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5 题
  1.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_______。此刻,寺院周围庄重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_______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腊梅,暗香浮动,犹如___   的佳人。 

    A.钟爱     飘飘洒洒      形单影只      

    B.喜爱     纷纷扬扬      遗世独立 

    C.热爱     洋洋洒洒      绝世独立      

    D.欣赏     沸沸扬扬      倾国倾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通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可以使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阅读氛围和社会风尚, 让人们在阅读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B.立法部门应尽快建立全面系统的社会诚信档案,良好的社会诚信风气能促进社会公德建设,有效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文化格局的形成。

    C.当前电子商务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切实保证交易质量,虚假宣传和虚假包装等网络交易的不良行为已对网购的发展造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D.宋代以后许多擅长治印的画家,往往又是诗人、书法家,他们将画印诗书融为一体,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为中国画基本特点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为《读者》的两个徽标图案。下列对图案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      ②

    A.图案蕴含了《读者》杂志愿像辛勤的蜜蜂采蜜一样,采集天下的美文佳作奉献给读者的寓意。

    B.图案也蕴含了读者就像一只只蜜蜂,不断从《读者》中撷取人生智慧和精神营养去酿造甜蜜生活的寓意。

    C.图案①采用静态的对称设计,富有装饰性;图案②采用不对称的设计,更具有动态感。

    D.图案①属于传统的静态设计风格,可以唤起人的怀旧感;图案②采用动漫风格,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更能吸引年轻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句的一项是(   )(3分)

    A.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

    B.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蔽沛公     

    C.群臣吏民,能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D.稍食诸侯,且至于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一项是(   )(3分)

    例句:此李将军之谓也?

    A.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B.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C.荀卿守正,大论是弘

    D.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张久中墓志铭

    曾 巩

    君姓张氏,名持,字久中,初名伯虎。庆历三年来自曲江,入太学。当是时,天子方诏学官岁献士二人,学者以数百千人,独献君,会学散,不。于是时,予盖未尝识君也。后二年,过予之所居临川,始识之。

    君为人深沉有大度,喜气节,重交游,一时所与游者甚众。而君所尤称者,广汉张贲,以为年少可进以学者,莆阳陈惇。盖君之学多贲发之,而于惇以师友自处也。凡君之与人交,喜穷尽其得失,其义足以正之,而其直未尝苟止也。至其与众人接,尤温以庄,不妄与之言。与之言,必随其材智所到,不病以所不为。故君之友皆惮其严,而喜其相与之尽。众人之得君游者,亦皆喜爱而未尝有失其意者。其语曰:“士生于今,势不足以持世,而游于其间,当如此也。”于临川,出其文章,因与予言古今治乱是非之理,至于为心持身得失之际,于其义,余不能益也。后二年死于兴国军,某月某日也。

    明年,其弟来江南,以力之不能,将独负君之骨以归。是时陈惇方以进士得出身,约君之弟曰:“吾忍不全归吾友邪,明年吾得补为吏,力能以君之丧归。”其弟乃止。

    君年若干。祖某,考某。君幼孤,养兄嫂,尝曰:“嫂之于吾犹母也,妇能以姑之礼事吾嫂者,可以为吾妇矣。”然卒亦无也。君固难交,然不其好。而陈惇者,与君交尤深也。予尝视惇与君之相从,忧穷龃龉,无不共之,其中心岂有利然也。世之交友道废久矣,其有之,或非此也。然则君之事,其有取于世教非邪?惇以某年某月某日归君之丧葬地,而予铭。其辞曰:

    呜呼久中,不如其志。孔孟以然,何独于子?生不大,天固为之。其长在人,于此观之。

                                       (选自《元丰类稿》)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会学散,不             报:批复

    B.余不能益也             损:损害

    C.君固难交,然不其好       易:改变

    D.而予铭               属:嘱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一时所与游者甚众          然则诸侯地有限

    B.不病以所不为             皆出于此乎

    C.君幼孤,养兄嫂           虎兕出

    D.生不大,天固为之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敢怒
    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至其与众人接,尤温以庄,不妄与之言。(4分)

    妇能以姑之礼事吾嫂者,可以为吾妇矣。(4分)

                                                      
    4.文中哪些内容从侧面表现了张久中交友有道?请用自己的话概述。(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沉醉东风·重九

    卢挚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①?

    【注】①“白衣送酒”的典故出自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1.这首曲能够突出“重九”特点的意象有哪些?营造了怎样的意境?(5分)
    2.这首曲包含多种情感,请结合全曲进行赏析。(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庄子《逍遥游》)

    ⑶ 盘盘焉,囷囷焉,         ,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杜牧《阿房宫赋》)

    ⑷ 青泥何盘盘,             。               (李白《蜀道难》)

    ⑸ 默而知之,学而不厌,       ,何有于我哉!        (《孔子语录》)

    ⑹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乞人不屑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⑺ 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

    ⑻ 自经丧乱少睡眠,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0分)

    光  阴

    陆蠡

    ①我曾经想过,如若人们开始爱惜光阴,那么他的生命的积储是有—部分耗蚀的了。年青人往往不知珍惜光阴,犹如拥资巨万的富家子,他可以任意挥霍他的钱财,等到黄金垂尽便吝啬起来,而懊悔从前的浪费了。

    ②怎样我会起了这些古怪的念头呢?是最近的一个秋日的傍晚,我在近郊散步,我迎着苍黄的落日走过去,复背着它的光辉走回来,足踩着自己的影子。“我是牵着我的思想在散步。”我对自己说。“我是踪蹑着我的影子,看我赶不赶得过它?”我一面走一面自言自语。“我在看我自己影子的生长,看它愈长愈快,愈快愈长。”我独语。总之,我是在散步罢了。我携着我的思想一同散步。它羞怯得畏见阳光,老躲在我的影子里。使得我和它谈话,不得不偏过头去,伛偻着身子,正如一个高大的男子低头和身边的女子说话,是那么轻声地,絮絮地。

    ③我们走着走着,不知从哪里来的一枚树叶,飘坠在我们的脚前。那样轻,怕跌碎的样子。要不是四周是那么静寂,我准不会注意。但我注意到了,我捡了起来,我恍若看到这不是一片树叶,分明是一张日历,一张被不可见的手扯下来的日历。这上面写着的是一个无形的字:“秋”。“秋!”我微喟一声。“秋,秋”,我的思想躲在我的影子里和答我。我感到有点迟暮了。好像这个字代表一段逝去的光阴。“逝去的光阴” ,我的思想如刁钻的精灵,摸着了我的心思。

    ④光阴要逝去么?却借落叶通知我。我岂不曾拥有过大量的光阴,这年青人唯一的财产,一如富贾之子拥有巨资?我曾是光阴富有者。

    ⑤正是这样秋暖的日子,在很早很早以前。我坐在一只竹箩里面,——我的身子还装不满一只竹箩——我玩着谷堆里捉来的蚱蜢、螳螂和甲虫,我玩着玩着,无意识地玩去我的光阴。祖父是爱惜光阴的。他匆匆出去,匆匆回来,复匆匆出去,不肯有一刻休息。但是他珍惜也没有用,他仅有不多的光阴。等到他在一个悄然的夜晚,撇下我们而去时,我还不懂他为什么要离开我们,原来他把光阴用尽了。

    ⑥还是在不多年以前,父亲写信给我说:“你现在长大了,应该知道光阴的可贵。听说你在学校里专爱玩,功课也不用功……”父亲也珍惜起光阴来了。大概他开始忧光阴之穷匮,遂于无意中把忧心吐露给我。在当时我不是能领会的。我仍是嫌光阴过得太慢。“今天是星期一呢!”便要发愁。“什么时候是圣诞节呢?”虽则我并不喜欢这异邦的节日。“怎样还不放假呢?”我在打算怎样过那些佳美的日子。光阴是推移得太慢了,像跛脚的鸭子。于是我用欢笑去噪逐它,把它赶得快些。正如执棰的孩子驱着鸭群,唿哨起快活的声音促紧不善于行的水禽的脚步,我曾用欢笑驱赶我的光阴。

    ⑦“你曾用欢笑驱赶你的光阴。”我的思想象回声的化身,复述我的话。

    ⑧但是很久不那么做了。竟有一次我坐在房里整半天不出去。我伏在案前,目视着阳光从桌面的一端移到另一端。我用一根尺,一只表,来计算阳光的足在我的桌面移动的速度,我观察了计算了好久。

    ⑨“你也在计算光阴的速度了。”我的思想像喜灾乐祸似地,揶揄我。

    ⑩真的,我在计算光阴的速度了。我想到光阴速度的相对性,得到这样的结论:感觉上的光阴的速度是年龄的函数。想到我自己在人生的象限上转过了几度呢?犹如作茧自缚,我自己衍出方程式而复把自己嵌在这式子里面,我悲哀了。

    ⑾“你自己衍出方程式而复把自己嵌在里面。”思想嘤然回答,已无尖酸的口吻。

    ⑿但是我无法改正这方程式,这差不多是正确的。啊,悲哀的来源,我想把这公式从我的脑中擦去,已是不可能。正如我刚才捡起来的树叶,无法把它装回原来的枝上。我重新谛视这片叶,上面仍依稀显现着无形的字:“秋”

    (选自《陆蠡散文选集》,有删改)
    1.文章第②段写“散步”的情形运用了哪些手法?(4分)
    2.文章第⑤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6分)
    3.作者对光阴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过程?(4分)
    4.赏析文中画线句,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8分)

    长虫、草帽、细高挑

    王小波

    ①现在各种哲学,甚至是文化人类学的观点,都浩浩荡荡杀入了文学的领域,作家都成了文化批评的对象。一种情形既然出现了,就必然有它的原因;再说,批评也是为了作家好。但我现在靠写作为生,见了这种情形,总觉得憋气。

    ②我家乡有句歇后语:长虫戴草帽,混充细高挑——老家人以为细高挑是种极美丽的身材,连长虫也来冒充。文化批评就是揭去作家头上的草帽,使他们暴露出爬行动物的本色。所谓文学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文化——这是一种特殊的混沌,大家带着各种丑恶的心态生活在其中。这些心态总要流露出来,这种流露就是写作——假如这种指责是成立的,作家们就一点正经的都没有,是帮混混。我不敢说自己是作家,但若说文学事业的根基——写作,是这样一种东西,我还是不能同意。

    ③人与人有知识的差别,就连爱因斯坦都有求职业数学家帮忙的时候。看起来,作家们必须从反面理解这种差别:他要巴结的不仅是文艺批评家、理论家,还有哲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因为不管谁说出句话来,你听不懂,就只好撅屁股挨打,打你的人火气还特大。我总觉得这事有点不对头:假如挨两下能换来学问,也算挨得值,但就怕碰上蒙事、打几下便宜手的人。我知道一句话,估计除了德宏州的景颇人谁也听不懂:呜!阿靠!卡路来!似乎批评家要想知道意思也得让我打两下,但我没这么坏,不打人也肯把意思说出来:喂,大哥,上哪儿去呀?就凭一句别人听不懂的景颇话打人,我也未免太心黑了一点——那也没有凭几句哲学咒符打人黑

    ④文化批评还不全是“呜阿靠卡路来”。它有很大的正面意义,其中最重要的是可以鼓舞作家自爱、自强、自重。一种跨学科的统治一切的欲望,像幽灵一样四处游荡——可怎么偏偏是你遇上了这个鬼?俗话说,老太太买柿子,拣软的捏。但一枚柿子不能怪人家来捏你,要反省自己为什么被捏。人与人不独有知识的差异,还有能力的差异——我的意思是说,写作一道,虽没有很深的学问,也远不是人人都会。作家可以在两个方面表现这种差异:其一是文体,傅雷、汝龙、王道乾,这些优秀翻译家都是文体大师。谁要想解构就去解好了,反正那样的文章你写不出来。其二是想象力,像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尤瑟娜尔的《东方奇观》,里面充满了天外飞龙般的想象力,这可是个硬指标,而且和哲学、人类学、社会学都不搭界。捏不动的硬柿子还有一些,比方说,马克·吐温的幽默。在所有的柿子里,最硬的是莎翁,从文字到故事都无与伦比。我现在靠写作为生,也不敢期望过高,写到有几分像莎翁就行了。到那时谁想摘我的草帽,就让他摘好了:不摘草帽是个细高挑,摘了还是个细高挑……
    1.文中作者认为当前对作家的文化批评中存在着哪些问题?请简要概括。(6分)
    2.文章第三段末尾这段画线文字的写作意图是什么?(6分)
    3.请简要分析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时执念让人很无奈,就像等公共汽车:已经等了,就要一直等下去,万一刚走开,车就来了呢;可是等车子姗姗来迟,才发现如果步行其实早该到了。抱紧希望,永不放弃,有时也很可怕;不如索性希望破灭,及早放弃,也许会是另一片风景。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诗歌除外,标题自拟。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