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填空题 9 题,实验题 6 题,作图题 3 题,计算题 2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24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2 题
  1. 生活中需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A. 正常成年人鞋子的长度约42cm   B. 人正常步行速度约5m/s

    C. 人正常体温为39℃   D. 8年级某同学的身高大约是165c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右图是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实验,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C. 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 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

    B. 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C. 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熔化现象

    D. 冬天,车内窗玻璃有时会变模糊,是水蒸气液化的缘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北方的冬天,汽车的驾驶员常把水和酒精的混合物作为汽车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这

    是因为这种冷却液具有

    A. 较高的熔点   B. 较低的凝固点   C. 较低的沸点   D. 更容易蒸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眼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恰好看不见硬币(图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在同样位置又能看见硬币了(图乙).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

    A.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

    B.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C. 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D. 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放大作用

    C.照相机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小孔成像也是这样,都是光的折射造成的

    D.用放大镜看墙上的地图,可能看到放大的像,也可能看到缩小的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电视遥控器发射的是红外线

    B. 验钞机利用的是红外线

    C. 医院杀菌使用的是紫外线

    D. 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由此可以断定,此时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A. 凸透镜   B. 凹透镜   C. 三棱镜   D. 玻璃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第lmin内的速度是2m/s,在第2min内的速度也是

    2m/s,则这个物体

    A. 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 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

    C. 第3min内的速度还是2m/s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从右上图两幅照片,可判断两车的运动情况是

    A. 卡车运动,轿车静止   B. 卡车静止,轿车运动

    C. 两车都运动   D. 两车都静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Ⅰ所示,在图Ⅱ中分别作出了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9 题
  1. 上自习课时,调皮的小明在教室走廊放声歌唱,他手摸喉头,感觉到喉头在_______;教室里的同学都听到了歌声,表明声音可以通过_______传播;正在静心思考的小娟忙用手捂住耳朵,她认为小明的歌声是_______(选填“乐音”或“噪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______现象,____(“吸收”或“释放”)很多热量,使___(“上”或“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高考体检时,医生让李华同学观察前方平面镜中的视力表来确定视力,视力表在李华的后方,他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力表的一个_____立、等大的虚像.测试后,医生发现李华眼睛近视,他需配戴_____透镜矫正视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小明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察看地图,地图与放大镜的距离应该_ ______10c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而当摄影师给全班同学照完集体像后,又接着给一个同学照半身像时,就应该__ _____(填“增大”或“减小”)照相机镜头和这个同学的距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图中:_______是界面,界面的_______(选填“上方”“下方” 或“左侧”“右侧”)为玻璃,折射角等于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为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在学校大门附近安装了摄像头(如图所示).该摄像镜头相当于__________,经摄像镜头所成的是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cm。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用“频闪摄影”可记录物体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网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由照片可知,甲______球做匀速直线运动,乙_______球的运动速度较大(两空均选填“甲”或“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一只小虫落在小李的新铅笔上,小李突发奇想,驱赶小虫从铅笔的左端爬到右端用时5s,并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如图所示,则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cm;那么,小虫爬行的平均速度约是________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平常我们说“旭日东升”和“日落西山”,这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某处上空,这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若以太阳为参照物,这颗卫星应是_________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6 题
  1. 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图中所示的是分别用温度计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三个实验小组同时分别探究“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与“水的沸腾”,记录数据如下表:

    (1)在三个探究实验中,都用到的测量器材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根据记录表,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甲是蜡,乙是海波,丙是水

    B.甲是水,乙是蜡,丙是海波

    C.甲是海波,乙是蜡,丙是水

    D.甲是水,乙是海波,丙是蜡

    (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图甲(a)、(b)所示的两种情景,其中图_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景.同时还发现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_,并且要________热量。

    (4)某同学做“水的沸腾”实验时的装置如图乙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在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置一把刻度尺,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立于玻璃板两侧,以蜡烛A为成像物体.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_____ (“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

    (2)点燃蜡烛A,从A一侧观察蜡烛B,缓慢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_____________;用刻度尺和笔将A、B所在的位置连接起来,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和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有什么区别呢?试说明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固定好位置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几乎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你认为可能出现的原因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

    (2)他按下图装配仪器 (图中F点是焦点,H点是2倍焦距处) ,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把蜡烛向_________调(填“上”、“下”),或将透镜向______调(填“上”、“下”),调节好高度后,此时光屏上的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或“虚”)像。

    (4)若想从光屏侧透过透镜看到蜡烛正立、放大的像,可将蜡烛放在____点(填字母A或B)。生活中的_______________就是该现象的应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下图,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中:

    (1)当入射角为___________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重合

    (2)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验证“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o、30o、45o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测出反射角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明显不符合光的反射定律.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中使用白色硬纸板能显示_____________,也能方便地测量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沈毅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考试

    在“研究充油玻璃管中气泡运动规律”的活动中,如图甲所示,小宇等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

    A.在内径为1 cm、长为50 cm的玻璃管AB中注满油,管内留一个小气泡.

    B.在玻璃管的最下端(B)用橡皮筋做上标志作为零位置,然后从零位置向上,每隔10 cm用橡皮筋做上一个标志.

    C.先将玻璃管翻转,使气泡停在B端,然后迅速将玻璃管翻转并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气泡在零位置时,揿下秒表,依次读出气泡通过10 cm、20 cm、30 cm、40 cm位置的时刻.

    根据实验方案,思考回答问题.

    (1)请你对该实验方案进行分析、评估,说明该方案存在什么缺陷?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宇同学修正缺陷之后,重新进行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①请你用描点法在图乙中画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像__________;

    ②请你归纳出油中气泡的运动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图题 共 3 题
  1. A为人眼位置,请用光路图作出图中通过小窗所观察到窗外的范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画出两条入射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一直角玻璃砖顶角为30°,一束光垂直AB边入射,画出这束光从AB边进入玻璃砖到AC边离开玻璃砖的径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新世纪广场,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求:

    (1)小刚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2)小刚从家到新世纪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在步行期间20s内通过的路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8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5:30出发开往乙地,在当日23: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一座桥梁,列车全部通过这座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火车的长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