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4 题,判断题 1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6 题,中等难度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4 题
  1. 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  )

    A. 邓稼先   B. 杨振宁   C. 侯德榜   D. 华罗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光辉旗帜的是()

    A. 马克思主义   B. 邓小平理论

    C. 毛泽东思想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

    C. 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周恩来总理是新中国外交的创始人,下列外交成就或活动与周恩来有关的是(  )

    ①出席APEC会议       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  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称赞的是(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一五”计划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04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早在1973年,他就已经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有人作诗赞美他:“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      ” (  )

    A. 邓稼先   B. 钱学森   C. 杨振宁   D. 袁隆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歌颂的两位伟人是(   )

    A. 孙中山和毛泽东   B. 孙中山和邓小平   C. 毛泽东和邓小平   D. 刘少奇和邓小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电影《横空出世》中有这样一个镜头:1964年10月,在我国西部地区,随着一声巨响,硕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该镜头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B.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中近程导弹实验成功   D.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49年10月1日,历经沧桑的中国人迎来了自己的节日。这一天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西藏和平解放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诞生于(   )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D.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

    A. 新中国的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将阻隔长江南北交通的“天堑”变为“通途”的第一座桥梁建立在(   )

    A. 武汉   B. 南京   C. 上海   D. 重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谁说我们笨,不如西洋人?有了总路线,英美落后尘。”从这段大跃进时期的口号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①高指标、瞎指挥严重泛滥②浮夸风、“共产风”盛行

    ③全国陷入动乱,生产遭破坏④人们充满了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2016年的4月24日,被确定为我国第一个航天日。46年前的这一天,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 东方红 1 号   B. 神舟一号   C. 神舟五号   D. 神舟六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改革开放以来,为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党和政府实施的发展战略是(   )

    A. 科教兴国   B. 素质教育   C. 三个面向   D. 义务教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会议是( )

    A. 第25届联合国大会   B.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 第27届联合国大会   D. 第28届联合国大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不能用于解决( )

    A. 台湾问题   B. 少数民族问题

    C. 香港问题   D. 澳门问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诗歌中的“喜事”指(  )

    A. 新中国成立   B.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 “一国两制”的提出   D. 香港、澳门回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上确立的党在新时期的思想路线是(  )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平反冤案、纠正错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下列特区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   )

    A. 深圳   B. 珠海

    C. 厦门   D. 汕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改革的企业是(   )

    A. 乡镇企业   B. 私营企业   C. 国有企业   D. 中外合资企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用“春天”来形容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

    A. 春播的田野上,父子兄妹聚在一块小田里辛勤劳作。

    B. 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振奋人心。

    C. 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特别引人注目。

    D. 充满幻想与希望的海南省,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跳槽”、“打破铁饭碗”、“人才招聘会”、“上岗资格制度”等流行语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

    A. 人民生活的提高   B. 医保制度的建立

    C. 就业制度的变化   D. 综合国力的提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我国基础教育事业进入“依法治教”新阶段的标志(   )

    A. “863”计划的实施

    B. “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D.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1 题
  1. 1955年4月,在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上,我国政府代表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而推动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外交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外交的基础是国家的综合国力,请结合新中国外交发展历程年代表,回答问题:

    (1)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在1953年提出的外交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的提出有何积极意义?

    (2) 写出1955年召开的“团结反帝”的会议名称;周恩来在这个国际会议上提出了什么外交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3) 写出1971年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胜利的史实。

    (4) 1972年打破中美关系坚冰的美国总统是谁?他对中国的访问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是指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 写出1997年“洗雪国耻”史实一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多次在国内外不同场合阐述“中国梦”战略,被视为中共治国理政的新指导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      

    ﹣﹣摘自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

    (1) 请列举材料一中工业化在交通运输业方面的任意两例成就。

    材料二: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2)材料二中所说的“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的总设计师是谁?概括说明,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进行了哪些卓有成效的探索?请列举两例。 (3) 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将怎样把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相结合?四、论述题(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共8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世纪70年代末我们党做出的历史性决策,绝非历史的偶然,更不是某个人的臆想,而是中国发展的要求和时代发展的大势使然,是内忧外压的形势所逼迫出来的。当然,这个选择本身也经过了较量和斗争。在做出这个选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智大勇、顽强生机再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正是因为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中国社会才在此后的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试想:如果当初不做这样的选择,或者做出别样的选择,继续闭关锁国,继续固步自封,继续陷在僵化封闭的左的泥淖之中不能自拔,与世界发展的潮流相脱节,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相背离,现在的中国,会是怎样一个中国呢?现在中国社会的面貌,会是怎样一副面貌呢?现在中国十几亿的老百姓,会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又将会如何呢?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1)20世纪70年代末我们党做出的历史性决策是指什么?

    (2)阅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