能分区的四种方案,最合理的是 (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图为某农场的工作历程(农事安排)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1.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

    A.季风水田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混合农业

    2.依图示信息可知农场分布在 (  )

    A.澳大利亚                             B.美国

    C.英国                                 D.印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读下图,该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乳畜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读“城镇农业区位安排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 1分,共6分 )

    请你根据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选择合理的字母填在横线上:养鱼业________    种小麦________      柑橘园________

    养鸡场________    种蔬菜________      奶牛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材料,回答问题。(共6分)

    材料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2月25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3 47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 615万人,出生率为12.13‰;死亡人口943万人,死亡率为7.08‰;自然增长率为5.05‰。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9.45。

    材料二:见下图。

    世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比较图

    (1) 在各大洲中,出生率最高的是________,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________。(2分)

    (2) 根据材料一判断,我国人口增长已进入第________阶段,这种人口增长模式的人口增长的特征是________。(2分)

    (3) 从人口方面看,我国存在人口数量________、人口素质________、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按城市功能划分,A、B、C三地中属于商业区的是________(填字母)。(2)该城市在城郊建设了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从城郊的角度分析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该城市中心人口向郊区迁移,出现了________城市化现象。

    (3)该地区煤、铁资源丰富,在此资源基础上该地发展了钢铁工业,请从保护环境角度判断其布局是否合理? __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__。

    (4)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比重不断上升。

    (5)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起步_______、速度_______、城市化水平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

    (1)图中①②两地表示美国的农业带,所种植的作物是________ 。 ①②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我国的________ 地区也有这种农业。(3分)

    (2)图中的农业类型一般是以________为单位经营的,而我国的这类农业类型一般是________的。(2分)

    (3)图中①②所在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生产特点有________

    ________。(2分)

    (4)图为阿根廷,图中阴影所示为________草原。农产品主要是________。(2分)

    (5)在阿根廷,气候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1分)

    (6)图2中区域草类  ;地广人稀,而且土地租金很低;距  ________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性经营。(2分)

    (7)为促进农业的发展,阿根廷人主要做了哪些措施?(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