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1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解答题 6 题
中等难度 3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5 题
  1.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了我国哪个地区的景象( )
    A.黄河中下游地区
    B.松花江中下游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南部沿海地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我国最大的渔场是( )
    A.舟山渔场
    B.南海沿岸渔场
    C.北部湾渔场
    D.黄渤海渔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
    A.塔里木河
    B.怒江
    C.黑龙江
    D.额尔齐斯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我国的内海有( )
    A.渤海、黄海
    B.黄海、东海
    C.东海、南海
    D.渤海,琼州海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壮族
    B.回族
    C.满族
    D.苗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黄河下游干流很少有支流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少
    B.下游为地上河
    C.蒸发旺盛
    D.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我国内流河与外流河的汛期主要集中在夏季,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A.气温、夏季风
    B.夏季风、冬季风
    C.冬季风、夏季风
    D.夏季风、气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
    A.城镇人口比重大,农村人口比重小
    B.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C.我国人口平均密度小于世界平均密度
    D.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小于西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水资源
    B.煤炭资源
    C.土地资源
    D.森林资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是我国( )
    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人口稀疏区与人口稠密区的分界线
    C.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D.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从国外引进的多数动植物品种,在我国都可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是因为我国( )
    A.国土面积大
    B.气候复杂多样
    C.地势西高东低
    D.地形复杂多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经济最发达国家的是( )
    A.韩国
    B.马来西亚
    C.文莱
    D.日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7月份,晶晶计划从淮北去吐鲁番探亲,爸爸提醒带太阳帽,妈妈提醒带防晒霜,爷爷提醒带毛背心,奶奶提醒带雨具,谁的提醒晶晶可以不考虑( )
    A.爸爸
    B.妈妈
    C.爷爷
    D.奶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四川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相比较,共同特点是( )
    A.都属季风区
    B.都是绿洲农业
    C.都位于第二级阶梯上
    D.都分布有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供应紧张的局面,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到而且能做到的是( )
    A.跨流域调水
    B.节约用水
    C.修建水库
    D.实行人工降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宜昌市人口约418万,面积为2.1万平方千米,则其人口密度约为( )
    A.5人/平方千米
    B.19.9人/平方千米
    C.50人/平方千米
    D.199人/平方千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牌号为”鄂E31635”的汽车属于哪个省级行政区( )
    A.河南
    B.湖南
    C.湖北
    D.江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我国最大的岛屿是( )
    A.钓鱼岛
    B.台湾岛
    C.崇明岛
    D.海南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分布较为均匀,农村人口略多于城市人口
    B.人口越多,越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C.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D.人口数量的增加,必然会导致社会经济的增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组成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共有多少个?( )
    A.56个
    B.55个
    C.34个
    D.23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我国人口总数为13.7亿,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广东省成为我国第一人口大省.导致广东取代河南成为第一人口大省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②外来人口数量增多
    ③工业发达,城镇密集
    ④人口素质高,处于高水平生育阶段.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列民族与风俗搭配正确的是( )
    A.彝族----泼水节
    B.傣族----火把节
    C.藏族----那达慕大会
    D.回族、维吾尔族-----古尔邦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我国四大高原与其地表特点搭配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沟壑纵横
    B.黄土高原-------地形崎岖
    C.内蒙古高原-------一望无际
    D.云贵高原------雪山连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关于山区的开发利用,叙述错误的是( )
    A.山区地形崎岖,不利于交通发展
    B.植被遭到破坏后,水土流失严重
    C.山区有利于发展林牧业和采矿业
    D.山区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当晨曦微露的乌苏里江上,渔民唱响船歌的时候,我国领土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上的边防战士正在( )
    A.出早操
    B.睡午觉
    C.顶着星光巡逻
    D.收看《新闻联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6 题
  1. 读“黄河流域”图,回答问题:
    (1)黄河发源于______山,注入______海,是我国的母亲河,它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此外还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______平原和河套平原.黄河的水力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黄河的______游地区,大型水电站有______、______等.
    (2)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______高原,泥沙淤积使下游地区成为著名的______.
    (3)修建水库,使治沙与防洪并举,是治理黄河的重要手段.下列对治理黄河的泥沙和防洪都有重要作用的是______.
    A.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              B.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C.龙羊峡水利枢纽工程              D.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地中一月气温低于0℃的是______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______地.
    (2)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______地,降水季节变化较大的是______地.
    (3)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______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不多
    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4)甲地的气候类型属于______气候,其气候特征是______.
    (5)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粮食作物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图片材料,分析回答:

    (1)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已进入实施阶段.从图中可看出,三条调水路线中的东线方案主要是利用______河的河道将长江水调往华北.
    (2)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方案是把长江中游支流汉江上游的______水库引水往北经______省和______省送到______和______等地.
    (3)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将从南向北依次把长江、______、______.和海河等四大横向河流相互连通起来,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特别策划了“三纵一横”四条寻访中国的路线,即东线(A线)、中线(B线)、西线(C线)和北纬35°线(D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B、C、D四条路线中,跨我国地势三大阶梯的是______线,穿越的路线平均海拔最高的是______线,______线经过的地区大多数为经济较发达地区,______线沿途可以欣赏到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热带雨林景观.
    (2)A线经过了______个省级行政中心;D线的东段大致沿______铁路行进.
    (3)B线穿过了两座重要的东西走向的山脉,一座一直被视为中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该山脉是______;另一座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该山脉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每年的1月到8月,是油菜花的季节,也是旅游者向往的季节.油菜不仅仅是一种油料作物,更成为了一种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我国的油菜种植,可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个大区.一般来说,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零下10℃的地区,为冬油菜区,人们通常于前一年秋天播种,次年大地春回,油菜才迅速开花成熟.在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零下10℃的地区,油菜不能安全越冬,只好改为春种秋收,称为春油菜.
    材料二  中国各地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如图).等值线端点旁的注记为开花日期).
    (1)从南往北,油菜开花的日期大致有什么变化规律?
    (2)我国最大的油菜生产带主要位于______盆地和______平原地区.
    (3)图中虚线A为冬油菜区和春油菜区的分界线,此线以南以东为______油菜区,以北以西为______油菜区.
    (4)我国油菜开花时间最晚的地区是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之后,环渤海经济圈正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请据图描述环渤海地区城市的分布状况.______.
    (2)该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______.限制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
    (3)2006年3月,首钢的冶炼部分从北京迁至河北省唐山曹妃甸,此举对北京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是______.但首钢的科研中心仍保留在北京,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