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综合性学习 2 题, 1 题,句子默写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命题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为了防止类似的恶性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B. 教育观念能否从根本上转变,是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C. 经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他掌握了解题方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D. 除非不加强对抗性训练,中国足球才有可能走向世界,否则连亚洲也冲不出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参差(cī)   间或(jiàn)  濒临(bīn)   模样(mú)

    B. 强假(qiǎng)  庋藏(guǐ)   谄媚 (xiàn)  挑剔(tì)

    C. 萎靡(mí)   屏息(bǐng)  勉强(qiǎng)  面颊(jiá)

    D. 商贾(gǔ)   浩瀚(hàn)   荒冢(zhǒng)  炽(zhi)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众目睽睽   潸然泪下   人赃俱获    名副其实

    B. 手无寸铁   正襟危坐    虚怀若谷    风餐露宿

    C. 煞有介事   饥肠辘辘    踉踉跄跄    拾级而上

    D. 惊魂慑魄   明眸善睐    当仁不让    再接再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 极目处,四野八荒,惟有黄色,尽是黄色,黄色,黄色。

    C. 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隐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

    D. 难道华夏民族所有的武士,都走进了始皇陵兵马俑的行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责令限期整改。

    B. 学院团委组织志愿者利用暑期到西部支教,同学们纷纷响应,无独有偶,她也报了名。

    C. 新出版的百科全书汇集了各学科的名词术语,分条编排,详加解说,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D. 多年前,妈妈为她织了一件漂亮的毛衣,直到现在她都没舍得穿一次,真可谓敝帚自珍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2 题
  1. 书法知识。

    颜体即唐代大书法家__________书法作品的独特风貌。行书是在东晋的大书法家___________的手中完全成熟起来的,他写的 《________________》   被后人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景,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怀,使平淡的日子有了起伏。节日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品尝浸润历史味道的节日食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人们更能得到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洗礼。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7分)
    1.【节日搜集】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2分)

    [示例]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节日:春节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节日: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节日:      
    2.【节日探源】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

    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3分)

    人物故事:              节日习俗:              
    3.【节日论坛】对不少人来说,“吃”成了过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好像吃了某一节日的特色食品就算过完这一节日了。特别是每一个传统节日前夕,商家为了推销节日食品,大肆炒作,为“吃”推波助澜。针对这种忽视传统节日深层内涵的现象,班上同学对此要举办一个小论坛,为本次论坛拟写了一条宣传标语,请你写出写出下联。(2分)

    宣传标语:重视传统节日内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共 1 题
  1. 走近名著。

    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结合名著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A.他,禁军教头,误入节堂,平添复仇怨。

    B.他,斗战胜佛,斩妖除魔,美名永流传。

    (1)A是    (人物),人物性格的主要特点是         

    (2)B是    (人物),与人物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古诗文默写。

    (1)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

    (2)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3)雁过也,正伤心,____________。

    (4)自在飞花轻似梦,____________。

    (5)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6)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___________。

    (7)《望岳》一诗中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8)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描绘优美田园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阳春布德泽,___________。

    (10)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11)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

    (12)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_____的特点。

    2.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甲]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_______

    (2)窥谷忘反           反________

    (3)略无阙处。           阙________       

    (4)互相轩邈             轩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下列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甲文的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乙文的作者是南朝的吴均。

    B. 由甲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以联想到李白《望天门山》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 甲文写猿鸣突出了环境的悲凉凄清;乙文写猿鸣则与其他事物共同表现了富春山的勃勃生机。

    D. 乙文通过“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出了水的清澈。

    4.【甲】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写江水流势湍急,【乙】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6.郦道元笔下那雄奇险峻的三峡,业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截至2006年5月20日,大坝工程全线建成。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你想对三峡工程的建设者们说些什么?(字数在50个以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雪地上的路

    ①夜里下了大雪,躺在床上就能听到雪花扑窗棂的声音。雪扑窗棂的声音,在别人听来也许是惬意的,但对我来说,这声音却让我心焦。每逢这样的天气,总会发生一些交通上的麻烦,特别是早起送牛奶的儿子,必定要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我儿子因为车祸失去了一条腿,从8岁起,他的人生之路就铺满了坎坷和心酸。20年来,我们母子相依为命,而我相当清楚,我终归是要老的,早晚会有一天,要把他孤零零地留在这个世界上。一想到这个,我就心里难过。

    ②我悄悄爬起来,穿戴停当,准备出去扫雪。这是整个城市沉睡最甜的时刻,为了不惊动儿子,我尽量蹑手蹑脚,小心绕过家里的什物,包括儿子磨得发亮的拐杖。他每天都要根据闹钟准点起床,在人们早饭之前把牛奶送到各个订户。儿子送牛奶的路很长,勾画起来,那该是一条零乱交叉却又目的明确的曲线。

    ③雪停了,天还阴着,四周真静,偌大的城市里仿佛只有我一个人。我知道真正的清扫工很快就会出动,把主要路面扫除干净。我要扫的是一段通向僻静之处的小路,它常常因为不能及时打扫,被行人踩成又光又滑的冰面,对于肢体不全的儿子来说。那无疑是很危险的。我在摄氏零下30多度的严寒里奋力挥动着扫帚和铁锹,直干得全身热气腾腾,就像一只打开的蒸笼一样。

    ④一个晨练的中年人慢吞吞地跑过来。根据那身打扮和气度就看出来,他属于那种志得意满的上层人物。我停下来,朝他礼貌地点点头,打招呼说:“起的真早啊!”

    ⑤中年人皱皱眉头说:“早什么,还不是叫你们这些人给弄的。你们的精神可嘉,不过起得也太早了,就像夜游症似的,多妨碍别人的休息啊!特别是铁锹铲马路的声音,简直就是噪音。跟环卫部门反映了多少次,就是不注意!”

    ⑥我连连道歉,向他解释说,我并不是清扫工,我只是一个母亲;我要为送牛奶的残疾儿子扫出一条路来,这就是我全部和惟一的目的。中年人惊愕了,张张嘴,从喉咙里发出一声含混的声音,转过身匆匆走掉了,好像怕被什么追着似的。儿子骑着一辆破单车,车把上带着拐杖,车后驮着特制的奶箱,远远地朝我骑过来。这比平日要早些,肯定是他根据天气情况,把闹钟往前拨了。尽管路被扫过,可他还是不时的摔倒,浑身上下沾满了雪,可每摔倒一次,他总会很快爬起来,坚韧地继续朝前骑。我站着没动,就那么看着他跌倒爬起,直到他在我的面前停下,我才靠上前去替他扑打扑打身上的雪。

    ⑦我凄惨地笑笑说:“儿子,妈可真糊涂,光顾了扫雪,怎么就没想到,替你把牛奶直接送到订户呢。”

    ⑧儿子眼睛里闪烁着泪光,他把脸贴近我的耳边,大声说:“好妈妈,你一点也不糊涂。我懂你的意思。您放心,我会把路走好的。”我紧紧抱住儿子,眼泪滚滚而下。

    ⑨中年人重新出现在我的泪眼里。他身后跟着一个女人、一个半大孩子,可以肯定,他们是一家人。他们手里都拿着扫雪的家什,柔弱而笨拙地清扫着儿子必然经过的路面。我不知道他们订没订牛奶,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心走进了我这个陌生人的心灵。

    ⑩儿子按响车铃,向他们那个方向驶去。我欣慰地看到,迎接他的目光不仅仅是同情,更多的是钦佩。

    1.这篇文章写了两件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两件事的内容。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写到:“一想到这里,我心里就难过。”我“难过”的是什么?

    3.“您放心,我会把路走好的”是第八段中的一句话,句中的“路”有两层含义,请你根据记叙的内容谈淡你的理解。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七段中写到“我凄惨地笑笑说”一句中“凄惨”反映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

    5.分析第九段中“重要的是他们的心走进了我这个陌生人的心灵”这句话的含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这一天上午  a  没有一点点漏洞,也没有动一动。也许幔外边有的是风,但我们罩在这幔里的,把鸡毛从桥头抛下去,也没见它飘飘扬扬踱方步。就跟住在抽出了空气的大筒里似的,人张开两臂用力行一次深呼吸,可是吸进来只是热辣辣的一股闷。

    汗呢,只管钻出来,钻进来,可是胶水一样,胶得你浑身不爽快,像结了一层壳。

    午后三点钟光景,人像快要干死的鱼,张开了一张嘴, b  不折不扣一条缝!像明晃晃的刀口在这幔上划过。然而划过了,幔又合拢,跟没有划过的时候一样,透不进一丝儿风。一会儿,长空一闪,又是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次缝。然而中什么用?

    像有一只巨人的手拿着明晃晃的大刀在外边想挑破那灰色的幔,像是这巨人已在咆哮发怒越来越紧了,一闪一闪满天空瞥过那大刀的光亮,隆隆隆,幔外边来了巨人的愤怒的吼声!

    猛可地闪光和吼声都没有了,  c  

    空气比以前加倍闷!  d  天加倍黑!

    1.文中a、b、c、d四处填入的句子依次是________。(写出排列顺序)

    ①那幔比以前加倍厚!

    ②天空老张着那灰色的幔,

    ③还是一张密不通风的灰色的幔!

    ④忽然天空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条缝!

    2.文段按照_____顺序,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的下列事物分别象征了什么?

    灰色的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外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雷、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这里也有      (补全题目后作文)。

    (2)只要阳光还在,光明总会驱散弥漫的烟雾;只要春天还在,阳光总能感动酷寒的严冬;只要书籍还在,智慧总能代替无尽的愚昧;只要精神还在,坚强总能战胜可耻的怯懦……

    请以“只要你还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600字左右;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