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8 题,填空题 9 题,解答题 8 题
中等难度 2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8 题
  1. 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在高山上烧水,水温低于100℃就沸腾了,这是因为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低
    B.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这实际上是利用蒸发吸热降温
    C.衣柜里防蛀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因为樟脑丸汽化了
    D.夏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外会有水珠现象,这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关于磁体、磁场和磁感线,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和铝都能够被磁体所吸引
    B.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
    C.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D.小磁针的北极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指向地理的南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以下现象,反映了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雨后天空,弧状光带
    B.岸边树木,水中倒立
    C.水中铅笔,水面折断
    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使用随身听(MP3、MP4…)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就是改变了声音的( )
    A.频率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那么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3cm
    B.5cm
    C.7cm
    D.9c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关于力和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草地上滚动的足球逐渐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由于惯性,投出去的篮球能够在空中继续飞行
    C.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一定静止
    D.一小孩推地面上的箱子,箱子未动,是由于小孩的推力小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用细线拴着三个通草球甲、乙、丙,结果两两相互吸引.则三个球的带点情况是( )
    A.三个都不带电
    B.两个带正电,第三个带负电
    C.两个不带电,第三个带电
    D.两个带异种电,第三个不带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从核能到电能,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正确的是( )
    A.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
    B.核能--内能--电能
    C.核能--内能--电能--机械能
    D.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9 题
  1. 修拦河大坝是为了提高上游水位,增加水的________能,水流下时才能转化为更多的________能,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束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要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8°,则入射角为________,反射角为________,入射光线和镜面间夹角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人们能听到周围的声音是靠________传入人耳的.在相同条件下,固体、液体、气体传播声音最快的是________.有时说话嗓门很大,是指这个人的________大.有时说歌唱家嗓门很高,是指歌唱家的________.乐音的三个特性中除了上面说的三个还有一个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刮南风的天气里,看到小河里一条小船的旗帜没有飘起来,这说明船驶向________行驶,且船速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风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李刚在进行体育中考前的训练中将体内的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能和内能.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的过程中,在降落到接近地面的时候会打开携带的降落伞使其做匀速直线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宇宙飞船的动能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标有“220V 40W”的灯泡,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为________A,接到家庭照明电路中工作25h,消耗的电能是________kW•h.若接到110V的电压上工作时,实际功率为________W.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电动机是利用电流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而工作的,工作时如果要改变电动机的转动方向时,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每次为汽车加油的时候就会闻到一股浓烈的汽油味,这是由于汽油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________,所以加油站内严禁烟火.铁棒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________力;同时铁棒也很难被拉伸,这是因为分子间同时也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_______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图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8 题
  1. 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在图甲中标出A点的磁感线的方向.
    (2)在图乙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来.
    (3)请在图的丙图中画出物体A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光具座上依次排列的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18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的等大、倒立的实像.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2)当物距为15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______倒立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
    (3)当物距为20cm时,调节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______、倒立的实像.当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和光屏的为止对调后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我们曾追随着物理学家的足迹,设计过这样的“斜面”实验:
    (1)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运动时,竖直方向上受到的______力和______力相平衡,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______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3)减小图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小车运动的越______.
    (4)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实验中: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
    (2)晓明同学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向右偏转,而电流表指针向零刻度的左边偏转,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3)晓明同学排除故障后连接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灯泡较暗,为了让小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端(选填“左”或“右”)移动.
    (4)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灯泡的电流是______A,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______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根据图中所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信息回答下列问:

    (1)物体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
    (2)根据图(a)、(b)、(c)实验可得出浮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3)根据图______实验可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4)有同学认为浮力的大小可能还和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系,如果要验证该猜想是否正确.还应该再加一个实验:______.
    (5)请举出生活中利用浮力的一个例子: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广岛大学已经研制出一种高分子材料:聚丙烯塑料密度为1.1×103kg/m3.其强度可达到钢铁的2~5倍.某型号的汽车是采用钢铁制造的,其质量为5925kg.如果采用这种塑料来造一辆同等型号的汽车,则该汽车的质量为多少?(钢铁的质量为7.9×103kg/m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工厂里有一台大型起重机,在100s内将60t的货物匀速提起20m高.
    (1)起重机对物体做的功是多少?
    (2)起重机工作时的功率是多少千瓦?
    (3)如果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40%,则本次工作消耗的柴油的质量是多少?(注:柴油的热值是4.6×107J/k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一只“220V 100W”的灯泡,接在照明电路中,则
    (1)正常发光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多大 (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2)正常发光时,通电1小时灯泡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3)若用输电线把该灯泡由电源处引到某工地时,发现灯泡亮度较暗,测得灯泡实际功率只有81W,则输电线上消耗的功率多大 ( 电源电压为220V)?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