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选择题 14 题,填空题 7 题,解答题 3 题
中等难度 2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4 题
  1.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米醋
    B.洁净的空气
    C.冰水混合物
    D.纯净的自来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现象中,不是直接利用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的是( )
    A.人用食物维持体温和日常活动
    B.家庭用煤气做饭
    C.办公室用空调取暖
    D.工人用炸药拆除危旧建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区别下列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与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B.硬水与软水──肥皂水
    C.氮气与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D.二氧化碳与氮气──石灰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化学仪器需垫加石棉网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
    A.试管
    B.烧杯
    C.燃烧匙
    D.蒸发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日常生活中见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牛奶放置时间过长会变酸
    B.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爆裂
    C.冬天的早晨,玻璃窗上出现美丽的雪花
    D.用电热壶烧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以下性质和用途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钨的熔点高---可作保险丝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用作保护气
    C.金刚石坚硬--用于裁玻璃
    D.氧气能供给呼吸--用于医疗急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两同学围绕蜂窝煤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其中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当煤燃烧正旺时将炉门关上,煤层上方发现蓝色火焰.解释:此时氧气不足而产生的CO在燃烧
    B.煤燃烧完后煤灰质量比煤的质量轻.解释:煤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气体逸出
    C.在煤炉上方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解释:CO难溶于水
    D.将煤做成蜂窝状就更易燃烧.解释:蜂窝状的煤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化学学习小组学完上册书以后,交流自已的学习体会.以下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有错误的是( )
    A.O2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单质,一定条件下,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还有臭氧(O3),它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
    B.H2、CO两种物质不仅具有可燃性,而且还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能从一些金属氧化物中还原出金属单质
    C.石墨、铁、铜、金都具有金属光泽,但石墨不是金属单质
    D.化学能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我们现在还不能把水变成燃油,但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总有一天水能变成燃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Z一定是化合物,并且可能是氧化物
    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类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
    A.
    我是紫红色的固体
    B.
    我在天然界硬度最大
    C.
    我会生锈
    D.
    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下列关于水资源的保护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推动世界各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
    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C.设法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D.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二氧化碳>氮气>氢气
    B.氯元素的化合价:KClO3>Cl2>HCl
    C.空气中组成物质的含量:氮气>氧气>稀有气体
    D.地壳中元素含量:Al<Fe<Si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
    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
    C.④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关于甲、乙两金属判断合理的是( )

    A.铁、镁
    B.锌、镁
    C.锌、铁
    D.铁、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7 题
  1. 下列物质都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1)高铁酸钾(化学式K2FeO4)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功能于一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处理领域.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臭氧(化学式O3)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臭氧和氧气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3)漂白粉可用于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通过半年的化学学习,我们熟悉了许多物质.下列物质中,①干冰;②二氧化锰;③氧气; ④碳酸钙; ⑤高锰酸钾;⑥水;
    (1)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填写物质的序号,下同).
    (2)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
    (3)用于潜水、医疗救援的是________.
    (4)属于暗紫色固体的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用数字和符号表示或写出符号中“2”的含义:
    (1)2个氧离子________,
    (2)3个铁原子________,
    (3)2个水分子________,
    (4)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________.
    (5)H2:________;
    (6)SO42-: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超市货架上的食盐品种丰富,有锌盐、钙盐、硒盐、加碘盐等等.这些食盐中含的锌、钙、硒、碘等是指(填:单质、原子或元素)________.
    (2)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了降低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某校九年级学生到郊外野炊,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及时用水把火熄灭,其主要灭火原理是________.
    (4)热水瓶内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用________(填一种调味品名称)除去.
    (5)白糖与红糖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性,可将红糖脱色成白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青少年看书、写字一定要爱护眼睛,台灯是在光线不足时常用的照明用具.
    (1)图中标示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有________ (填序号).
    (2)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_______性.
    (3)铝比铁活泼,但铝箔比铁螺丝钉耐腐蚀.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学习化学使我们的思维更加严谨,请你阅读图表,回答问题.
    (1)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请写出一条从图中你能获取的相关信息________.
    (2)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A、B两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所属基本类型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常见金属D的制取与转化关系如下(有些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是________;E是________;
    (2)写出上图中①③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③________;
    (3)A与氧气反应生成B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3 题
  1. 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设计出如图所示装置,并进行白磷燃烧实验.
    (1)当烧杯内的水受热,温度计显示30℃时,打开活塞,也盛有水的试管中有气泡均匀逸出,白磷未燃烧,关闭活塞.锥形瓶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2H2O+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如图).同学们对竹节中的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小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获知:这种竹子的竹节内氧气约占四分之一,其余主要为二氧化碳和氮气.探究分两步进行.

    (1)测量竹节内气体的体积.小明设计了两种方法.
    A:用医用注射器抽取竹节内气体,测量其体积;
    B:在水下剌破竹节,用排水法收集竹节内气体并测量其体积(如右图).
    你认为这两种方法中不合理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写出与理由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探究竹节内气体的成分.现有两集气瓶的竹节内气体,请你帮助小明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验证竹节内
    含有O2
    ______ ______
     验证竹节内
    含有CO2
    ______ 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小敏同学在家庭装修的废弃料中看到一些大理石碎料,他想探究大理石中碳酸钙的含量于是他取部分大理石带到实验室,砸碎后称取10g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90g,充分反应后,称得反应剩余物为97.14g.(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多少g?
    (2)计算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