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11 题,实验题 2 题,简答题 3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1 题
  1. 在物理学的发展进程中,科学的物理思想与方法对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关于物理思想和方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理想模型法

    B.质点和点电荷采用的是同一种思想方法

    C.合力和分力体现了等效替换的思想

    D.加速度、电场强度、电势都是采取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个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3s速度刚好减为零。若测得该物体在最后1s内的位移是1m,那么该物体在这3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

    A.1m/s         B.3m/s         C.5m/s         D.9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小圆柱体a、b被固定在等高的水平线上,一根细绳跨过这两个圆柱体,细绳的下端悬挂一个重物。若细绳和圆柱体之间无摩擦且重物质量一定时,则细绳越长(     )

    A. 细绳张力越小,细绳对圆柱体a的作用力越小

    B. 细绳张力越小,细绳对圆柱体a的作用力越大

    C. 细绳张力越大,细绳对圆柱体a的作用力越小

    D. 细绳张力越大,细绳对圆柱体a的作用力越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匀速行驶.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发动机的功率P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假定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f恒定不变.下列描述该汽车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质量为m的球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已知球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成正比.下列图象分别描述了球下落过程中加速度a、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和动能Ek、机械能E随下落位移h的变化关系,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取g=10 m/s2,则小球   (    )

    A.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

    B.第一次反弹的初速度大小为3 m/s

    C.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 m

    D.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25 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嫦娥二号”探月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成功发射,目前正在月球上方100km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已知“嫦娥二号”卫星的运行周期、月球半径、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万有引力恒量G。根据以上信息可求出

    A. 卫星所在处的加速度

    B. 月球的平均密度

    C. 卫星线速度大小

    D. 卫星所需向心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电梯底板上放置一质量为的物体,钢索拉着电梯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加速运动,当上升高度为时,速度达到,不计空气阻力,则(    )

    A.物体所受合力做的功等于

    B.底板对物体的支持力做的功等于

    C.钢索的拉力做的功等于

    D.钢索的拉力、电梯的重力及物体对底板的压力对电梯做的总功等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三角体由两种材料拼接而成,BC界面平行底面DE,两侧面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30和60已知物块从A静止下滑,加速至B匀速至D;若该物块静止从A沿另一侧面下滑,则有 ( )

    A. 通过C点的速率等于通过B点的速率

    B. AB段的运动时间大于AC段的运动时间

    C. 将加速至C匀速至E

    D. 一直加速运动到E,但AC段的加速度比CE段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倾角θ=30°的固定斜面上固定着挡板,轻弹簧下端与挡板相连,弹簧处于原长时上端位于D点。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轻质光滑定滑轮连接物体A和B,使滑轮左侧绳子始终与斜面平行,初始时A位于斜面的C点,C、D两点间的距离为L。现由静止同时释放A、B,物体A沿斜面向下运动,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位置为E点,D、E两点间距离为。若A、B的质量分别为4m和m,A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整个过程中,轻绳始终处于伸直状态,则(   )

    A.A在从C至E的过程中,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

    B.A在从C至D的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

    C.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D.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光滑管状轨道ABC由直轨道AB和圆弧形轨道BC组成,二者在B处相切并平滑连接,O为圆心,O、A在同一条水平线上,OC竖直.一直径略小于圆管直径的质量为m的小球,用细线穿过管道与质量为M的物块连接,将小球由A点静止释放,当小球运动到B处时细线断裂,小球继续运动.已知弧形轨道的半径为R=m,所对应的圆心角为53°,sin53°=0.8,g=10m/s2.

    (1)若M=5m,求小球在直轨道部分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若M=5m,求小球从C点抛出后下落高度h=m时到C点的水平位移.

    (3)M、m满足什么关系时,小球能够运动到C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下图甲为实验装置简图,电源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1)图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保持砂和小砂桶的总质量不变, 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及对应的倒数,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加速度a/m·s-2

    1.90

    1.72

    1.49

    1.25

    1.00

    0.75

    0.50

    0.30

    质量m/kg

    0.25

    0.29

    0.33

    0.40

    0.50

    0.71

    1.00

    1.67

    质量倒数/kg-1

    4.00

    3.45

    3.03

    2.50

    2.00

    1.41

    1.00

    0.60

    试在丙中绘制出a~图线,并根据图线写出a与之间的关系式:                

    (3)若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小砂桶的总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丁所示的加速度a随合力F的变化图线,则该图线不通过原点O的主要原因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活动小组利用图甲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钢球自由下落过程中,先后通过光电门A、B,计时装置测出钢球通过A、B的时间分别为tA、tB.用钢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表示钢球球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测出两光电门间的距离为h,钢球直径为D,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1)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钢球的直径,读数如图乙所示,钢球直径为D=   cm.

    (2)要验证机械能守恒,只要比较  

    A.与gh是否相等

    B.与2gh是否相等

    C.与gh是否相等

    D.与2gh是否相等

    (3)钢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     (选填“>”或“<”)钢球球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由此产生的误差     (选填“能”或“不能”)通过增加实验次数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3 题
  1. 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吴菊萍双臂骨折,受伤较重,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如右图所示,设坠楼女童的质量m=10kg,从离地高H=28.5m的阳台无初速掉下,下落过程中女童所受空气阻力大小约为自身重力的0.4倍;在女童开始掉下瞬间,吴菊萍即刻从静止开始匀加速直线奔跑水平距离s=9m到达女童坠落点,随即张开双臂在距离地面高h=1.5m处接住女童,经缓冲使女童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恰好为零。若缓冲过程中的空气阻力可不计,重力加速度g=10m/s2,试求:

    (1)女童在被接住前的坠落时间;

    (2)吴菊萍跑到女童坠落点时的速度大小;

    (3)在缓冲过程中,吴菊萍双臂所承受的平均作用力大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一质量M=3kg的足够长的小车停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另一木块m=1kg,以v0=4m/s的速度冲上小车,木块与小车间动摩擦因数=0.3,g=10m/s2,求经过时间t=2.0s时:

    (1)小车的速度大小v;

    (2)以上过程中,小车运动的距离x;

    (3)以上过程中,木块与小车由于摩擦而产生的内能Q.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滑雪运动中当滑雪板压在雪地时会把雪内的空气逼出来,在滑雪板与雪地间形成一个暂时的“气垫”,从而大大减小雪地对滑雪板的摩擦.然而当滑雪板相对雪地速度较小时,与雪地接触时间超过某一值就会陷下去,使得它们间的摩擦力增大.假设滑雪者的速度超过4m/s时,滑雪板与雪地间的动摩擦因数就会由μ1=0.25变为μ2=0.125.一滑雪者从倾角θ=37°的坡顶A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滑至坡底B(B处为一光滑小圆弧)后又滑上一段水平雪地,最后停在C处,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坡长L=26m,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滑雪者从静止开始到动摩擦因数发生变化所经历的时间;

    (2)滑雪者到达B处的速度;

    (3)滑雪者在水平雪地上运动的最大距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