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24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它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于八世纪中叶建立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把东方和西方联系起来,该帝国是 (  )

    A. 阿拉伯帝国   B. 古希腊   C. 古代波斯   D.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英国近代诗人雪莱曾说:“我们都是希腊人。”他这样说是因为(  )

    A. 英国人都是希腊人的后代   B. 英国人和希腊人的生活习惯一样

    C. 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   D. 希腊人曾统治过英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国古代纪年方法主要有年号纪年、干支纪年等,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国际通行的公元纪年,这一纪年法与下列哪位人物有关(  )

    A,耶稣   B.释迦牟尼   C.孔子   D.穆罕默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新中国成之后,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其中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有(   )

    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合作化

    ③人民公社化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资料表明,“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亿元,这超过了建国后30年全国固定 资产的总和。这反映出“文革”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 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B. 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

    C. 各级政府机构瘫痪   D. 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一国两制”基础上回归的香港和澳门,其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 主权归属   B. 经济制度   C. 社会制度   D. 社会生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斗地主”已经成为现在喜爱的群众性游戏,使“地主”退出历史舞台的变革是(   )

    A. 土地改革   B. 三大改造   C. 文化大革命   D. 改革开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A. 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 大力发展农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  )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

    C. “东方红1号”卫星遨游太空   D.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1971年的冬天,毛泽东曾经兴致勃勃地说:“今年我们有两大喜事。”其中一件指的是林彪反革命集团的垮台,而另一件最有可能指的是(  )

    A. 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B. 中美关系正常化

    C. “四人帮”倒台   D.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它是最早成为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中国共产党也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征程。今天,它已经成为长江流域经济起飞的龙头。它是(  )

    A. 北京   B. 厦门   C. 福州   D. 上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92年邓小平南巡来到深圳。一次散步后,市领导建议从原路返回,邓小平却坚持走另一条路,并风趣地说“我不走回头路!”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指中国应该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开始设立经济特区

    C. 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路

    D. 扩大企业自主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请问科教兴国战略的奠基工程是(   )

    A. 八六三计划   B. 五个一工程   C. 发展高等教育   D.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紫荆花后白莲开,喜事翩迁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诗歌中的   “喜事”指(   )

    A.抗日战争胜利          B.西藏和平解放  

    C.“一国两制”提出        D.港、澳回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各项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有(   )

    ①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③确定了国徽        ④任命周恩来为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A. ①③④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标志着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分离走向团结,从落后走向进步的重要转折点是(  )

    A. 新中国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C.社义改造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956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新中国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

    ①“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

    ②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中共八大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成果

    ④土地改革的完成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记者奥林爱娜·法拉奇采访中国领导人时问:“中国以后怎样才能避免‘文化大革命’式的悲剧出现?”假设你是中央领导人,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

    A、只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就可避免

    B、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可避免

    D、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邓小平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这些东西,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指(    )

    A.大庆油田           B.“籼型杂交水稻”

    C.“两弹一星”         D.“863”计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边是题目为“回来吧,就缺你了!”的漫画。画中的“母亲”怀抱中有两个“孩子”,正等待另一个“孩子”回来。被等待的“孩子”应是(  )

    A. 西藏   B. 香港   C. 澳门   D. 台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图是大庆某一中学历史教师在20世纪末的一张工资条,他发现那一时期的工资条与几年前相比有几项新增内容(如图所示)。通过这张工资条能反映出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 (  )

    A.国有企业改革新突破   B.义务教育的普及

    C.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D.对外开放的深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崭新的词语属于崭新的时代,下岗与再就业是一对新词语,它们反映的时代现象是(  )

    A. 加强法制建设   B. 农村经济改革   C. 知识经济   D. 国有企业改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促使西欧封建制度产生的历史事件是(   )

    A. 梭伦改革   B. 查理马特改革   C. 丕平献土   D. 城市获得自治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在西欧封建社会,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和封建制度的精神领袖是(   )

    A.国王   B.贵族   C.骑士   D.教会和教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通过对拜占廷帝国兴衰的学习,我们得到深刻启示:一个国家要发展、强盛必须坚持(  )

    A. 固步自封   B. 夜郎自大C.闭关锁国        D.开拓进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多次在国内外不同场合阐述“中国梦”战略,被视为中共治国理政的新 指导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 必须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 ”          

    ——1940年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二:“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 

    ——摘自1953年《人民日报》

    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开 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1979年《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四:“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⑴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革命“第一步”和“第二步”各自胜利的标志。  

    ⑵材料二中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工业化梦想,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举措?

    ⑶依据材料三,指出这个“伟大的战略转变”是从哪一事件开始的?中国“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⑷依据材料四,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的举措主要有哪些?                                                    

    ⑸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将怎样把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 相结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不断创新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材料三:  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

    材料四: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

    ⑴材料一出自哪一个文件?这一文件颁布实行后土地所有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⑵据材料二概括,要“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这里的“路”是指什么?

    ⑶据材料三,谈谈你对“包”的理解。据此,你认为农村开始推行什么制度?

    ⑷材料四中,“他”指的是谁?为实现“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想做出了什么贡献?

    (5)每位中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为实现梦想,你认为应该从他身上学习哪些精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石柱上面镌刻了古巴比伦一部法典的法典条文

    ⑴材料一中的法典是哪一部?

    (2)此法典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材料二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则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

    (3)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在谁统治时期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这一时期的国家最高决策机构是什么?

    材料三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如何评价这部宪法(在我国历史上有何地位)?

    (5)假如现在你爸爸以你学习不好为由不让你上学,你讨回这种权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6)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有权不能任性。结合以上内容,谈谈你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人类最初的文明是产生于亚非地区的四大文明古国,继之出现的是蓝色的地中海文明。请回答:

    (1)写出“四大文明古国”除古代中国以外的三大文明古国。

    (2)古代     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而      文明是它的继承者,它们共同构成了地中海文明;后来的            (国家)继承和保存了古希腊罗马的文明。

    (3)公元     年,西罗马灭亡,世界历史进入中古时期;        文明成为中古西欧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4)古代亚非文明和地中海文明在地理位置、政治和经济方面有什么显著的差异?由此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