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1 题,不定项选择题 1 题,实验题 3 题,简答题 3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1 题
  1. 江苏卫视《最强大脑》曾经播出过吕飞龙用“狮吼功”震碎玻璃杯的表演,该表演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热议.有关人员在实验室进行了模拟.用手指轻弹一只玻璃杯,可以听到清脆的声音,测得这声音的频率为500Hz,将这只玻璃杯放在一个大功率的声波发声器前,操作人员通过调整其发出的声波,能使玻璃杯碎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操作人员只要把声波发生器发出的声波频率调到最大

    B.操作人员只要把声波发生器输出的功率调到最大

    C.操作人员必须同时把声波发生器输出的功率和发出声波的频率调到最大

    D.操作人员必须将声波发生器发出的声波频率调到约为500Hz,且适当增大其输出功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关于多普勒效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彩超测血流速度是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

    B.交警经常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测量行进中车辆的速度,来判断车辆是否超速

    C.雷达定位是利用电磁波的多普勒效应

    D.多普勒效应是指波源与观察者互相靠近或远离时,接收到波的频率发生了变化的现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振动是波的成因,波是振动的传播

    B. 振动是单个质点呈现的运动现象,波是许多质点联合起来呈现的运动现象

    C. 波的传播速度就是质点振动的速度

    D. 波源停止振动时,波立即停止传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做简谐振动的振子在最大位移处时,在下列物理量中,具有最大值的物理量是(   )

    A、动能    B、加速度     C、速度     D、回复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两列频率相同的水波发生干涉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M点是实线相交的一点,N点是虚线相交的一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点的振动始终加强   B. N点的振动始终减弱

    C. M点的位移始终最大   D. N点的位移始终最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某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0时,质点的速度为零

    B. t=0.1s时,质点具有y轴正向最大加速度

    C. 在0.2s~0.3s内质点沿y轴负方向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

    D. 在0.5s~0.6s内质点沿y轴负方向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介质中x=2m处的质点P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列波的传播方向是沿x轴正方向

    B. 经过0.35 s时,质点Q距平衡位置的距离小于质点P距平衡位置的距离

    C. 经过0.15 s,质点P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了3 m

    D. 经过0.1 s时,质点Q的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将静置在地面上,质量为M(含燃料)的火箭模型点火升空,在极短时间内以相对地面的速度v0竖直向下喷出质量为m的炽热气体。忽略喷气过程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则喷气结束时火箭模型获得的速度大小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质量为0.2kg,速度为6m/s的A球跟质量为0.6kgm的静止的B球发生正碰,则碰撞后B球的速度可能值为

    A. 3.6m/s   B. 2.4m/s   C. 1.2m/s   D. 0.6m/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它在传播过程中先后到达相距4.0m的两个质点a、b。从质点a开始振动的瞬间计时,a、b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分别如图中的甲和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此列简谐横波的波长一定为8 m

    B. 此列简谐横波可能的传播速度为m/s,其中n=0、1、2、3、……

    C. 此列简谐横波从质点a传播到质点b的时间段内,质点a 振动经过的路程为2cm

    D. t=1s时刻,质点a向上振动,而质点b向下振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现在高速公路上的标志牌都用“回归反光膜”制成,夜间行车时,它能把车灯射出的光逆向返回,所以标志牌上的字特别醒目.这种“回归反光膜”是用球体反射元件制作的.如图反光膜内部均匀分布着直径为10μm的细玻璃珠,所用玻璃的折射率n=,为使入射的车灯光线经玻璃珠折射一反射一再折射后恰好和入射光线平行,第一次入射时入射角i应是(  )

    A. 15°   B. 30°   C. 45°   D. 6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不定项选择题 共 1 题
  1. 利用发波水槽观察波的衍射现象时,看到如图所示的图样.为使衍射现象更明显,可采用的办法有(   )

    A. 缩小挡板间距

    B. 增大挡板间距

    C. 减小波源频率

    D. 减小水波的振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在利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转动测量头的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1条亮条纹,读出手轮的读数0.045mm,如图甲所示.继续转动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10条亮条纹,如图乙所示,读出手轮的读数为_______mm。如果已经量得双缝的间距是0.30 mm,双缝和光屏之间的距离是900 mm,则待测光的波长是___________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为插针法测定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试完成下列填空:

    (1)在平铺的白纸上垂直纸面插大头针A、B,AB连线为入射光线,放上玻璃砖,在玻璃砖的另一侧垂直纸面插大头针C、D,使大头针C_____________,大头针D_________________,连接C、D即为出射光线。

    (2)对实验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选项前字母)

    A.为了减小作图误差,C和D间的距离应适当取大些

    B.为减少测量误差,A和B的连线与玻璃砖界面的夹角应取得越大越好

    C.无论A、B连线与法线NN’夹角多大(<90º ),光线OO’都不可能在a ’面上发生全反射

    D.若A、B连线与法线NN’夹角较大(<90º),光线OO’有可能在a ’面上发生全反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测得摆线长,小球直径D,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t,则实验测得的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___ ; (用直接测量的量表示,否则不得分)

    (2)实验中如果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偏大,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A.把摆线的长度当成了摆长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固定于O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变长

    C.测量周期时,误将摆球(n-1)次全振动的时间t记成了n次全振动的时间

    D.摆球的质量过大

    (3)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可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通过多次改变摆长,测得多组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并作出T2—L图象,如图所示。若图线的斜率为k,则用k表示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g=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3 题
  1. 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t1=0时刻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2=0.05 s时刻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求:

    (1)这列波的振幅和波长;

    (2)这列波的波速的大小和方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足够大的水池水深,水池底部中心有一点电源,其中一条光线斜射到水面上,其在水面上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恰好垂直,并测得点光源S到水面反射点的距离L=2m.求:

    (1)水的折射率n;

    (2)水面上能被光源照亮部分的面积(取).(画出光路图,结果可用根号表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竖直平面内的半圆轨道光滑且与水平地面相切于B点,一质量为1kg的坚硬小物块A(可视为质点),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一颗质量为10g的子弹以505m/s的速度向左飞来,正好打中并留在小物块内,它们一起向左运动,已知R=0.4m,g=10m/s2.求:

    (1)子弹打中小物块并合成一个整体时的共同速度;

    (2)小物块在C点对轨道顶端的压力大小;

    (3)小物块落地点与B点的水平距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