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6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在古代,中国逐渐形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位于亚欧大陆另一侧的欧洲西部则普遍流行民主制度或带有民主色彩的君主制度等。其根本原因在于(   )

    A.中国与西方的历史传统不同

    B.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心理素质不同

    C.中国与西方的经济结构与形式的差异

    D.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树子指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这说明齐桓公(   )

    A.挟天子以令诸侯       B.想要维护宗法制

    C.主张废除分封制           D.极力推崇法家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元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雍正年间实行改土归流;乾隆时期,大部分土司被废,改为流官统治。土司制度的这一变化发展轨迹反映了(   )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西南军务的强化

    C.君主专制主义的强化         D.民族融合的强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魏国李悝曾对当时的粮食产量估计说,一亩地(约当今三分之一亩)在平常年景,可以产粟一石半,……平常年景一家种地百亩所产粮食,够全家一年半食用。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   )

    A.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不可能为(   )

    A.唐朝中期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

    A.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B.佛教与儒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史学家徐中约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压根儿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同日本)在作战。西方观察家就精辟地将这场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普通民众根本没有人关心甲午中日战争

    B.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好大喜功

    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

    D.战争体现了当时中方民族国家观念的缺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38年10月10日,周恩来发表《辛亥、北伐与抗战》一文,指出“辛亥革命前,孙先生联合了当时革命团体,如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组成了同盟会,并联络会党,联合当时咨议局立宪派中革命分子,于是有辛亥革命的成功。这是中国统一战线之最初形式”。周恩来说此话的主要目的是(   )

    A.肯定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的作用     B.强调保持政治力量联合的重要性

    C.主张尽早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要求蒋介石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13年北京政府发布临时大总统令,宣布凡是清朝“保护兴业各法令,对于民国国体没有抵触的,仍然适用,还要求对所有商办公司进行保护和维持。这一规定(   )

    A.激励了张謇弃官回乡办企业       B.表明北京政府决心铲除三座大山

    C.加剧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D.有利于近代民族工业的持续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35~1936年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8.86%。193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约230亿美元,为日本的1.8倍,占世界经济的近4%,是近代中国经济的最高点。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政府的推动          B.国内政局的稳定

    C.国际社会的支持          D.科技发展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B.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C.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       D.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孙中山在1924年8月出版的《三民主义》一书中认为,民权应包括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四个方面。这一解释的本质意义在于(   )

    A.建立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B.实践美国林肯民有、民治和民享思想

    C.在中国境内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   D.真正实现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6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明治维新后,便有了对外殖民扩张的计划和愿望。1904年自喻为“盆中之竹”的日本通过日俄战争占领中国东北多地后,竭力倡导向富饶辽阔的中国东北移民。1910年,日本提出20年向东北移民百万的计划,企图以此将中国东北变成日本强大的后盾,防范列强在中国东北的插足,解决日本不断膨胀的人口和粮食危机,转移国内日益激化的矛盾。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武装占领东北全境。1932年2月,日本制定向中国东北移民的计划案。1936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制定国策《二十年百万移民计划》。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本于1942年为完成战时开拓政策,又制定了《开拓实践训》和《康德十年度开拓政策实行方案》,以期为太平洋战争提供稳定的后方基地。

    材料二  日本在东北实行的移民政策,先后经历了试点移民、武装移民和国策移民三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日本“开拓团”分布地区主要是抗日力量存在的游击区,特别是军用铁路沿线为重点。日本通过开拓团的组织形式,在中国东北原住民村庄的基础上建立了“混成村”。“开拓团”还强占或以极低廉的价格强迫收购中国人的土地,然后再租给中国农民耕种从而使500万中国农民失去土地,四处流离。期间,中国东北大量农民组成抗日游击队,不时袭击日本移民者。同时,从日本内地来到东北的日本移民,最初大多对气候、水土都不适应,许多人忍受不了生活现状而纷纷退团。后期,由于开拓团的经营、管理不善,在移民地内部的骚乱、暴行、纠纷、逃跑、罢工等事件不断发生,移民者的生活混乱不堪。随着战事的发展,至1944年,日本不得不放弃大量输送移民的政策,“开拓团”处于崩溃的边缘。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日本向我国东北的移民步伐才被彻底阻断,日本的移民政策也随之破灭。

    ——以上材料摘编自姜廷玉、李戈瑞《揭秘:历史上的日本“开拓团”》等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竭力向中国东北移民的历史背景。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对华移民的特点,并说明其移民政策最终失败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为了加深对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理解,某同学尝试列出了下面的公式:

    决策的出台=三省会商+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批+尚书省执行+皇帝批示

    这个公式表明三省六部制下的决策是由多个部门和皇帝共同参与的。

    运用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决策的出台与公式中一个或者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面对北宋中期的时代困局,王安石推行了变法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患陕西财用不足。(王)安石日: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市易法”使执行者自己成为零售商,到街上去卖果卖冰,甚至“卖梳朴即梳朴贵,卖脂麻则脂麻贵”。“青苗钱”等于农村贷款,春散秋敛,收息二分。有些县官将整数交给若干农民,也不问他们愿借与否,只责成他们彼此保证,秋后一体带利归还。甚至在执行时,若干县份被指摘并未贷款而向农民一体索息。

    ——摘编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的变法主张。

    (2)据材料二,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据此,请就政府有效推行改革谈谈你的认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7年,梁启超在日本组织立宪团体政闻社,创办《政论》杂志,发表了政闻社宣言书,其中提出,“无国会之国,则责任政府终古不成立;责任政府不成立,则政体终古不脱于专制”。鉴于目前的政治状况,“君主代政府负责任之结果,一方面使政府有所诱知,而政治未从改良;一方面使君主丛怨于人民,而国本将生摇动”。

    ——摘编自《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

    材料二   各省谘议员多数北上,集议如何进行立宪之法……其第三次请愿书中,措词则甚激昂……系谓政府如再不允所请,则吾辈将倡革命矣。更不料清廷因此震怒,立下明谕,勒令代表等出京还里,各代表闻此乱命,亦极愤怒,即夕约集报馆中,秘议“同人各返本省,向咨议局报告清廷政治绝望,吾辈公决密谋革命,并即以各谘议局中之同志为革命之干部人员,若日后遇有可以发难之问题,则各省同志即竭力响应援助起义独立”。

    ——摘自丁文江编《梁任公先生年谱长初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立宪派的政治主张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立宪派在推距清朝统治中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世纪的和平与战争】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0年6月,当法国政府战败投降之际,戴高乐将军发起了“自由法国”运动。向法国人民发出了坚持抵抗的号召。他通过英国电台多次向法国人民演讲,指出法国输掉了一场战役,但没有输掉这场战争;法国不是孤立的,在它的后面还有一个广大的法兰西帝国;法国可以和英国结成同盟,她还可以利用美国取之不尽的资源。

    在英国政府帮助下,戴高乐重新组建了法国军队,并且很快投入到同盟国在非洲和欧洲的战场中。1941年9月,法兰西民族委员会成立,1943月改组为法兰西解放委员会,并与各盟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44年6月,法兰西解放委员会改组为法国临时政府。诺曼底登陆后,法军与盟军一起参加了解放法国的战斗,并在盟军的帮助下解放了巴黎。1944年10月,英、苏、美等国先后承认了法兰西临时政府。联合国成立后,法国和英、美、苏、中一起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摘编自《戴高乐将军回忆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将军号召法国人民坚持抗战的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法国复兴的历史经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丘处机(1148~1227年),登州(今属山东)人,19岁时投入道教全真派。全真派是当时新出现的一个道教派别,主张兼修儒、释。丘处机潜心研习,成为一方道教领袖。其时黄河南北陷于战乱,全真派徒众剧增,成为蒙古、金、宋竞相争取的对象。1220年,应成吉思汗之召,丘处机偕弟子西行,历时四年,行程万余里,到达成吉思汗驻跸的雪山(在今中亚地区)。成吉思汗常与他交谈,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成吉思汗深为认同,“命左右书之,且以训诸子”。史载:某日暴雷异常,成吉思汗询问是何预兆,丘处机借此回答说:“人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则不顺乎天,故天威震动以警之。似闻境内不孝者多,陛下宜明天威,以导有众。”成吉思汗采纳了他的建议。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撰写了《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记录了丘处机西行谒见成吉思汗的经历与见闻,流传至今。

    ——据《元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丘处机的意见被成吉思汗接受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丘处机西行的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