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1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填空题 6 题
简单题 3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下列图象中所发生的现象与电子的跃迁无关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已知Zn(s)+H2SO4(aq)===ZnSO4(aq)+H2(g) ΔH<0,则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放出能量,所以总能量不变

    B.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的值与反应物的用量无关

    C.该反应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A.①④          B.②③            C.①④⑤         D.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仅改变下列一个条件,通过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来提高反应速率的是

    A.加热          B.加压            C.降温           D.加大反应物浓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B(g)2C(g)+D(g)。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 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A.1.6 mol         B.2.8 mol         C.2.4 mol        D.1.2 mol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我国某大城市今年夏季多次降下酸雨。据环保部门测定,该城市整个夏季酸雨的pH平均为3.2。在这种环境中的铁制品极易被腐蚀。对此条件下铁的腐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此腐蚀过程有化学腐蚀也有电化学腐蚀

    B.发生电化学腐蚀时的正极反应为2H2O+O2+4e===4OH

    C.在化学腐蚀过程中有氢气产生

    D.发生电化学腐蚀时的负极反应为Fe-2e===Fe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装置中的锌片都作负极

    B.甲、乙装置中的溶液内的H在铜片被还原

    C.甲、乙装置中锌片上发生的反应都是还原反应

    D.甲装置中铜片有气泡生成,乙装置中的铜片质量减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各图所反映的措施中,目的是为了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已知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物的初始状态和生成物的最终状态有关,如图(Ⅰ)所示:ΔH1=ΔH2+ΔH3根据上述原理和图(Ⅱ)所示,判断各对应的反应热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A―→F ΔH=-ΔH6

    B.A―→D ΔH=ΔH1+ΔH2+ΔH3

    C.ΔH1+ΔH2+ΔH3+ΔH4+ΔH5+ΔH6=0

    D.ΔH1+ΔH6=ΔH2+ΔH3+ΔH4+ΔH5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  ΔH=+49.0 kJ/mol

    ②CH3OH(g)+O2(g)===CO2(g)+2H2(g)  ΔH=-192.9 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

    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上图所示

    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O2(g)===CO2(g)+2H2(g)的ΔH>-192.9 kJ/mol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关于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能量转化形式相同

    B.两极的名称相同

    C.负极和阴极上移向的离子类别相同

    D.负极和阳极上发生的反应类型相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用阳极X和阴极Y电解Z的水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再加入W,能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符合题意的组是

    X

    Y

    Z

    W

    A

    C

    Fe

    NaCl

    H2O

    B

    Pt

    Cu

    CuSO4

    CuSO4溶液

    C

    C

    C

    H2SO4

    H2O

    D

    Ag

    Fe

    AgNO3

    AgNO3晶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X、Y、Z、M、N代表五种金属。有以下化学反应:

    ①水溶液中:X+Y2===X2+Y

    ②Z+2H2O(冷)===Z(OH)2+H2

    ③M、N为电极与N盐溶液组成原电池,发生的电极反应为:M-2e===M2

    ④Y可以溶于稀H2SO4中,M不被稀H2SO4氧化.

    则这五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A.M<N<Y<X<Z              B.N<M<X<Y<Z

    C.N<M<Y<X<Z                      D.X<Z<N<M<Y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各基态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A.Al  1s22s22p63s23p1                  B.S2-  1s22s22p63s23p4

    C.Na+  1s22s22p6                      D.F   1s22s22p5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已知反应A2(g)+2B2(g)2AB2(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2Y(g)+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φ)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碘钨灯比白炽灯使用寿命长。灯管内封存的少量碘与使用过程中沉积在管壁上的钨可以发生反应:W(s)+I2(g) WI2(g) ΔH<0(温度T1<T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管工作时,灯丝附近高温区的WI2(g)会分解出W,W重新沉积到灯丝上

    B.灯丝附近温度越高,WI2(g)的百分含量越高

    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D.灯丝附近温度越高, I2(g)的转化率越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能级中轨道数为3的是

    A.S能级           B.P能级            C.d能级           D.f能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一个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1的元素最可能的价态是

    A.+1              B.+2                C.+3               D.-1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现用pH=3的CH3COOH溶液和pH=11的NaOH溶液各V mL,进行中和滴定,当滴定到pH=7时,锥形瓶内溶液的体积为(滴定前后溶液未稀释、总体积不变)

    A.等于2V mL                         B.小于2V mL

    C.大于2V mL                         D.小于、等于或大于2VmL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列基态碳原子最外能层电子排布图正确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某地酸雨中,c(Na)=7.0×10-6 mol·L-1,c(Cl)=3.5×10-5 mol ·L-1

    c(NH)=2.3×10-5mol/L,c(SO)=2.5×10-6 mol/L,则该地酸雨的pH为

    A.3             B.4                  C.5                 D.6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B.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

    C.0.2 mol/L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

    D.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L-1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

    c(Na)=2c(CO)+c(HCO)+c(H2CO3)

    B.0.1 mol/L NH4Cl和0.1 mol·L-1 NH3·H2O等体积混合后离子浓度关系:

    c(Cl)>c(NH)>c(H)>c(OH)

    C.常温下,向醋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醋酸使溶液的pH=7,则混合溶液中:

    c(Na)=c(CH3COO)

    D.常温下,在pH=1的溶液中,Fe2、NO、ClO、Na能大量共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V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的溶液中:K、Na、CO、NO

    B.c(H)=1×10-1 mol/L的溶液中:Cu2、Al3、SO、NO

    C.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中:Na、NH、S2、Br

    D.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的溶液中:Na、Mg2、Cl、SO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6 题
  1. (8分)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强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H2O2),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的N2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mol液态肼和足量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kJ的热量。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H2O(l)=H2O(g) △H=+44kJ·mol-1,则16 g液态肼和足量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kJ。

    (3)上述反应应用于火箭推进剂,除释放大量的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N2(g)+2O2(g)=2 NO2(g)   △H=+67.7 kJ·mol-1, N2H4(g)+O2(g)= N2(g)+2H2O (g) △H=-534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写出肼与NO2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8分)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72—和CrO42—,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的伤害,必须进行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还原沉淀法,该法的工艺流程为:

    其中第①步存在平衡:2CrO42—(黄色)+2H+Cr2O72—(橙色)+H2O

    (1)若平衡体系的pH=2,则溶液显________色.

    (2)能说明第①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Cr2O72—和CrO42—的浓度相同

    b.2v (Cr2O72—) =v (CrO42—)

    c.溶液的颜色不变

    (3)第②步中,还原1mol Cr2O72—离子,需要________mol的FeSO4·7H2O。

    (4)第③步生成的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

    Cr(OH)3(s)Cr3+ (aq)+3OH(aq) 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

    Ksp=c(Cr3+)·c3(OH)=10-32,要使c(Cr3+)降至10-5mol/L,溶液的pH应调至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8分) 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化学方程式如下:

    2NO+2CO  2CO2+N2

    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下表:

    时间/s

    0

    1

    2

    3

    4

    5

    c(NO)

    /mol·L-1

    1.00×10-3

    4.50×10-4

    2.50×10-4

    1.50×10-4

    1.00×10-4

    1.00×10-4

    c(CO)

    / mol·L-1

    3.60×10-3

    3.05×10-3

    2.85×10-3

    2.75×10-3

    2.70×10-3

    2.70×10-3

    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

    (1)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是________ 反应(填写“吸热”、“放热”)。

    (2)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度v(N2)=________。

    (3)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

    (4)假设在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转化率的是  

    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缩小容器的体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0分)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若通入直流电5 min时,铜电极质量增加2.16g。试回答:

    (1)电源中Y电极为直流电源的__________极。

    (2)pH变化:A:________B: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 若A中KCl溶液的体积是200 mL,电解后,溶液的pH为__________(设电解前后溶液体积无变化)。

    (4)B中电解CuSO4溶液的电极总反应:  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0分)1932年美国化学家鲍林首先提出了电负性的概念。电负性(用X表示)也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下表给出的是原子序数小于20的16种元素的电负性数值:

    元素

    H

    Li

    Be

    B

    C

    N

    O

    F

    电负性

    2.1

    1.0

    1.5

    2.0

    2.5

    3.0

    3.5

    4.0

    元素

    Na

    Mg

    Al

    Si

    P

    S

    Cl

    K

    电负性

    0.9

    1.2

    1.5

    1.7

    2.1

    2.3

    3.0

    0.8

    请仔细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 预测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应为____________;估计钙元素的电负性的取值范围:0.8< X <___________。

    ②写出K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表中的所给数据分析,同主族内的不同元素X的值变化的规律

    是________;  简述元素电负性X的大小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6分)A、B、C三种物质都是H、N、O、Na中的任意三种元素组成的强电解质,A的水溶液呈中性,B的水溶液呈碱性,C的水溶液呈酸性,请找出B、C可能的两种组合,要求B1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B2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C1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C2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已知0.1mol/LHNO2溶液pH>1)

    (1)写出化学式:   A____________ B1____________ B2____________

    (2)25℃时,B1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10—7mol/L

    (填>、<、=)

    (3)25℃时,当B1、C1两稀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两溶液的pH值之和_____14(填>、<、=、≥、≤)。

    (4)25℃时,pH=a(3<a<5)的C1、C2两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比值为________。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