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填空题 4 题
中等难度 19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5 题
  1. 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以高锰酸钾、氯酸钾和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取氧气,当制得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氧气时,三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

    A.1∶1∶1                              B.4∶3∶2

    C.2∶3∶1                              D.2∶2∶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镁粉在焰火、闪光粉、鞭炮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工业制造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某冷却剂中冷却,下列可作为冷却剂的是(  )

    ①CO2 ②O2 ③Ar ④H2 ⑤N2 ⑥Cl2

    A.①②             B.③④             C.③⑥             D.③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氯化钠水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Na和Cl

    B.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

    C.二氧化碳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故二氧化碳属于弱电解质

    D.硫酸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Na2SO4===2Na+S6+4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5.6 g铁粉在0.1mol氯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数为0.3NA

    B.1 mol Na2O2与足量H2O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7.8g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等于0.1NA

    D.0.5mol雄黄(As4S4,结构如右图)含有NA个S—S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同位素示踪法可用于反应机理的研究,下列反应或转化中同位素示踪表示正确的是(    )

    A.2Na218O2 + 2H2O = 4Nal8OH + O2

    B.2KMnO4 + 5H218O2 + 3H2SO4 = K2SO4 + 2MnSO4 + 518O2↑+ 8H2O

    C.NH4Cl + 2H2ONH3·2H2O + HCl

    D.K37ClO3 + 6HCl = K37Cl + 3Cl2↑+ 3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要大力抓好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下列举措中违背了这一指导思想的是               (    )

    A.加大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能源力度,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研制乙醇汽油技术,降低机动车辆尾气中有害气体排放

    C.生产、生活中,努力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D.利用高新技术,提高石油、煤、天然气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快速发展的需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乙烷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

    B.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C.苯和乙烯都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石油分馏可获得乙酸、苯及其衍生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右图是某有机分子的比例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对该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水溶液可除去水瓶胆中的水垢。

    B.该物质是室内装潢的夹板中散发出一种对人体有害气体。

    C.它与乙醇混合加热就能产生具有水果香味的物质

    D.该物质属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可导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分子式为C4H10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所用的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           B.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

    C.比丁烷更易液化                       D.是石油分馏的一种产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有关贮存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浓硝酸用棕色瓶盛放,贮存在阴凉处

    B.少量液溴可用水封存,防止溴挥发

    C.氢氧化钠溶液贮存在带磨口玻璃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D.FeSO4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来制作印刷电路板

    B.硅和二氧化硅都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C.铝制品不宜长时间盛放酸性或碱性食物

    D.氯水和过氧化钠都具有漂白作用,其漂白原理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自然界中可以以游离态存在

    B. Na2O和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且都能与硫酸溶液反应

    C.工业上制备镁是用电解熔融的MgO来完成的

    D. SO2通入新制氯水中,氯水退色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

    C.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D.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10分)咖啡酸(下式中的A)是某种抗氧化剂成分之一,A与FeCl3溶液反应显紫色。

    (1)咖啡酸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

    (2)咖啡酸可以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 (填写序号)。

    ①氧化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酯化反应  ④加聚反应    ⑤消去反应

    (3)咖啡酸可看作l,3,4-三取代苯,其中两个相同的官能团位于邻位,取代基中不含支链。则咖啡酸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3.6 g咖啡酸与足量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气体(标准状况) __________mL。

    (5)蜂胶的主要活性成分为CPAE,分子式为C17H16O4,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水解生成咖啡酸和一种醇,该醇为芳香醇,且分子结构中无甲基,则咖啡酸跟该芳香醇在一定条件  下反应生成CPA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4分)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了如下系列实验。

    【实验1】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先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加入试剂;

    ②加热A试管直到B中品红褪色,熄灭酒精灯;

    ③将Cu丝上提离开液面。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熄灭酒精灯后,因为有导管D的存在,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其原因是     

    (3)拆除装置前,不需打开胶塞,就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操作是    

    【实验2】实验中发现试管内除了产生白色固体外,在铜丝表面还产生黑色固体甲,其中可能含有氧化铜、硫化铜、硫化亚铜,以及被掩蔽的氧化亚铜。

    查阅资料:

    ①氧化亚铜在酸性环境下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铜单质,在氧气流中煅烧,可以转化为氧化铜。

    ②硫化铜和硫化亚铜常温下都不溶于稀盐酸,在氧气流中煅烧,硫化铜和硫化亚铜都转化为氧化铜和二氧化硫。

    为了研究甲的成分,该小组同学在收集到足够量的固体甲后,进行了如图的实验:

     

    (4)②中检验滤渣是否洗涤干净的实验方法是    

    (5)③中在煅烧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下列对于固体甲的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填字母选项)    

     A.固体甲中,CuS和Cu2S不能同时存在

     B.固体甲中,CuO和Cu2O至少有一种

     C.固体甲中若没有Cu2O,则一定有Cu2S

     D.固体甲中若存在Cu2O,也可能有Cu2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5分)氢化亚铜(CuH)是一种难溶物质,用CuSO4溶液和“另一物质”在40~50℃时反应可生成它.CuH具有的性质有:不稳定,易分解;在氯气中能燃烧;与稀盐酸反应能生成一种单质气体;Cu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是:2Cu===Cu2+Cu.

    根据以上信息,结合自己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CuSO4溶液和“另一物质”制CuH的反应中,用氧化还原观点分析,这“另一物质”在反应中作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2)写出CuH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uH溶解在足量稀盐酸中生成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填化学式)

    (4)如果把CuH溶解在足量的稀硝酸中生成的气体只有NO,请写出CuH溶解在足量稀硝酸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6分)中学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B→X+Y+H2O(未配平,反应条件略去),其中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请回答:

    (1)若Y是黄绿色气体,则Y的电子式是 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若A为非金属单质,构成它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的溶液为某浓酸,则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为金属单质,常温下A在B的浓溶液中“钝化”,且A可溶于X溶液中。

    ①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填所在周期和族);Y的化学式是_______。

    ②含a mol X的溶液溶解了一定量A后,若溶液中两种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恰好相等,则被还原的X是_______  mol。

    (4)若A、B、X、Y均为化合物。向A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的焰色为黄色。则A与B按物质的量之比1:4恰好反应后,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