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组 8 题,单选题 3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组 共 8 题
  1.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于北京时间2016年9月4日15:00在杭州隆重开幕。完成下列问题。

    1.伦敦的华侨观看杭州G20峰会形式现场直播时当地时间为

    A. 9月3日15:00   B. 9月4日8:00

    C. 9月4日7:00   D. 9月4日23:00

    2.杭州G20峰会召开期间(9月4-5日)

    A. 杭州树木纷纷落叶   B. 我国东北地区日出东南

    C. 太阳直射北半球,杭州的昼长短于北京   D. 杭州太阳高度渐大,气候温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世界某区域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Q地年日照时数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面状况   B. 洋流   C. 大气环流   D. 海陆位置

    2.P、Q两地相比可知(   )

    A. Q地的年日照时数比P地少   B. P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Q地多

    C. 日照时数决定太阳辐射总量   D. P、Q两地的热量条件相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为“某区域不同季节盛行风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甲、乙盛行风中

    A. 甲风七月最为盛行

    B. 乙同一月最为盛行

    C. 甲为西北季风,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

    D. 甲为西北季风,由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

    2.在甲风盛行的季节

    A. 苔原地带驯鹿向北迁徙   B. 新疆草原一片葱绿

    C. 阿尔卑斯山雪线抬升   D. 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为某区域某季节大气中某一等压面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甲地此时高空的风向为(  )

    A. 正西   B. 东南

    C. 正东   D. 西北

    2.若用此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则此季节(  )

    A. 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B. 华北平原冬小麦返青

    C. 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快   D. 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③寒流④暖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

    A. 含沙量小、冰期短   B. 流量稳定、水量丰富

    C. 水量丰富、落差小   D. 流速缓慢、流量稳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读某河流中游湖泊在一次洪水过程中,入、出湖径流量变化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体现湖泊蓄洪作用的时段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湖泊水位最高时刻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随着退耕还源面积的扩大,同样一次洪水过程,湖泊径流变化应是

    A. 湖泊峰值水位变高   B. 出湖流量峰值提前

    C. 入湖流量峰值增大   D. 出湖流量峰值增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读我国部分地区某日雨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我国雨带分布的位置判断,此时最可能的月份是(   )

    A. 3、4月   B. 6、7月   C. 8、9月   D. 12、1月

    2.在此季节,西南山区最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

    A. 暴雨   B. 洪涝   C. 滑坡   D. 地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读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甲图)和地球的光照示意图(乙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乙图表示的北半球的节气为___,为甲图中数字___所代表的位置。

    (2)地球由④向③运动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__半球,并向___运动。

    (3)乙图所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

    (4)乙图中A、B、C、D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按由小到大的次序排列,依次是___。

    (5)乙图所示日期,B点的夜长为____小时。

    (6)乙图所示时刻,关于下列事件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长江下游正值阴雨连绵的季节

    B、南极科考的最佳季节

    C、印度德干高原河流水位较低

    D、罗马古城下雨的可能性较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3 题
  1.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A. 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的作用

    B. 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

    C. 裸露地面铺设砂石易造成扬沙天气并堵塞下水管道

    D. 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

    2.“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下渗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天气系统示意图,图中P1、P2、P3代表数值不等的等压线。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天气系统的气压与气流状况是

    A. 低气压、气旋   B. 高气压、气旋

    C. 高气压、反气旋   D. 低气压、反气旋

    2.甲、乙、丙、丁四点中最可能出现阴雨的是

    A. 甲、乙两地   B. 乙、丙两地

    C. 甲、丙两地   D. 甲、丁两地

    3.当甲、乙之间的锋面夏季快速移动时造成我国北方地区的天气是

    A. 沙尘暴   B. 寒潮   C. 伏旱   D. 暴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预计在2030年前后建成通车的川藏铁路,东起四川成都,西至西藏拉萨。下图为川藏铁路规划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修建川藏铁路遇到的自然障碍是

    A. 多台风暴雨   B. 地质条件复杂   C. 河流汛期长   D. 紫外线强烈

    2.成都平原和青藏高原道路密度不同,其自然影响因素主要是

    A. 地形   B. 降水   C. 热量   D. 光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