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2 题
中等难度 1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在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的晚会上,新西兰一位英法联军的后裔向中方捐赠了一对流散海外的瓷瓶。据考证,这对瓷瓶并非圆明园文物。除北京外,你认为这对瓷瓶当年流散的地点还有可能是

    ①广州       ②南京          ③上海           ④天津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龚自珍在担任礼部主客司主事时曾说:“我朝藩服分二类,其朝贡之事……自朝鲜至琉球,贡有额有期,朝有期。西洋诸国,贡无定额,无定期。”龚自珍的表述,反映了当时的士大夫

    A.天下观念开始受到西洋诸国的冲击        B.逐渐看清西洋诸国来华朝贡的实质

    C.对西洋诸国不定期来朝贡心存不满        D.仍满足于“天下一统”的政治理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A.1898—1900年             B.1901—1911年

    C.1912—1927年             D.1928—1937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A.批判封建皇权                    B.反对尊孔复古

    C.捍卫《临时约法》                 D.倡导科学精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历史上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有

    A.都属于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范畴   B.都缺乏先进的领导阶级和革命纲领

    C.发动者都曾用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   D.都主张推翻清朝并变革封建土地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今年2月,(2011年)一张北京清华大学研究生李鸿樾的毕业证书走红网络。因毕业证书的导师栏里赫然写着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等历史名人,而被网友惊呼为“史上最牛的毕业证”。仔细阅读图片,判断毕业证颁发于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以下言论能反映20世纪4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政治方面的设想和实践的是

    A.“消除内乱,打到军阀,建设国内和平,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之上,召幵国民代表大会,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C.“于保障农民的人权、政权、财权之后,又须保障地主的人权、政权、财权”

    D.“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凡十六岁以上皆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世纪30年代,武汉蔡明伟夫妇创办小吃店“蔡林记”,几十年来生意兴旺。1954年,武汉市政府开始着手对“蔡林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你认为蔡明伟夫妇在改造中的命运有可能是:

    A.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

    B.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

    C.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但可以分享店铺的部分利润

    D.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也不能分享店铺的任何利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图为某学生绘制的“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

    A.A—B段        B.B—C段

    C.C—D段        D.D—E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

    A.1949~1951年    B.1953~1955年    C.1958~1960年    D.1979~1981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读表格,表格反映出(1870-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货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

    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

    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C.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

    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32分)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北大学生许德珩晚年回忆说“大家眼巴巴地企望着巴黎和会能够给我们一个‘公理战胜’”;胡适后来也说,当年陈独秀和蔡元培这些“威尔逊主义麻醉之下的乐观者”带动“一般天真烂漫的青年学生也跟着他们渴望那奇迹的来临”。一旦坏消息传来,“这个大打击是青年人受不住的。他们的热血喷涌了”,结果是“一个壮烈的爱国运动”。梁启超次年反思道:“我们中国人一年以前期望国际联盟未免太奢了,到了如今,对于他的失望又未免太甚了。”当初“威尔逊一帮人调子唱得太高,我们听着了,以为理想的正义人到霎时可以涌现,以为国际联盟这个东西就有锄强扶弱的万能力,不独将来的和平靠他保障,便是从前的冤抑也靠他伸理。其实天下哪里有恁么速成的事”。

    ——罗志田《激变时代的文化与政治》

    材料二:至1920年5月,梁启超作《“五四纪念日”感言》,论述一年前发生的“国史上最有价值”之运动。在他看来,“五四运动”由“局部的政治运动”扩展为“文化运动”,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因为“为国家之保存及发展起见,一时的政治事业与永久的文化事业相较,其轻重本已悬绝”;而“非从文化方面树一健全基础,社会不能洗心革面,而无根蒂的政治运动,决然无效”。有鉴于此,梁启超于是断言:吾以为今后若愿保持增长五四之价值,宜以文化运动为主而已政治运动为辅。

    ——陈平原编《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

    材料三:自北京大学学生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此种新文化运动,在我国今日,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推原其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倘能继长增高,其将来收效之伟大且久远者,可无疑也。吾党欲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兵法“攻心”,语曰“革心”,皆此之故。故此种新文化运动,实为最有价值之事。

    ——孙中山《与海外国民党同志书》(1920.1)

    材料四:对于(五四运动期间)工人罢工,孙中山与他的助手戴季陶交换了看法。戴认为:“许多无组织、无训练,又没有准备的罢工,不但是一个极大的危险,而且对工人本身也是不利的……如果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不来研究这个问题,就思想上、知识上来领导他们,将来渐渐地趋向到不合理、不合时的一方面去,实在是危险的。”孙中山深以为然:“你这个意思很好……群众的知识是很低的,要教训群众,指导群众,或者是教训指导知识很低的人。”

    ——陈平原编《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

    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公理”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前国内知识界期待“公理战胜强权”的背景。(8分)

    (2)据材料二、三,梁启超与孙中山对五四运动的意义有何共识?结合辛亥革命失败后的事实简要分析原因。(10分)

    (3)据材料三、四,孙中山在五四后思想观念有了什么变化?在此后的革命活动中有何体现?(8分)

    (4)结合以上分析,五四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甲午战争后,通商口岸特别是内地通商口岸大量增设,为外国资本打开了倾销工业品的新市场和掠夺农产品与土特产品的新区域。轮船和铁路运输发展,形成新的交通运输网,缩短了内地农村到通商口岸的运输距离和时间,降低了运输费用。新式工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大豆、桐油、芝麻等农产品的工业用途和销售市场扩大。

    材料二  (见下图)

    材料三  新中国建立初期农民货币收入和消费品购买力增长情况

    建国初期,随着土地改革的进行,人民政府将疏通工农产品流通渠道、开展城乡物资交流作为恢复国民经济的基本措施。打开农村土特产品销路以疏通流通渠道。

    同时,收集农村对工业品的需求信息,带工业品下乡,打开工业品的农村市场。由此促进了农副业的发展,城市工商业由此获得了原料和销路。这对刺激工商业恢复、增加财政收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促使19世纪末中国农业生产发生变化的因素,(3分)并说明上述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2分)

    (2)比较材料二所反映的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的异同,(6分)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2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农民购买力增强的原因及其对当时国家经济建设的意义。(7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