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57 题,其中:
选择题 55 题,综合题 2 题
中等难度 5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55 题
  1. 以下最能体现早期政权和神权结合的历史现象是

    A.城的出现   B.大规模祭祀活动的举行    C.王的产生    D.贫富分化的加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名居堂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最宜结重人伦。”该联的文化内涵源于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禅让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西周时一诸侯去世后,按当时政治制度,以下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A.大哥(妾一所生,25岁)     B.二哥(妾二所生,22岁)

    C.三哥(妻所生,22岁)      D.四哥(妻所生,14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典故“烽火戏诸侯”反映诸侯见烽火勤王的史实。与之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历代王朝不断完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按其职能类别分组不正确的是

    A.御使、刺史   B.丞相、参知政事   C.太尉、军机处  D.郡县、行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汉书》记载,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通“审”)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身份是

    A.丞相        B.郡守         C.州牧           D.刺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秦统一后,设南海等郡,赵佗任南海郡尉,任嚣为龙川县令。赵佗、任嚣应

    A.定期朝觐              B.将地方财政运送中央

    C.受秦始皇任命          D协助皇帝处理中央政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一考古队发掘石碑一块,刻有:“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这块石碑应反映哪一朝代?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元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唐太宗在谈某机构职权时说:“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这两个机构应是

    A.中书、门下省     B.尚书、中书省

    C.尚书、门下省     D.礼部和吏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宋代官员中,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是

    A.按军功授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某生在整理云南地方史时看到含“云南行省”文字的资料。该资料最早出现于

    A.唐朝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清政府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归流”是指

    A.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管治           B.把西南地区纳入清朝版图

    C.少数民族归理藩院掌管               D.中央派遣流官直接管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关于军机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清雍正设置,由亲信组成                   ②提高了中央行政效率

    ③军国大事由皇帝和军机大臣裁决            ④标志专制皇权发展至顶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力之争突出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英国外相巴麦尊在密信中写道:“我以最忠诚的心情建议陛下政府,立刻武力占领舟山岛,……,将获得最适意的满足。”“最适意的满足”主要指

    A.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              B.鸦片贸易合法化

    c.在中国自由传教                      D.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某电影剧本叙述了1844年上海的场景,请找出有悖历史事实的一组镜头

    A.一队英国士兵在街上巡逻            B.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

    C.有民众对割香港岛感到气愤          D.码头,一美国货船忙着卸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9世纪末,一西方国家的外交文件中提到“中国现行关税,对于一切所谓势力范围内之口岸装卸一切货物,无论属于何国,均当适用。”其真实含义是

    A.维护中国的关税统一                  B.反对划分“势力范围”

    C.提出协定关税制度                   D.要求中国“门户开放,机会均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以下最早体现西方人“以华制华”策略的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某同学在网上看到以下一组图片,你觉得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

    A.抵抗外来侵略   B.寻求实业救国之路    C.从事民主革命    D.推翻清朝统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中国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人民不屈斗争                 B.清政府组织了强有力的抵抗

    C.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D.列强无力控制中国广大广大地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940年9月蒋介石发出一则通电:“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蒋介石通电嘉奖的是

    A.平型关大捷      B.渡江战役      C.百团大战     D.淞沪会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谢侠逊对弈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重兵卒。”该话实质上反映了

    A.周恩来深谙历史知识        B.放弃炮马,亦和亦战,能扭转战局

    C.要依靠政府军队士兵        D.中共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抗日战争期间,以下最能体现国共两党联合抗战的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百团大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煮豆燃箕”指的是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永安建制      D.天京变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下列太平天国的活动中,最能与当时世界历史主潮流同步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创建“拜上帝教”  D.同时反帝反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共同特点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空想性      C.反映农民的土地追求  D.明确反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民国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材料出自哪一政党的誓词

    A.中国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国民盟     D.中国共产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上述材料反映了

    A. 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              B. 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

    C. 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              D. 中国共产党建立带来的社会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如要对学生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你认为下列哪一条路线最合适

    A.虎门销烟历史遗迹——北京故宫——孙中山先生纪念馆

    B.北伐战争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西柏坡——北京天安门

    C.山东曲阜孔子庙——圆明园遗迹——革命圣地延安

    D.虎门销烟历史遗迹——圆明园遗迹——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某年6月20日,来华访问的杜威给女儿写信时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

    孩子领导一场大清扫的政治运动,并使各行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

    以想像的。”关于他描述的事件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指五四运动                     B.反映中国民族意识已经觉醒

    C.由学生领导,学生成为主力       D.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与“一大”相比较,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定

    A、民主革命纲领    B、武装反抗的方针C、国共第一次合作  D、最高革命纲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小明外出旅游,导游介绍某地:是大革命后中共最早反击的地方,也是军旗最早升起的地方,该地是

    A.遵义          B.上海          C.南昌        D.南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井冈山“历史红”是因为在这里

    A.建立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      B.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D.扭转了党的“左”倾错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忆秦娥·娄山关》1935.2毛泽东)“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反映了

    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进军井冈山,开始“农村包围城市”

    C.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             D.长征胜利,红军开始抗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最主要依据是

    A.中国特殊国情    B.共产国际指示    C.苏俄革命经验    D.马列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的一个情节:在西柏坡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

    A、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实现挺进中原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关于国共的两次合作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次为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第二次是反击日本侵略

    B、两次中共始终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C、第一次消灭了两支军阀,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第二次赢得彻底胜利

    D、第一次采取党内合作,第二次采取党外合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8. 毛泽东在1949年致信宋庆龄:“....,中国人民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关于当时孙中山遗志即将实现表述错误的是

    A.推翻帝国主义势力,取得民族独立   B.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权,保障民主权利

    C.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民生幸福   D.扫除中国近现代化发展障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9. 以下实现中共工作重心转移的会议有

    ① “七大”      ②七届二中全会      ③“八大”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0. 下列能直接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制度特点”这一主题的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1. 有这样样一则诗:“祖国,您在哪里?…在西藏和平解放的签字笔里,在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雄壮歌声里,在新宪法散发出的阵阵书香里...“新宪法”指

    A.1954年宪法       B.《共同纲领》    C.1982年宪法       D.《临时约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2. 画家丰子恺《留得残枝叶自生》的漫画曾被贴上如下评论“…无产阶级专政下,丰子恺之流还顽强地保存他们的反革命力量,以图东山再起…”该评论最可能出自

    A.“大跃进”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三大改造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3. 以上运动发动的根本原因是   

    A.党对国内外形势估计过于严重          B.党内民主制度不健全  

    C.党"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D.中共政府缺乏建设经验,急于求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4. 1986-2000年间,全国人大逐步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其最重要的作用是:

    A、为依法治国提供了法律保障          B、加强立法工作

    C、推行普法教育活动                  D、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5.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

    ①拨乱反正   ②停止使用“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③把全党和全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④实行改革开放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6. 2007年的一次纪念会上,一首《始终有你》的主题曲内容为“明艳紫荆风中争胜,找对了路径,花瓣开的繁荣。”其中“找对了路径”指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正确”的革命道路    B、上海世博会喜迎八方宾朋

    C、“一国两制”的提出和落实                    D、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7. 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表达两岸亲人因不能正常联系而产生的浓烈的思想愁绪,这种局面的改变最早得益于

    A.1945抗战胜利,台湾回归                   B.1979年的《告台湾同胞书》

    C.80年代初三通政策,允许探亲               D.1992年“九二”共识的提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8. “一国两制”构想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在于它坚持了

    A.社会主义制度原则  B.实事求是的原则 C.和平共处原则    D.民族平等的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9. 以下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1954年明确写入宪法确定下来             B.最早建立的是西藏藏族自治区

    C.保证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利于民族团结     D.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0. 1949年,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柏曾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信件被原封不动的退回。这表明新中国

    A.合法性得到美国承认             B.合法性不需要美国承认

    C.拒绝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         D.不承认美国与国民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1. 标志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是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C、日内瓦会议,中国以大国身份参加  D、中美关系正常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2. “尽管我们存在肤色不同….但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寻找共同的基础,我们很容易相互了解和尊重,而不是相互排斥和对立…”周恩来的这段话是哪一外交活动时提出的

    A.1953中印就西藏问题谈判时    B.1955亚非万隆会议上

    C.1971年联合国大会上          D.1972接见尼克松访华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3. “这是…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彻底击败了美国。”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4. “中国既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一论述反映新时期外交方针变化表现为

    A、独立自主     B、不结盟    C、维护世界和平  D、对外开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5. 从1919—2009,九十年的历史探索与实践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2009谱写的历史乐章主题分别是民族

    A.觉醒,崛起,独立,振兴     B.独立,觉醒,振兴,崛起

    C.觉醒,独立,振兴,崛起     D.崛起,觉醒,独立,振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材料一、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是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至虑也。且日断十事,若五条不中,…以日断月,乃至累年,乖谬(错误)既多,不亡何待?

    ——引自《旧唐书》

    材料二、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引自《明史》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司法权归法院,行政权归大总统。…参议院对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引自人教版高一历史教材

    材料四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引自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唐太宗与明太祖对宰相制度的看法和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8分)二者看法从根本上说是否矛盾?说明理由(3分)

    (2)材料三反映中国近代哪一部宪法?其性质地位是什么?(4分)结合内容指出该宪法有何进步性?(4分)

    (3)比较材料三、四,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反映的新中国民主制度有何新特点?(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材料一: 1894年11月22日,我与总署晤谈一次。我问他们是否还能支持这个战争。他们说他们不能了。我说:你们有兵士二万五千人在北京没事做。他们答:那些兵不能打仗,中国军队目的不是作战,而是威吓百姓。我说:若认为再战没好处,应当议和。他们说:自然他们希望议和,但由于不能和日本通信,怎能办到呢?我说:假若授权给我,我可以经由我们驻东京公使……进行商谈。他们高兴了,请求我立即帮忙。我们当然乐意,在此之后自然有令人满意的收获。

    ──引自美国公使田贝对近代一次中日战争的记录

    材料二: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容荣抵达北京后致周恩来的致词为“这次访问,…再一次深深地感到日中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两国有着长达2000年丰富多彩的交往历史。然而,遗憾的是过去几十年之间,日中关系经历了不幸的过程,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的麻烦,我对此再次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意….。今天,日中两国正常交流已是两国人民经济发展所需….”。

    材料三:2010年9月7日上午,一艘中国渔船在钓鱼岛海域先后与两艘日本巡逻船相撞。随后,日本逮捕中国渔船的船员和船长。中日关系陡然升级。据10月8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日中关系因为钓鱼岛问题陷入低谷之后,日本各界急于打开僵局。5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利用亚欧峰会之机,在走廊“偶遇”温总理,成就了一段25分钟的“走廊外交”。

    请回答:(1)材料一间接指出当时中国战败的原因,请从领导、民众参与、国际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并从以上三方面分析抗日战争出现不同结局的原因。(6分)

    (2)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请根据恩格斯的观点并结合史实,谈谈近代两次中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6分)

    (3)材料二中田中角荣访华有何重大历史意义?结合国际环境和材料内容,分析为何近代日本给中国造成巨大灾难后,1972年中日关系还能取得突破性进展?(8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影响中日关系发展走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