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填空题 16 题
中等难度 2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0 题
  1. 1.  不同导体的电阻可能不同,下列能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物理量是             (   )

    A.电压             B.电流             C.密度             D.长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  漂浮在水面上的一块冰熔化成水,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   )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形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  修建铁路铺设铁轨前要铺宽大而厚重的路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     )

    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增大压力         D.减小压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  物理学中一些单位常以人名命名,以科学家欧姆的名字作单位的物理量是     (   )

    A.电压                B.电流             C.电阻             D.电荷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  用铅、铜、铁、铝制成质量相等的实心球(ρ>ρ>ρ>ρ),其中体积最大的是 (     )

    A.铅球                B.铜球             C.铁球             D.铝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  重3牛的实心金属球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溢出2牛的水,小球所受浮力   (     )

    A.一定为1牛      B.可能为1牛        C.一定为2牛       D.可能为3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  物理学习中常用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下列研究中运用的主要科学方法相同的是(     )

    (1)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       (2)将水流比作电流。

    (3)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4)用总电阻替代两个串联的电阻。

    A.(1)与(2)     B.(1)与(3)      C.(2)与(3)      D.(3)与(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  甲、乙、丙三个相同柱状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将质量相等的实心铜、铁、铝球(已知ρ)分别浸没在液体中,此时液面等高,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

    A.p<p<p       B.p=p=p        C.p>p>p        D.p=p>p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  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两个电表中只有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已知除灯L和电阻R外,电路中其它各处均完好,则(     )

    A.若电压表示数变大,可能是L短路       B.若电流表示数变大,可能是L短路

    C.若电压表示数变大,一定是R断路       D.若电流表示数变大,一定是R断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  如图2所示,A、B两长方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已知mA<mB、SA>SB、hA=hB)。将两物体水平截去相同高度,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A 、pB和压力FA 、FB的关系为 (   )

    A.pA<pB,FA=FB                         B.pA<pB,FA<FB

    C.pA>pB,FA=FB                             D.pA>pB,FA>FB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6 题
  1. 家中电灯的正常工作电压为 (1) 伏。电灯与电键之间是(2) 连接,电灯与电饭锅之间是(3) 连接(选填“并联”或“串联”)。正常工作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电灯与电饭锅的电荷量(4)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物理学上把物质单位体积的(5)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它的国际单位是(6) 。读作(7) 。一支铅笔使用一段时间后,笔芯的密度将(8)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利用(9)__ 知识可以鉴别物质;刀刃磨得锋利,是为了减小接触面积,以便用较小的力就能产生很大的(10) ,易于割开物体;锅炉上的液位计应用了(11) 原理;实验室和生产技术中广泛使用的液体密度计是应用(12) 原理的典型例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3安。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13) 库,该导体的电阻为(14) 欧。当导体两端的电压增为10伏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将(15),它的电阻将(16) (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今夏,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突破5000米深海。当其排开海水的体积为2米3时,受到浮力的大小约为(17) 牛,当其下潜至1000米深度时,该处海水的压强约为(18) 帕。该潜水器从1000米深处继续下潜,受到的浮力将(19) ,下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力将(20)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海水的密度近似取1.0×103千克/米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1的示数将(21) ,电压表V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将(22) 。(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  小明用一个如图4(a)所示的两端开口玻璃瓶做了如下实验:把一个气球套在一端的瓶口上,气球放入瓶中,如图4(b)所示。将气球吹大后,把另一端的瓶口用软木塞盖紧,气球口部敞开,气球仍能保持吹大的形状,如图4(c)、(d)所示。将瓶子向不同方向旋转如图4(e)、(f)、(g)所示。观察上述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①由图4(c)或(e)或(f)或(g)可知:(23)

    ②由图4(c)和(e)和(f)和(g)可知:(2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  体积为5´10-43的木块,有1/5的体积露出水面,求: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  表中是小王同学家11月份收到的水费帐单的主要信息。求:①帐单上显示当月自来水公司向小王同学家供水的质量。②小王同学家如每天节约用水50千克,一个月可节约自来水的总体积。(一个月按30天计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  质量为2千克、底面积为0.02米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盛有质量为6千克的液体(ρ=0.6×103千克/米3)。求:

    ①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与压强。

    ②当在液体中浸没一个体积为2×10-4米3的小球时,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化量的范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  在图9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9伏不变,电压表量程0~3伏、电流表量程0~0.6安,定值电阻R1=20欧,滑动变阻器标有“15Ω 2A”字样。闭合电键。求:

    ①电流表的读数为0.4安时,电阻R1两端的电压。

    ②滑动变阻器R2允许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

    ③为了使移动滑片的过程中各电表能分别达到最大值,现选取合适的定值电阻R替换定值电阻R1,求出符合要求的R的取值范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使用托盘天平时,被测物体应放置在(1) 盘中,砝码应放置在(2) 盘中。使用电流表时,应将它(3) 到待测电路中(选填“串联”或“并联”),电流表的“+”接线柱接到靠近电源(4) 的一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  在测量某矿石密度的实验中,如图10所示,用(5) 测出矿石的质量为(6) g,用量筒和水测出矿石的体积为(7) ml,则该矿石的密度为(8) 千克/米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1.  观察图11所示的测量仪器,写出主要的观察结果。

    (1)________(9)

    (2)________(10)

    (3)________(1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  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与同学一起进行了实验。他们用弹簧测力计、量筒、水、金属块等器材,按图12所示的实验方法测量了实验数据,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①请写出实验目的:(12)

    ②为了能直接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表格中不但记录了原始的实验数据,还记录了经计算后得到的数据,如第5列中的(F1-F2)。请根据实验目的,结合图12所示的实验方法,将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的首行填完整。

    实验序号

    液体的密度(g/cm3

    F1 (N)

    F2 (N)

    F1-F2

    (N)

    V1

    (cm3)

    V2

    (cm3)

    (13)

    (14)

    1

    1

    ------

    -----

    -------

    -------

    -------

    -------

    -------

    2

    1

    ------

    -----

    -------

    -------

    -------

    -------

    -------

    3

    1

    ------

    -----

    -------

    -------

    -------

    -------

    -------

    ③表格中(F1-F2)表示的是(15)

    ④为了获得充足的数据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还应该(16) 做实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  小华同学做“探究串联电路特点”的实验,他从实验室拿了图13所示的一些器材准备进行实验(说明:图13中的固定电阻阻值大小均为已知,X、Y代表某一定值)。

    ①为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应选用的器材是电池、固定电阻R1和R2(17) 、电键、导线若干。

    ②为探究“串联电路电阻的规律”,小华用两节干电池作为电源,并将R1=5欧和R2=10欧的电阻串联接入电路中进行实验,其研究过程如图14所示。接下来的实验步骤应该是:

    撤去串联电阻R1和R2。从图13的固定电阻中(18) 替代串联电阻R1和R2,要求:观察到电路中的(19) ,这个起替代作用的电阻就叫做这个(20)

    若他用图13给定的四个固定电阻无论怎样都无法观察到预想的结果(电路元件没有任何故障),为了能找到“串联电路电阻的规律”,接下来他们应该做的是:__   (21) 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