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到:“19世纪40年代初,区区一万多英国远征军的入侵,竟然迫使有80万军队的清朝政府割地赔款、割让香港岛。”这场“入侵”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是连环画中人物事迹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领导虎门销烟

    B. 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C. 签订《南京条约》

    D. 领导义和团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7年10月出版的《变局与抉择》一书,作者呈现了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清廷高层与地方大员面对千古变局的回应,呈现了晚清大变局中各类人物不同抉择的复杂面相。这一回应指的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义和团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是某同学的课堂笔记,他学习的是下列哪一内容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中国成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国近代的一本启蒙读物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你认为作者描述的是哪个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状况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1919年,一群学生高喊着这样的口号,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A.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 民主科学时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这是因为1921年

    A. 中华民国成立   B. 爆发了五四运动

    C. 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D. 新中国成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校学生正在唱一首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歌曲反映的史实是

    A. 北伐战争   B. 武昌起义

    C. 南昌起义   D. 辛亥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是某校为举办“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图片展而搜集的图片,其中点燃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的是

    A.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 红军长征

    C. 挺进大别山    D. 三大战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 井冈山会师   B. 红军长征

    C. 挺进大别山   D. 秋收起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以下表述与遵义会议相对应的是

    A.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 是中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C.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 为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国民党要员郝柏村回忆道:“以武力营救蒋委员长的军事行动,幸赖蒋夫人大智、大仁、大勇的人格,使蒋委员长平安脱险,并停止了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十年内战。”他描述的事件是

    A. 北伐战争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淞沪会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正前方是面积达8600平方米的抗战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基座为汉白玉、高达14米的国旗杆竖立在广场北侧。覆以乳白色大理石的展馆外墙与镶嵌着独立自由勋章图案的锻铜大门,使纪念馆尤显肃穆、庄严”。该纪念馆位于

    A. 沈阳   B. 卢沟桥

    C. 南京   D. 济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2017年电影《战狼2》的热映,再度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在抗日战争中,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是

    A. 平型关大捷   B. 台儿庄战役

    C. 百团大战   D. 万家岭战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945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次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A. 三民主义   B. 毛泽东思想   C. 马克思主义   D. 反帝反封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扭转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屡败局面,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的事件是

    A. 北伐战争的胜利   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 抗日战争的胜利   D. 解放战争的胜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有一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大致是:在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进行和平谈判,签署了《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这部电影的名字应该是

    A. 《鸦片战争》   B. 《甲午风云》

    C. 《西安事变》   D. 《重庆谈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据统计,在解放战争的头三年,晋冀鲁豫解放区参军农民达148万,山东解放区有近60万农民参军,700万农民随军支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北伐战争结束   B. 国民革命进行

    C. 抗日战争结束   D. 土地改革开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老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 是我们探究历史的珍贵资料。下图所示的1949年的历史照片中有“总统府”三个字,以此解读这幅图片最为准确的是

    A. 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B. 解放东北全境

    C. 解放华北全境   D.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垮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895年的中国,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张謇选择了实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推翻清朝统治   B. 挽救民族危亡

    C. 建立民主共和国   D. 实行君主立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在他领导和影响下,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取得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虽然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习近平:在纪念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在他领导和影响下”的“他”是谁?请据材料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意

    义(一条即可)。

    材料二: 下图是《青年杂志》的封面。从结构上分为两部分,其中上面的部分La jeunesse在法语中解释为“青年”的意思,之下的青年学生或深思、或交流,完全是一种平等、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综合起来看,希望中国的青年学生能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民主、平等、自由等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2)该杂志吹响了哪一运动的号角?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运动的代表人物(两个即可)

    (3)史学界认为,中国近代化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三个阶段。归纳出上述事件分别是哪一阶段的探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四年抗战,面对野蛮而凶残的日本侵略者,中国人民没有屈服,奋起抗争,浴血奋战,全国上下同仇敌忾,共御外侮,凝聚起向死而生、血战到底的伟大力量,中华民族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和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有力的遏制了侵华日军的步伐,最终赢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不容忘却的国家记忆》

    (1)什么事件是“十四年抗战”的起点?请写出材料中的两个战场。

    材料二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凝聚起血战到底的顽强斗志。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中华儿女以血肉之躯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用生命和鲜血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抵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

    ——《2017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俞正声发表讲话》

    (2)据材料二,概括“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的原因(两条即可,照抄原文不得分)

    (3)通过立法确立公祭日,并举行纪念和悼念活动,是国际通行做法。我国为什么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90年前,南昌城头一声枪响,宣告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历史充分证明:我们的人民军队不愧是听党指挥的英雄军队,不愧是忠心报国的英雄军队,不愧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英勇奋斗的英雄军队。

    ——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习近平检阅部队重要讲话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一声枪响”指什么事件?依据材料概括这一事件的意义

    材料二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

    (2)材料中“正确革命道路”是什么?请列举一个探索这一“道路”代表人物?

    (3)结合所学,请你简要写出对“铭记光辉历史,推进强国强军”认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