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选择题 22 题,填空题 4 题,简答题 2 题,探究题 1 题
中等难度 29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2 题
  1. 桂林“甑皮岩”古人类从事的生产活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采集野果                                           B.狩猎捕鱼

    C.缝制衣服                                                          D.钻木取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电工师傅使用的“验电笔”中常充入一种气体,此气体通电时发红光,它是

    A.氖气           B.氮气         C.氧气           D.空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三瓶气体时的最佳方法是

    A.测量三瓶气体的密度

    B.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C.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D.测量气体的溶解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四种气体按体积分数计算,在空气中含量由小到大排列的是

    ①稀有气体  ②氮气     ③二氧化碳    ④氧气

    A.③④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错将砝码放在了左盘,称量物放在了右盘,平衡时砝码的质量为30g,游码的质量为2.6g,则该同学称取药品的实际质量为(       )

    A. 29.4g            B. 27.4g             C. 28g              D. 32.6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平视测量,初次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 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 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

    A.大于15 mL          B.小于15mL

    C.等于15 mL          D.无法确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古时候,人类发现并利用了火这一与化学有关的现象

    B.原子论和分子论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C.道尔顿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D.现在,化学家已能利用各种先进的仪器和分析技术对化学世界进行微观探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

    A.研究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和根据需要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

    B.化肥、农药、合成药物、开发能源、创造新材料、保护环境

    C.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

    D.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司马光砸缸      B.凿壁偷光       C.火烧赤壁      D.铁杵磨成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氧化铜的颜色是黑色     B.酒精有挥发性

    C.白糖易溶于水           D.汽油能燃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我国古代有几大闻名世界的化学工艺是

    A.烧陶瓷、指南针、造纸                  B.烧陶瓷、冶铁、印刷、酿酒

    C.烧陶瓷、造纸、冶铁、制火药            D.制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

    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

    D.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产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药品图标中,属腐蚀品的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从冰箱取出瓶装的饮料放在空气中,不久瓶的外壁出现水珠,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A. 用水冲灭        B. 用嘴吹灭      C. 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 用湿抹布扑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徐建同学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家中的玻璃杯是否洗涤干净的依据是

    A.杯子内壁看不见油污

    B.杯壁上的水不集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C.用杯子装水,水是澄清透明的

    D.上述都可以作为判断依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仪器一般需经过磨砂处理的是

    A.试管             B.烧杯             C.集气瓶            D.量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10.2g食盐,加入食盐后发现指针稍微偏左,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A. 移动游码          B. 减少食盐        C. 增加砝码          D.增加食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液体的倾倒    B.液体的量取   C.点燃酒精灯  D.滴加液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加热某种固体产生了气体,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属于化学变化                            B. 属于物理变化

    C. 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 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滴瓶上的专用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回位。

    B.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

    C.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

    D.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

    (2)空气是制造氮肥的主要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

    (3)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会逐渐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

    (4)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人们用眼睛观察某个物体时,常有平视、仰视和俯视,正视、斜视等几种。下图中a为________视;b为________视;c为________视。

    用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图中a、b、c三种方法似乎都与凹液面相切,其中能正确读出量筒内液体体积的是________,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低的是,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高的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1)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把下列实验所用的仪器的标号和名称填在横线上。

     ①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②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________;

    ③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________;

    ④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

    ⑤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⑥量取液体时,需要用________和________;

    ⑦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需要用________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为O3)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⑴ 物理性质:________;

    ⑵ 化学性质:________;

    ⑶ 用途:;

    ⑷ 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

    ________;

    ⑸ 请提出一个缩小臭氧层空洞的设想: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2 题
  1. 指出下列操作导致的后果。

    ⑴ 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试管底部,后果是                    

    ⑵ 使用胶头滴管后,未经清洗就吸取别的试剂,后果是          

    ⑶ 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后果是               

    ⑷ 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方向,后果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指出下图中倾倒液体药剂时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探究题 共 1 题
  1. 探究实验报告一: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实验的名称: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实验的目的:理解掌握蜡烛的有关性质知识

    实验用品:蜡烛、火柴、等

    步骤和方法

    现象

    分析

    点燃前

    蜡烛是白色蜡状固体,硬度小,稍有气味

    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投入水中

    石蜡浮于水面

    点燃蜡烛

    蜡烛先熔化后气化,再燃烧;火焰明亮且明显分成三层

    在烛焰上方罩一干燥烧杯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或水珠

    在烛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振荡

    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斑点

    熄灭蜡烛

    火焰熄灭,灯芯上产生一缕轻烟

    轻烟为蜡烛蒸气冷却所致,遇明火可以燃烧。

    结论:在通常情况下,蜡烛是白色蜡状固体,稍有气味,熔点、熔点较低,硬度较小,密度比水小。蜡烛在点燃条件下能燃烧,燃烧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等。

    问题和建议:为进一步说明蜡烛是先气化,然后是石蜡蒸气燃烧,可用一根尖嘴的细玻璃管插入焰心,然后在尖嘴处点燃。根据是否能点燃,可推断上述猜测是否正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