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单选题 8 题,非选择题 3 题
中等难度 2 题,困难题 1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4 题
  1. 康熙皇帝亲自编纂指导的《御制百家姓》,以孔、孟开头,“孔师阙党孟席齐梁。”这反映出

    A. 满洲贵族势力日益衰微   B. 认同儒家思想的基本主张

    C. 对汉族儒家文化的尊崇   D. 孔孟成为人数最多的姓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英国哲学家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的“加速度定律”,美国的《独立宣言》等,这些看似不同领域的思想成就,其背后却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此信念是指相信

    A. 上帝是一切事物的根源

    B.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均蕴含着通则

    C. 科学能够带给人类幸福

    D. 知识是改善人类生活的主要工具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世纪晚期,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出现了“乡村制造业活动”: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一现象说明

    A. 工业革命已经在英国开始   B. 自由劳动制度占主导地位

    C. 工业发展基于扩大的市场   D. 工业化促进农村经济转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57年,赫鲁晓夫把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把中央部所辖企业下放给经济行政区和地方管理;1961年,又把全国分为17个大经济区,设立国民经济工作协调和计划委员会直接领导;1963年,把105个经济行政区合并为47个,设立苏联部长会议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统一领导。由此可见,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A. 体制改革步子过大操之过急   B. 政府部门机构重叠职责不清

    C. 计划管理体制得到一定削弱   D. 缺乏明确思路导致前后矛盾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8 题
  1. 苏格拉底曾讥笑以自己的决定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的雅典平民的万能,在讲到马匹不足时他建议把这个问题提交公民大会,用表决方式把驴变成马。这反映了苏格拉底

    A. 探索新的政治形式以代替民主制

    B. 反对直接民主制度提倡精英治国

    C. 呼吁全社会正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D. 嘲讽公民大会不切实际徒有虚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钱穆先生在《孔子与论语》中说,儒家论人生,主张节欲寡欲以至于无欲;但绝不许人寡情、绝情乃至于无情。这表明儒家思想

    A. 主张建立礼乐制度   B. 深受宗法制的影响

    C. 认同情感的积极性   D. 提倡人文理性精神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汉宣帝曰:“庶民所以安其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唐太宗曰:“为朕养民者,唯在都督、刺史……县令尤为亲民,不可不择。”明太祖称:“府州县官,民之师帅。”由此可见

    A. 汉唐明三代出现的地方良吏最多   B. 古代统治阶级强化对县官的管控

    C. 皇帝视地方官为治国的重要帮手   D. 封建时代各级地方权力僭越中央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占卜与风水在中国起源很早,但在民间广为流行则始于宋朝,主要原因是

    A. 商业发达,社会流动加剧   B. 社会动乱,瘟疫战争不断

    C. 理学兴起,儒家思想流行   D. 帝王提倡,佛道宗教盛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表是近代上海《申报》和重庆《商务日报》两份报纸发行的广告量,据下表推断

    A. 传统的生活物资被洋货取代

    B. 重庆报刊业的西化程度较上海高

    C. 重庆广告业比上海更加发达

    D. 重庆地区民族工业发展弱于上海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五年内基本建设项目开工12694个,建成455个。1956年初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基建会议将建设项目追加到。745个,将建成项目追加到477个;不久又将建设项目追加到800个,将建成项目追加到500多个。据此推知

    A. 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充满理想色彩

    B. 建国初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C. 工业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相适应

    D. 一五计划初期建设思想相对保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决定在1960年底1.29亿城镇人口的基数上,三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以上。同时决定1961年至1962年,城镇粮食销量争取压缩到480至490亿斤,比上年度减少30至40亿斤。这些政策的实施在当时

    A. 解决了农轻重比例失调问题   B. 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C. 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   D. 有利于恢复国民经济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里根1980年2月在新罕布什尔州初选时曾经感慨地说:“如今的美国却产生了信任和信心危机,失去了朋友和敌人的尊重,这实在是一件悲伤的事情。”其主要原因是

    A. 美国经济衰退   B. 美苏争霸处于守势

    C. 欧盟日本崛起   D. 不结盟运动兴起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时,政府于广州等地先后设置市舶司,以管理海外贸易等事务。成立之初,由于其没有统一的法令,贪官污吏得以任情挟私,一般商人则往往莫知适从。1080年,宋神宗开始推行《市舶法》,在船舶出海与回航的检视、国内外海商的经营活动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如对进口货物执行“禁榷”政策,即某些舶货由政府专买专卖,不许民间交易,“禁榷”物主要是统治者生活所需的奢侈品和民间畅消利厚的香药等。同时,对出口商品实行统制,大部分时期禁止武器、粮食等出口。当然,市舶司对合法经营的海商权益也有一定的保护之责。《市舶法》制订之后又不断加以补充修改。

    ——摘编自李金明、廖大珂《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史》

    材料二   克伦威尔时期英国海外扩张加剧,远洋商业利益成为政府追逐的目标。1651年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不经英国政府允许,任何外国商船所载的任何货物或商品,皆不准输入或带进英国及其所属的领土。所有进口至英国领土的货物必须由英国的船舶运输……。此后,新的《航海条例》陆续出台,不过,其内容已经从对荷兰一国的敌对过渡到对殖民地经济的严格控制,因此引起了殖民地民众的抗议。19世纪以来,《航海条例》逐渐阻碍英国经济的持续发展。1854年,《航海条例》退出历史舞台。

    ——摘编自李明倩《英国航海法的历史变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市舶法》与英国《航海条例》在内容方面的相似之处,并指出其实施背景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英国《航海条例》的历史影响,并分析指出其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到东方去!到西方去!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中国人恍然大悟,梁启超谴责西方帝国主义和盲目崇拜科学是冲突的根源,并且认为中国重精神的思想可以矫正这种不平衡现象。《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作者梁漱溟宣称:牺牲中国自己的精神而支持外国的道德准则和体制是自损其命。二梁贬抑西方的物质文明,也相应地颂扬中国的精神文明;两人都督促国人:“到东方去!”

    相反,胡适和其它一些人喊道:“到西方去!”胡适宣布,中国不但是在科学与科技方面落后于西方,而且在每一方面——政治、文学、音乐、艺术、精神面貌,甚至是体形。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材料所述现象。(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872年,日本参考西方各国的学制,尤其是吸收了法国教育制度的特点,颁布了以教育机会均等思想为基础的《学制》。从划分学区、各级学校及其课程设置,直到海外留学等有关教育规划作了明确的规定。1879年,重新颁布了以美国教育制度为样板.以自由主义为基础的《教育令》,其特点是中央把教育管理权下放给地方,尊重地方的自治和自由。1886年,日本建立了以小学为基础连贯的学校系统和类似于普鲁士的双规教育制度,企图通过小学教育使大多数国民养成誓死效忠于国家的观念,通过大学和实业学校培养科学技术人才,这样既保证国民对国家的忠城,又是日本成为一个近代化国家。

    ——陈时见:《中日近代教育改革比较》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日本近代教育改革的特点。

    (2)报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日本近代教育改革产生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