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名句名篇 1 题,选择题 4 题,其他题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⑵乡书何处达?                  。(王湾 《次北固山下》)

                   ,岁晏有余粮。(白居易《观刈麦》)

    ⑷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诸葛亮《出师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头(bèn)  丧(bēn)   暗 (huì)   人不倦(huǐ)

    B.差(dàng)   年(dāng)    次(dàng)  倾家产(dàng)

    C.约(sù)    追(sù)    火(pào)   如法制(páo)

    D.沉(diàn)   银(dìng)    头(jìn)    疾风草(jìn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贪梵  告磬  杀戳  瞻前顾后   B.气概  燥热  渊博  眼花缭乱 

    C.深邃  赢弱  半晌  刻骨明心   D.布署  幅射  秘诀  珊珊来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依次填入下面括号里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可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面对这让人    的舌尖上的浪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中国式剩宴”。近日,团中央、全国学联开展了    的“光盘行动”, 倡导节约、反对浪费。广大学生纷纷用实际行动响应号召,合理消费的做法    

    A.瞠目结舌    波澜壮阔    蔚然成风   B.触目惊心    来势汹汹    风起云涌

    C.骇人听闻    声势浩大    家喻户晓   D.触目惊心    声势浩大    蔚然成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

    B. 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C.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语,出自《庄子·养生主》。

    D.这个姑娘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1 题
  1. 近几年,大家对汉语有了更广泛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育才中学围绕 “汉语魅力”这个主题举行了一系列的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6分)

    1. 活动一:学校团委围绕“汉语魅力”的主题筹备组织演讲比赛,下面是团委拟发的通知。

    通   知

    同学们:

    为了强化我校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大家感受汉语魅力,进一步传承中华文化,经学校批准,校团委决定于5月26日在学校多功能厅举办以“汉语的魅力”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希望各班准时参加。

                                            2014年4月10日

                                               育才中学校团委

    ⑴通知的正文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这个词语是       ,应改为       

    ⑵通知中有一处格式错误, 请写出修改意见:                          

    ⑶通知中有一处内容表述不够明确,请找出并修改:                      

    2.活动二:汉字不仅音美、意美,而且形更美。但有人认为,现在已经进入电脑时代,汉字书写不重要了,无需练习写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不少于5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文(7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请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2分)

    半 卷 红 旗 临 易 水,霜 重 鼓 寒 声 不 起。

    2.简要分析“角声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中“满”的表达效果。(2分)

    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与“无丝竹乱耳”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小大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B.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C.愿陛下亲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出师表》)

    D.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欣然规往。(《桃花源记》)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表现 “陋室”不陋的?从中可以读到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闵子骞单衣顺母

    闵子骞,名损,鲁人也。父娶后妻,生二子。骞供养父母,孝敬无怠。后母嫉之,所生亲子,衣加棉絮,子骞与芦花絮衣①,其父不知。冬月,遣子御车,骞不堪甚,手冻,数失韁靷②,父不知情,反斥之为惰,笞之。见衣绽处芦花飞出,复查后母之子皆厚絮,愧忿之极,欲遣后母。子骞跪求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愿大人思之。”父惭而止,后母改过,遂以三子均平,衣食如一,得成慈母。孝子闻于天下。

    注释:①子骞与芦花絮衣:(后母)用芦花花絮给子骞做棉衣。②韁靷:这里指缰绳。

    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词语的意思。(2分)    

    ⑴孝敬无   怠:               ⑵遂以三子平   均: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子骞跪求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愿大人思之。”

    3.闵子赛的行为揭示了怎样的道理?(2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文。(12分)

    漫谈巧克力

    ①巧克力是一种高级营养食品,风靡世界,被誉为“快速能源”,深得世界各国人民尤其是欧美人民的喜爱。据统计,英国、丹麦、比利时、挪威、瑞士等国每人每年平均要吃巧克力16磅以上。

    ②巧克力的重要原料是可可。可可原产于墨西哥、巴西等地。据说在大约四千多年前,亚马逊河流域的人就开始种植可可豆,1502年哥伦布第四次向美洲挺进时就曾跨越这块出产可可豆的宝地,可惜当时他并没有发现。那个时候,巧克力作为饮料(“巧克力”是音译,原意为饮料),只是墨西哥阿兹泰克统治者的御用食品。1519年,一个到阿兹泰克的西班牙人品尝了这种又苦又香的饮料,并且很快喜欢上它。于是这个西班牙人将原始配方带回祖国,献给查理五世国王。最初,这种饮料因为味道发苦,并不很受欢迎。后来,他们加进了糖,巧克力便迅速传开,1608年传到意大利,1765年英国伦敦开了一家巧克力商店。英国人首先在这种饮料中加进牛奶,使之质量又迈进了一大步。不久,这种饮料就传遍了整个欧洲。1765年,英格兰巧克力制造商在美国建立了一家巧克力工厂,此后美国的巧克力生产便逐步发展起来。到这个时候,巧克力还是饮料,只有瑞士人在1875年发明了一种可可制作固体牛奶巧克力的新方法之后,巧克力才扩大了它的领域,成为一种高营养食品。

    ③巧克力诞生之后便备受人们的青睐,原因是什么呢?

    ④巧克力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据说拿破仑对于巧克力的功效是深信不疑的,他打仗时,总是要带着巧克力。固体巧克力出现后,它成了美国前线士兵食粮的一部分。美国和前苏联宇航员在空间飞行时,也总要携带巧克力。世界各国的运动员也把巧克力作为必备食品。

    ⑤那么,巧克力的营养价值有多高呢?据分析,每100克巧克力中含碳水化合物55-66克,脂肪30-38克,另外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2、钙和铁。巧克力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其所含的脂肪也不会使人体内的胆固醇增加。而且巧克力入口即化,口感极佳,因此成为最理想的高热值食品。

    ⑥巧克力含有大量的苯乙胺,它能调节人的思维和情绪。情绪低落的人苯乙胺含量远远低于一般正常的人,因而极易烦躁、苦闷和不安。因此,情绪低落的人,宜多吃巧克力,以增加体内苯乙胺的含量,借以调节自己情绪。

    ⑦巧克力是高级营养品,但是不可否认,巧克力吃多了,对儿童成长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国外生物化学、营养学专家发现:巧克力中含有一种溴化合物,它与巧克力中的咖啡碱共同作用,不仅会使儿童过度兴奋,不愿睡觉,而且对儿童大脑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巧克力还含有一定数量的草酸,它能干扰机体对钙的吸收,影响儿童的骨骼生长,因此儿童不宜无节制地食用巧克力。“过则为灾”,这是值得注意的。(文章有改动)

    1.文章围绕“巧克力”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说明。(3分)

    2.根据文意,说说巧克力被称为“快速能源”的原因。(2分)

    3.文章第②自然段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其作用是什么?(3分)

    4.阅读第⑦段,简要概括“过则为灾”具体指什么。生活中“过则为灾”的现象还有很多,请再举出一个例子。(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文。(14分)

    草地上的月亮

    丁立梅

    ①夏天正热烈的时候,我意外撞见一块美丽的草地。有月的夜晚,我邀人一起,盘腿坐在草地上,听风吹,听虫叫,听花开,听草与草的喁喁私语。夜的声音,丰富得令人惊奇。

    月亮掉在河里。河水清幽幽的,河里的月亮,便显得格外俏皮。像喜欢探险的孩子,偏要往了那幽深的地方去,一步一探,一步一惊叫。这是月亮的快乐。

    ③一艘驳壳船停泊在不远处的水上。月色把它的坚硬,泡成柔软。它看上去,很像一蓬青绿的小岛,浮在水面上。我认识那船,外地人的,男人女人,还带着两个五六岁的孩子。是两个男孩,看上去像双胞胎,一样黝黑的皮肤,一样圆溜溜的眼睛,壮壮实实的。他们在岸上捉蚱蜢,追蜻蜓,玩得不亦乐乎。有大船运来货物的时候,男人女人就忙开了,他们的驳壳船,承载着卸载货物的重任。那是晴白的天。

    ④一些时候,河岸静着,男人女人闲着。船上的桅杆上,扯出一根绳索来,女人在晾衣裳。家常的衣裳,一件一件,大大小小,红红蓝蓝,有岁月静好的意思。男人呢?男人竟在船头钓起了鱼,天热,他打着赤膊,相当地悠闲自得。有天黄昏,我走过那里,竟意外发现他在船头拉二胡。女人进进出出,并不专心听。两个孩子在打闹着玩,也不专心听。男人不在意,他拉了自己听,拉得专注极了,呜呜哑哑,呜呜哑哑。那是他的快乐。

    ⑤我想起另一些场景。那个时候还小,邻家有个老伯,相貌奇怪,嘴角歪着,脸上遍布疤痕,手脚亦是不灵便的,走路抑或递物,都抖抖索索着。听大人们说,他年轻时,遇一场大火,家人悉数遇难,唯他死里逃生。村人同情他,给他重新搭了两间茅屋住,分配了两头牛,让他养着。日日见他,都是与牛同进同出的。

    ⑥他却喜欢歌唱。有人无人时,他高兴起来,都会扯开嗓子吼几句。唱的什么歌无人说得清,反正就那样唱着,头微微仰向天空,嘴巴大张着,一声接一声,乐着他自己的乐。每逢他唱歌,村里人都会笑着说,听,谢老大又在学牛哞哞叫了。谢老大是村人对他的称呼。可能他是谢家最大的孩子——这是我的猜测了。我一直不知道他的名字。

    ⑦他并不介意村人的取笑,照旧唱他的,头微微仰向天空,嘴巴半张着。他身旁的牛,温顺地低着头,吃着草。

    ⑧也见他在夕阳下喝酒。作下酒菜的,有时是一碟萝卜,有时是一碟咸菜。他眯着眼睛,轻呷一口,并不急着把酒咽下去,而是含在嘴里,久久咂摸着,脸上浮现出满足的笑容。我远远站着看,以为那酒定是世上最好的美味。某天趁他不注意,偷喝,麻辣出两眶泪。经年之后,我始才明白,他品尝的,原是心境。

    ⑨月亮升得越来越高,升到草地的上空。夜露悄悄落,落在草叶上。这个时候的月亮,变得更调皮了,它钻进草叶上的每滴露珠里。于是,每滴露珠里,都晃着一个快乐的月亮。我坐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月亮中间,跟虫子比赛吟唱,心境澄清,我也像一枚快乐的月亮了。

    ⑩快乐,原是上帝赋予每个生命的。公平,无一遗漏,如阳光普照,如月光倾洒。无论贵贱,无论贫富。  (文章有改动)

    1.文章用恬淡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平凡人的生活及快乐,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三个场景。(3分)

    2.文章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3.阅读文章第④段,结合文段内容,说说你对“岁月静好”的理解。(3分)

    4.文中写“我”偷喝邻家老伯的酒,“经年之后,我始才明白,他品尝的,原是心境”。邻家老伯有着怎样的心境呢?(2分)

    5.有人评价丁立梅的散文“有一幅优美的背景,有一两则轻灵的故事,最后得出一条富于理趣的生活哲理”。你从文中读到了哪些“富于理趣的生活哲理”?(3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⑴路灯下,长时间等待的父亲责备晚归的孩子,孩子调皮的眼神中闪现着被关怀的满足,其实,批评有时也是一种幸福;球场上,拼尽全力投进致胜一球后却重重摔在地上,全场的欢呼声让人感到,其实,伤痛有时也是一种幸福;生活中,妻子埋怨丈夫乱花钱给自己买了一条新围巾,父亲埋怨儿子请假陪自己到医院体检,同学埋怨好友这么晚了还等在自己一起回家,其实,埋怨有时也是一种幸福。

    请以“ 其实,       有时也是一种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

    ⑵请以“又是一个响晴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如果选择⑴,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③有真情实感;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