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单选题 6 题,非选择题 6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6 题
  1. 科学家经研究发现,剥离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后,水分子的跨膜运输速率变得缓慢。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剥离的蛋白质中含有协助运输水的通道蛋白

    B. 剥离蛋白质后,水的跨膜运输只有自由扩散

    C. 人工合成的脂双层中水的跨膜运输速率较慢

    D. 剥离前水分子只能通过协助扩散穿过细胞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有关细胞及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能分裂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B. 细胞凋亡有利于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C.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只与信息传递有关

    D. 受精卵充当了父母与子女之间遗传物质的“桥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研究人员连续若干年对我国特有物种攀枝花苏铁进行了实地考察,调查了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

    A. 人为干扰可改变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B. 种群数量迅速下降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 调查攀枝花苏铁种群密度时,出现的最大值即为K值

    D. 泽兰入侵可能占据攀枝花苏铁的生存环境,影响其种子的萌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溶液是否被蛋白酶完全水解

    B.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是通过菌落特征来判断细菌的类型

    C. 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蓝绿色的色素带最宽,说明叶绿素a含量最高

    D. 某陆生植物个体数量较少,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应随机取样并适当扩大样方面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为研究植物体内脱落酸的生理作用,取某种植物的野生型和脱落酸缺失突变体幼苗,进行适度干旱处理,测定一定时间内茎叶和根的生长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脱落酸对植物适应干旱环境有积极作用

    B. 干旱条件下脱落酸能抑制茎叶的生长、促进根的生长

    C. 干旱可抑制植物体内脱落酸的合成从而抑制叶片的脱落

    D. 若给干旱处理的突变体幼苗施加适量的脱落酸,推测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会降低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表示科研人员在培育转基因抗虫棉时,将两个抗虫基因随机整合在染色体上得到三种植株,其体细胞中染色体情况如下,图中黑点表示抗虫基因,若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三种植株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抗虫基因的染色体都是4条

    B. 三种植株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都可能含有两个抗虫基因

    C. 植株乙与丙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抗虫 : 不抗虫=8 : 1

    D. 植株乙自交与植株丙测交,其子代抗虫性状的表现型及比例相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6 题
  1. 图1为测定植物呼吸作用强度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常用装置,图2表示在相同环境条件下,Ⅰ、Ⅱ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用图1中甲、乙装置测定植物有氧呼吸速率,甲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乙装置中X溶液为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条件下进行该实验。实验一段时间后,甲装置红色液滴右移距离为a,乙装置红色液滴左移距离为b,则这段时间内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为_______________(用液滴移动的距离表示)。

    (2)图2中,光照强度为A时,植物Ⅰ真正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植物Ⅱ真正光合作用速率,此时限制植物Ⅱ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至少答两点);若12小时光照强度为B,12小时黑暗,24小时后植物Ⅰ比植物Ⅱ多吸收CO2 ________mg。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图中“CRH”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图中的信息分子,除由________________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外,还有_______________ , 当淋巴因子作用于_____________部位可引起体温适当升高,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

    (2)为验证糖皮质激素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将同种、健康、性别、生理状态相同的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注射一定量的用X溶液配制的糖皮质激素,B组注射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证明糖皮质激素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3)研究表明,快乐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长期精神忧郁则容易引起感染和肿瘤,据图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表示某原核生物的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X表示某种酶,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酶X移动方向为_________。一个mRNA有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以该mRNA为模板翻译的多肽链甲与多肽链乙种类______。(相同、不同)

    (2)该mRNA中,鸟嘌呤和胞嘧啶占碱基总数比率分别为23%和25%,则与mRNA对应的双链DNA分子区段中胸腺嘧啶所占的比率为_______。

    (3)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发生替换,表达过程合成的肽链中第11位氨基酸由缬氨酸(密码子有GUU、GUC、GUA、GUG)变成丙氨酸(密码子有GCU、GCC、GCA、GCG),则该基因中碱基对替换的情况是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种蚕是二倍体生物,性别决定为ZW型。已知其体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正常蚕(D)对油质蚕(d)为显性,该等位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丝腺是蚕合成蚕丝的器官,丝腺细胞相对于表皮细胞,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含量较多,这体现了生物学________________观点。

    (2)选取黑色个体与白色个体杂交,F1均表现为灰色,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中黑色 : 灰色 : 白色=1 : 2 : 1,选取F2中灰色个体与白色个体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选取F2中非白色个体随机交配,子代中灰色个体占________。

    (3)上述两对等位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取黑色正常雌蚕与灰色油质雄蚕杂交, F1中雌雄个体随机交配, F2中个体共有_____种基因型,其中白色油质雌蚕所占比例为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猕猴桃味道酸甜,维生素C含量丰富,以猕猴桃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汁及经发酵制成的果酒维生素C含量较高。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制作果汁时可以加入果胶酶以分解果胶。由于果胶酶溶于水,不利于重复利用,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或__________法将果胶酶固定在某种介质上,使之成为不溶于水而又有_______的制剂。

    ②猕猴桃果酒制作时所利用的微生物的代谢类型为___________。果酒正常发酵时,发酵液未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杂菌却不能正常生长,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发现家蝇体内存在一种抗菌活性蛋白,这种蛋白质具有极强的抗菌能力,分离该抗菌蛋白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电泳法,其中电泳法的原理是根据蛋白质分子的____________、大小以及形态不同,在电场中的_______不同而实现分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马鞍山南山铁矿的凹山采矿场是华东第一大露天矿坑。2017年底闭坑,停止开采。这个功勋矿区将华丽转身成为生态乐园,生态修复的总体方案正在规划设计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施生态工程时,需要考虑到矿工安置、市政建设、产业转型等问题,遵循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原理。在应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时,需选择符合要求的植物,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 原理。

    (2)废矿区的锌、铜等金属离子含量较高,一般植物无法正常生长。为降低锌的含量,科研人员将酵母菌的锌转运子(ZAT)基因导入到拟南芥中,增强了拟南芥对锌的耐受性和吸收能力,这说明基因工程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拟南芥为双子叶植物,将重组质粒导入其细胞中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态乐园的建设需要引入一些景观植物,其中重瓣榆叶梅是一种观赏价值较高的园林树种,但由于其雌蕊退化,一般很难用种子繁殖。科研人员用微型繁殖技术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苗木。微型繁殖技术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种前需要对外植体消毒、对培养基灭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外植体通过____________过程形成胚状体或丛芽,诱导出试管苗,然后将试管苗移栽到大田,再培养成正常植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