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判断题 6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2 题,中等难度 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每周一学校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决定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会议是(   )

    A.党的七大               B.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中共八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新华日报记者在土地改革后去农村采访,很有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地主已经一无所有

    B、农民没有土地的所有权

    C、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

    D、地主仍是土地的所有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很多同学喜欢上网查资料。如果你在百度网上搜索《上甘岭》,同时你还可以了解到(   )

    A .焦裕禄的事迹                B.黄继光的事迹

    C.王进喜的事迹                  D.袁隆平的事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是宁宁做的复习笔记。据此判断,她复习的主题是(     )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民族团结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叙述正确的是(    )

    ①这部宪法制定于1954年

    ②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这部宪法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④这部宪法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一五计划期间的建设成就是(   )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B.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C.武汉长江大桥               D. 大庆油田建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和平方法”指的是(   )

    A、赎买政策     B、廉价收购      C、实行股份制     D、无偿没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1956—1966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他们准备的以下图片资料,不适合采用的是(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指(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栏目,经常推出一些经典老歌和民歌,很受观众的喜爱。下列属于我国蒙古族经典民歌是哪一首(   )

    A、《阿诗玛》                   B、《阿拉木汗》

    C、《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D、《道拉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文革”中,许多知识分子遭到迫害,其中,他被诬为 “叛徒、内奸、工贼”,遭到非法监禁,被迫害致死。这是“文革”中最大的一起政治冤案。请问,“他”是谁(     )。

    A、彭德怀       B、刘少奇      C、邓小平     D、周恩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有些人的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的时代特征不相符合的是(   )

    A.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       B.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C.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       D.生于1980年,取名文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杨紫阅读了王大爷收藏的一份早期报纸,报纸提到“大跃进”运动中,出现一棵白菜重250斤的新闻报道。你认为这种行为属于(  )

    A.瞎指挥     B.“共产风”   C.高指标     D.浮夸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为了搞好期中复习某同学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92年的奋斗历程。其中③处填写正确的是(   )

    A.开天辟地                  B.遵义会议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八大”召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978年后对内改革中,下列选项中属于城市改革内容的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实行按需分配的分配方式

    C、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          D 、免除农业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C.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是中共(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是:(  )

    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四项基本原则            D、邓小平理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

    A.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港、澳、台实行高度自治

    C.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D.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当前的发展道路。回顾所学知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找到的正确道路是(   )

    A.计划经济的道路

    B.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6 题
  1.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错误:               订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毛泽东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错误:               订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一国两制。

    错误:               订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福建宁德的农村中展开。

    错误:               订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辨析题(以下表述只有一处错误,请找出错误并说明理由,共4分)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错误:              

    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啊!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走进新时代》

    (1)“当家做主站起来”指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分)

    (2)是哪位领袖带领我们“改革开放富起来”? (2分)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春天的故事》

    (3)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请根据示意图填写字母所代表的城市。(4分)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 

             ----《七子之歌.澳门》

    (4) 这首歌,唱出了澳门人民渴望回归祖国的强烈心愿。澳门什么时候回到目前的怀抱?(2分)

    中国梦啊 文明梦   中国梦啊 和谐梦

    沿着梦的方向 触摸幸福

    我们走向新的征程…….

    跟着梦的引领 脚踏实地

    我们走向伟大复兴

                 -----《中国梦》

    (5)细细品味这首歌曲,你能有什么感受?(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12分)民主与法制是社会进步、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历程,并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我国在建国初期保障农民翻身成为土地主人的法律文件是什么?(2分)保障少数民族真正实现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我国的法制建没取得了重大成就,你知道是什么吗?(2分)

    (3)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一段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了践踏,这一时期是指?(2分)

    (4)1986年以来,保障我们中小学生享受免费受教育机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2分)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8分)纵观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

    材料二   和平解放前的西藏,交通运输极端落后闭塞。那时,在整个西藏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没有一条公路,运输全靠人背畜驮。......西藏和平解放60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西藏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60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507亿元,比1951年增长111.8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138元,比民主改革之初增长117倍。人均预期寿命由35.5岁增加到67岁,青壮年文盲率由95%除到1.2%。

    材料三  “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是成功的,其实质是促进各民族团结、各民族平等、各民族和谐……,中国将毫不犹豫地坚持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绝不会因为某一个事件、某一个地方有什么暴力事件而放弃。”            -----国家民委副主任吴仕民先生

    (1)根据材料一谈谈,西藏是何时得到和平解放的?有什么重大意义?(4分)

    (2)阅读材料二,请你列举出解放后的西藏交通成就史实一例。(2分)

    (3)西藏和平解放60多年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请你用材料三的原句回答。(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2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

    请你以“建国后我国农村政策的变化”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并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政策变化:

    (1)1950年,我国在农村开展     运动,1953年,国家决定对农业进行     改造。(4分)

    (2)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发动了            运动。(4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逐步实行     。(2分)

    (二)得出结论:

    (4)上述两种农村政策的不同影响,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