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8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商朝甲骨文中有卜问天雨、卜禾(谷熟之意)的记载,如“帝令雨足年”。还有王亲自从事农作的记载,如“王黍于南”等。这些卜辞说明

    A.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时期

    B.占卜活动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

    C.农业生产是商朝重要的经济活动

    D.重农抑商政策从商朝开始推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为青铜器“卫盉”,是西周时期的文物。器内盖所铸铭文记载了周恭王三年(公元前920 年),裘卫用价值八十朋(货币单位)的玉质礼器和价值二十朋的皮裘礼服换取了矩伯大片耕地。裘卫把这件事情报告了执政大臣,得到了大臣们的认可,还进行了授田仪式。这说明当时的西周

    ①存在货币交易的现象

    ②出现土地转让的情况

    ③小农经济开始形成

    ④青铜铸造业超过商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以上言论出自

    A. 《论语》         B. 《道德经》

    C. 《孟子》          D. 《韩非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到“秦王扫六合”反映出中国历史一个重要时期。此时期历史的变化是

    A. 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          B. 从诸侯争霸到设置郡县

    C.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D. 从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 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这一举措

    A. 导致了七国之乱           B. 形成郡国并行制度

    C. 消弱了王国势力           D. 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04 年1 月,湖南长沙走马楼发现1万余枚汉代的简牍。“经初步考证,这些简牍是汉武帝时期的行政文书,其性质大部分属于司法文书,涉及到汉代的诉讼制度、法制改革、统计制度、交通邮驿制度及汉长沙国的历史、法律、职官、郡县、疆域等诸多方面”。 由以上材料可以推断

    ① 简牍文字应是使用楷书书写

    ② 汉武帝时期湖南仍存在封国

    ③ 考古资料可弥补史籍的不足

    ④ 完整的司法制度形成于汉朝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人诬告宰相刘祎之受贿,武则天很生气,下令刘祎之停职审查。办案人员奉命向刘祎之出示了皇帝签发的敕书(命令)。结果刘祎之很愤怒也很不屑地说了一句:“不经凤阁鸾台(即中书省和门下省),何得为敕!”武则天大怒,干脆下令刘祎之“即家赐死”。对上述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A. 体现了君主权力至高无上          B. 三省体制导致宰相专权

    C. 中书门下执掌最高决策权         D. 三生六部体制名存实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图是南宋宫廷画家李嵩所作《市担婴戏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风俗画在宋朝得到充分发展

    ②绘画表现了活跃的商业活动

    ③宫廷画的创作题材十分狭窄

    ④画风忽略写实注重传情写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宋真宗准备让文武双全且长相俊朗的陈尧咨陪辽使射弓(射箭),并允诺授予他高级武官。陈尧咨请示其母亲后,其母杖责之:“你们父子均以文章立朝为名臣,你现在竟为了厚禄,使家族蒙受羞辱,忍心吗?”这反映出宋朝

    A. 宗族观念浓厚          B. 重文轻武传统

    C. 理学备受推崇         D. 选官注重才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乾隆年间,“闽省客商赴浙江湖州一带买丝,用银三四十万至四五十万不等;至于广(今广东地区,下同)商买丝银两动至百万,少亦不下八九十万两;此外苏杭……商人贩入广省尚不知凡几”。这表明

    ①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②广东商人比福建商人资金雄厚

    ③苏杭是丝织品的主要产地

    ④对外贸易使广东商人生意兴隆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中国古代的天文机构是政府的一个重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有的人甚至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对于广大民众,天文学是一门被严厉禁止的学问,不准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籍。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

    B.天文知识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

    C.观测天象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

    D.造成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三段论”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

    A.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关于罗马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起源

    B.《查士丁尼法典》维护罗马共和国统治

    C.罗马法为调节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

    D.罗马法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曾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下列说法全面体现了以上观点的是(  )

    A.在罗马帝国征服扩张过程中罗马法律所起的作用最大

    B.查士丁尼法典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

    C.罗马法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使平民利益得到保护

    D.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在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南北美洲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这种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各大洲联系

    B.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产生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工业革命在世界的扩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图(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

    年份

    国家

    1570

    1670

    1780

    232000

    568000

    450000

    51000

    260000

    1000000

    A.英国、西班牙       B.荷兰、葡萄牙

    C.英国、荷兰        D.荷兰、英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整个18世纪成为“理性的时代”和“批判的时代”。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启蒙思想家的思考更侧重于(  )

    A.由神和自然转向人类           B.与上帝直接对话

    C.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D.批判神学统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海国图志》中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士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是(  )

    A.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及上下两院制

    B.法国的民主共和制及国民公会制

    C.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及参众两院制

    D.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及联邦帝国两院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关于英国《权利法案》和美国1787年宪法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

    ②为国家的稳定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③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近代资本主义政治体制

    ④都赋予了议会至高无上的权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2011年10月12日,美国参议院投票否决了总统奥巴马4 470亿美元就业方案,这意味着奥巴马政府推动就业方案整体获得通过的希望落空。这表明(  )

    A.美国总统要对国会负责

    B.美国总统由国会中的多数党领袖担任

    C.美国国会对总统有制约作用

    D.美国国会拥有最高权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这两大文献产生的共同历史背景是(  )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③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          ④抗击外国殖民侵略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英国的漫画家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画中的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挑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

    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

    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能

    D.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马克垚认为“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这里的“创新”主要指(  )

    A.确立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政体典范

    B.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C.第一次完成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

    D.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民主共和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某班历史学习小组在探究“工业文明的前奏”这一课题时,下列材料应该排除的是(  )

    A.《物种起源》             B.《权利法案》

    C.《十日谈》              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下列对该推理判断表述正确的是(  )

    材料

    理解

    结论

    英国社会比较开放,善于吸收别国的先进技术;英国实行比较宽容的宗教政策,使非国教徒能在革新技术和发展工业方面发挥自己的才智,英国还向大陆受迫害的新教徒敞开大门,大批新教徒迁居英伦三岛,带来了资金和技术。

    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有利于吸引人才、鼓励技术创新。

    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A.材料充分,理解错误,结论错误

    B.材料不充分,理解错误,结论错

    C.材料不充分,理解错误,结论合理

    D.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不合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有学者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引发“历史性变革”经济因素是(  )

    A.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革命的扩展

    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D.工人运动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亚当·斯密认为:“政府的全部管理艺术就在于人和物自由,政府只保卫国家,建立公共工程和公共事业,在其他方面应无为而治。”对这段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

    A.主张在经济上自由放任         B.为反封建奠定了理论基础

    C.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D.促进了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下图是19世纪中期英国的海外贸易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B.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完成

    C.英国取得“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

    D.英国的世界殖民帝国的地位开始确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革命力量的火花”是指(  )

    A.水力       B.核能

    C.煤炭           D.电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造成下图1888~1894年日本工厂数与蒸汽机数量变化的主因是(  )

    A.甲午战争的取胜             B.1889年宪法的颁布

    C.“殖产兴业”的政策           D.军事工业的刺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世界历史上的发生了多次思想解放解放运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

    ——但丁•阿利格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

    材料二  观察下图

    (注:图中间是一个天平)

    材料三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请问以上材料一的体现了主要思想观点是什么?

    (2)请结合宗教改革的背景对材料二进行解读。

    (3)根据材料三可以看出卢梭主张建立何种政体?材料三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近代以来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促进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

    材料一  佛罗伦萨的经济繁荣主要是依靠银行业和制呢业。它的高利贷资本因为教廷存款在各国征收教会税、向各国统治者贷款而大量增殖。13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可以看做是最早的国际金融中心。14世纪毛纺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手工工场。

    ——吉林文史出版社《世界中古史》

    材料二  英国在19世纪30—40年代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化的实现导致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繁荣。伴随着英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其金融业也非常发达,这促进了英国成为最为强大的殖民主义国家,其殖民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真正的“日不落”帝国。与此同时,这也促进了英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从而使伦敦成为当时的国际金融中心。

    ——南方网《金融中心漂移说》

    材料三  英、美、中、印四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佛罗伦萨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原因。

    (3)你能从材料三中提取到哪些信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实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来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克商以后,安抚殷商遗民,以为周用,同时进 用各地的才俊,新创之周实际 上是一个诸部族的大联盟。周人在这个超越部族范围的政治力量上,还须 建立一个超越部族性质的至高天神的权威,甚至周王室自己的王权也须在道德性的天命之前俯首。于是周人的世界,是一个“天下”,不是一个“大邑”;周人的政治权利,造就了一个文化的共同体。周人克商,又承认商人曾克夏。这一串历史性的递嬗,代表了天命的交接,代表了一个文化秩序的延续。中国从此不再是若干个文化体系竞争的场合,中国的历史,从此成为华 夏世界求延续和求发展的长篇史诗。

    ——摘编自许倬云《西周史》

    材料二 我们认为 18 世纪中叶以后,1840 年以前的中国范围是我们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国,也就是我们历 史上的中国。十七世纪中叶至十八世纪中叶,即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朝实现 全国统一的重要时期。从整个中国古代史来说,是中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最后阶段。清朝的统一,实际 上是先统一了满族地区,即广义的满洲;再统一汉族的地区,即明王朝的故土;再统一蒙族地区和蒙族所统治的维藏等族地区。主要是满、蒙、汉三区的统一。

    ——摘编自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史疆域》

    材料三 国籍问题 伴随着近代以主权、国民和领土为标 志的民族国家世界体系而出现。1907 年荷兰国会议定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归化法”,规定自1908 年起,所有出生于爪哇的华侨 ,不问其现居该地或已返回中国,均为荷兰国民。此规定引起南洋华侨 的强烈不满。南洋华侨 成立国籍保存会,及时向国内发电请 求声援,国内商界、学界及朝廷迅即回应。清政府参照中外国籍法规,针对 荷兰当局的“出生地主义”,于1909 年颁布了一项基于“血统主义”的国籍法——《大清国籍条例》,规定:凡父、母为

    中国人者均属中国国籍。从法律上正式明确了华侨 的身份是中国国民,使保护华侨 有了法律上的依据,初步完成了官方的民族国家身份认同。

    ——摘编自许小青《清季国籍问题 与民族国家身份认同》

    (1)依据材料一,历史学家认为,在西周时期,中原大地逐渐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政治和文化认同,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史上有重要的影响。更具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这种政治文化认同形成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概括谭其骧的主要观点。依据所学知识,说明康熙帝对此所做的贡献。

    (3)简述清政府对于南洋华侨国籍之争所采取的对策。谈谈你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