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填空题 1 题,解答题 3 题
中等难度 1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各种电磁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已经被大量应用了.关于电磁波的应用有以下说法:①控制电视、空调的遥控器使用的是红外线;②银行和商店用来鉴别大额钞票真伪的验钞机使用的是X射线;③手机通话使用的是无线电波;④机场、车站用来检查旅客行李包的透视仪使用的是紫外线.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照相机的镜头前涂有一层增透膜,其厚度应为入射光在真空中波长的;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B.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C.当波源静止不动且发声的频率不变,而观察者匀速向波源靠拢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大
    D.纵波传播时,媒质中的各质点将随波的传播一直向前移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关于机械波与电磁波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机械波和电磁波都是横波,都能发生波的偏振现象
    B.当波从空气传入水中时,机械波的波长变长,电磁波的波长变短
    C.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且波长越短干涉和衍射现象越明显
    D.不同波长的声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一样;不同波长的光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波长越长,波速越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是一个单摆做受迫振动时的共振曲线,表示振幅A与驱动力的频率f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摆长约为10cm
    B.摆长约为1m
    C.若增大摆长,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右移动
    D.若增大摆长,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左移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做简谐振动的物体,每一次通过同一位置时,都具有相同的( )
    A.速度
    B.加速度
    C.动能
    D.回复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同一实验环境下用a、b两单色光分别照射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在距双缝恒定距离的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干涉图样,其中图甲是a单色光束照射时形成的图样,图乙是b单色光束照射时形成的图样,则下列关于a、b两单色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真空中a光束的波长比b光束的波长小
    B.两束光都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时,若a光束在两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则b光束也一定发生了全反射
    C.它们在真空中具有相同大小的传播速度
    D.在相同条件下,a光束比b光束更容易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已知平面简谐波在x轴上传播,原点O振动图线如图a所示,t时刻的波形图线如图b所示.则t′=t+0.5s时刻的波形图线可能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波源S从平衡位置(y=0)开始振动,运动方向竖直向上(y轴的正方向),振动周期T=0.01s,产生的机械波向左、右两个方向传播,波速均为v=80m/s,经过一段时间后,P、Q两点开始振动,已知距离SP=1.2m、SQ=2.6m.若以Q点开始振动的时刻作为计时的零点,则在图所示的四幅振动图象中,能正确描述S、P、Q三点振动情况的是( )

    A.甲为Q点的振动图象
    B.乙为振源S点的振动图象
    C.丙为P点的振动图象
    D.丁为P点的振动图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玻璃等腰三棱镜ABC置于空气中,两者的AC面相互平行放置,由红光和蓝光组成的细光束平行于BC面从P点射入,通过两棱镜后,变为从a、b两点射出的单色光,对于这两束单色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红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比蓝光大
    B.从a、b两点射出的单色光不平行
    C.从a点射出的为红光,从b点射出的为蓝光
    D.从a、b两点射出的单色光仍平行,且平行于BC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一个三棱镜的截面为等腰直角ABC,∠A为直角.此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光线沿平行于BC边的方向射到AB边,进入棱镜后直接射到AC边上,并刚好能发生全反射.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S1、S2为水波槽中的两个波源,它们分别激起两列水波,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已知两列波的波长分别为λ1、λ2,且λ1>λ2,该时刻在P点为两列波波峰与波峰相遇,则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P点有时在波峰有时在波谷,振动始终加强
    B.P点始终在波峰,不可能在波谷
    C.因为λ1>λ2,所以P点的振动不遵守波的叠加原理
    D.P点的振动遵守波的叠加原理,但并不始终互相加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甲所示,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所在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M、P两端接一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阻值为r的金属棒ab垂直导轨放置,其它部分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t=0时对棒施一平行于导轨的外力F,棒由静止开始沿导轨向上运动,通过R的感应电流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关于穿过回路abPMa的磁通量Φ和磁通量的瞬时变化率以及a、b两端的电圧Uab和通过棒的电荷量q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1)在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如果测量的重力加速度的值偏大,可能原因________.
    A.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时出现松动;
    B.计算时把摆线长加上球的直径的值作为摆长;
    C.开始计时时,秒表按下过迟;
    D.实验时误把50次全振动次数记为49次;
    E.铁架台的底座有磁性物质,其对小球有磁场引力.
    (2)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和T的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k.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k和有关常量表示)
    (3)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aa′、bb′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中的①和②所示,其中甲用的是矩形玻璃砖,乙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他们的其他操作均正确,且均以aa′、bb′为界面画光路图,则甲、乙两位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3 题
  1. 一列正弦横波在x轴上传播,a、b是x轴上相距sab=6m的两质点,t=O时,b点正好振动到最高点,而a点恰好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已知这列波的频率为25Hz.
    (1)若波由a向b传,试求出该波的波速?
    (2)若波由b向a传,试求出该波的最大波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棱镜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A=30°,斜边AB=a,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n=.在此截面所在的平面内,一条光线以45°的入射角从AC边的中点M射入棱镜,求其射出的点的位置(不考虑光线沿原来路线返回的情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处于匀强磁场中的两根足够长、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相距1m,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θ=37°角,上端连接阻值为R=2Ω的电阻.匀强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B=0.4T.质量为0.2kg、电阻为r=1Ω的金属棒ab,以初速度v从导轨底端向上滑行,金属棒ab在安培力和一平行于导轨平面的外力F的共同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设金属棒与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5.(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金属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和电阻R消耗的最大功率?
    (2)当金属棒速度为向上3m/s时施加在金属棒上外力F的大小和方向?
    (3)请求出金属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外力F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