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语言应用 3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9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韬(huì)漫(sàn)母菌(jiào)然泪下(shān)

    B.幅(zhǎng)刊(zǎi)发财(hèng)沆一气(xiè)

    C.酒(xù)堵(sè)意识(qián)翩起舞(qiān)

    D.款(zhì)揶(yú)软陆(zháo)插科打(hù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甄别膨胀核幅射声名鹊起

    B.会晤乔迁舶来品两全齐美

    C.泻漏装帧订书机珠光宝气

    D.歉收整饬跑龙套共商国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改革开放30年的壮丽画卷上,上海浦东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每一次突破都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B.做任何工作都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团结合作。墙倒众人推,我们只要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克服工作中的种种困难。

    C.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正在全面回归和复兴,过去境遇冷落的原生态民族民间歌舞,开始大模大样登上舞台。

    D.锦绣家园社区的张大妈是大家公认的热心人,一听说南方遭受严重旱灾,马上义形于色,不仅自己带头捐款,还积极协助动员社区群众参加赈灾行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的国家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阔步前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B.一年一度的东江市第十五届集邮活动日主会场活动今天在邮电大厦举行,副市长到会表示祝贺。

    C.为方便广大学生及家长了解国家教育收费政策,接受广大群众对教育乱收费问题的投诉或举报,教育部日前开通了教育乱收费举报电话。

    D.人的素质的提高,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上,也体现在精神生活和思想素质的提高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3 题
  1. 小说《红楼梦》中“元迎叹惜”四姐妹的结局分别是什么?请简述。(4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尝试续写一个鲜明、生动的结尾。(4分)

    天下只有三件事。一件是“自己的事”,一件是“别人的事”,一件是“老天爷的事”。人的烦恼是因为:忘了“自己的事”,爱管“别人的事”,担心“老天爷的事”。所以,想要轻松自在,很简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4分)

    有一天晚上将近11点,某大学一位副校长还在教室上课,教室管理员以“锁门时间已过”为由,在门口大声催促“锁门了”。该副校长得知对方身份和来意后说:“教学重要还是锁门重要?”“我可以明天就让你走人。”此事在学生及网民中引发争议。根据校方规定,老师上课时间到晚9时30分结束,教学楼关闭时间为晚上10时30分。

    请你选择事件一方进行简要评论,并写出理由,并为他拟写一句得体的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散文”的对待的名词,严格的讲,应该是“韵文”,而不是“诗”。“诗”时常可以用各种的媒介物表现出来,各种艺术里都可以含着诗,所以有人说过,“图画就是无音的诗”,“建筑就是冻凝的诗”。柏拉图的对话,是散文,但是有的地方也就是诗;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散文,但是整篇的也就是一首诗。同时号称为诗的,也许里面的材料仍是散文。所以诗和散文在形式上划不出一个分明的界线,倒是散文和韵文可以成为两个适当的区别。这个区别的所在,便是形式上的不同:散文没有准定的节奏,而韵文有规则的音律。

    散文对于我们人生的关系,比较韵文为更密切。至少我们要承认,我们天天所说的话都是散文。不过会说话的人不能就成为一个散文家。散文也有散文的艺术。

    一切的散文都是一种翻译。把我们的脑子里的思想情绪想像译成语言文字。古人说,言为心声,其实文也是心声。头脑笨的人,说出话来是蠢,写成散文也是拙劣;富于感情的人,说话固然沉挚,写成散文必定情致缠绵,思路清晰的人,说话自然有条不紊,写成散文更能澄清澈底。由此可以类推。散文是没有一定的格式的,是最自由的,同时也是最不容易处置,因为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隐饰的可能,提起笔来便把作者的整个的性格纤毫毕现的表示出来。在韵文里,格式是有一定的,韵法也是有准则的,无论你有没有什么高深的诗意,只消按照规律填凑起来,看的时候行列整齐,读的时候声调铿锵,至少在外表上比较容易遮丑。散文便不然,有一个人便有一种散文。喀赖尔(Calyle)翻译莱辛的作品的时候说:“每人有他自己的文调,就如同他自己的鼻子一般。”伯风(Buffon)说:“文调就是那个人。”

    文调的美纯粹是作者的性格的流露,所以有一种不可形容的妙处:或如奔涛澎湃,能令人惊心动魄;或是委婉流利,有飘逸之致;或是简练雅洁,如斩钉断铁……总之,散文的妙处真可说是气象万千,变化无穷。我们读者只有赞叹的份儿,竟说不出其奥妙之所以然。譬如说《左传》的文字好,好在哪里?司马迁的文笔妙,妙在哪里?这真是很难解说的。

    (选自《论散文》)

    1.根据文意,下列对于“散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散文和我们人生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天天说的话,写的文章都是散文。

    B.散文是一种翻译,它能够把我们头脑里的思想情绪译成语言文字呈现出来,最能显现作者真实的个性。

    C.散文没有固定的格式限制,是最自由的,因此驾驭起来相对容易些。

    D.散文的妙处很多,气象万千,变化无穷,它比其他文体更有艺术价值。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和散文相对的文体严格的讲应当是“韵文”,而“韵文”和诗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

    B.各种艺术里都可以包含着诗,而号称为诗的,里面的材料却仍然是散文。

    C.散文和韵文的区别在于节奏和韵律这些形式要素上的不同。

    D.在韵文里,格式是固定的,韵法是相同的,即使没有什么高深的诗意,读起来也会感到声调铿锵。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时常可以用各种媒介物表现出来,所以我们观看体操比赛、欣赏交响乐等也能体会到一种诗意。

    B.散文有一种不可形容的妙处,所以,我们鉴赏散文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对于散文那流动的情感,更是无法把握。

    C.要写出好的散文,富于感情、思路清晰都是需要作者把握的重要因素。

    D.伯风说:“文调就是那个人。”因此,提高人品,也有助于提高文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湖光塔影

    宗璞

    ①从燕园离去的人,难免沾染些泉石烟霞的癖好。清晨在翠竹下读书,黄昏在杨柳岸边散步,习惯了,自然觉得燕园的朝朝暮暮,和那一木一石融在一起,难以分开。燕园的诸般景色中,最不能忘记的,大概是那湖光塔影的画面了。但若真把这幅画面落到纸上,究竟该怎样着笔,我却想不出。

    ②小时候,常在湖边行走。只觉得这湖水真绿,绿得和岸边丛生的草木差不多,简直分不出草和水、水和草来。又觉得这湖真大。在湖岸边看着鱼儿向岛游去,水面上形成一行行整齐的波纹,“鱼儿排队!”我想。夜晚,在梦中,我便也加入鱼儿的队伍,去探索小岛的秘密。

    ③一晃儿过了几十年。我在经历了人世酸辛之余,也已踏遍燕园的每一个角落,领略了

    花晨月夕,四时风光。未名湖,湖光依旧。那塔,应该是未名塔了,最让人难忘的,是它投在湖水上的影子。晴天时,岸上的塔直指青天,水中的塔深延湖底。湖水一片碧绿,塔影在湖光中,檐角的小兽清晰可辨。阴雨时,黯云压着岸上的塔,水中的塔也似乎伸展不开。雨珠儿在湖面上跳落,泛起一层水汽。塔影摇曳了,散开了,一会儿又聚在一起,给人一种迷惘的感觉。雾起时,湖、塔都笼罩着一层层轻纱。雪落时,远近都覆盖着从未剪裁过的白绒毡。

    ④月夜在湖上别有一番情调。湖西岸有一座筑有钟亭的小山,山侧有树木、草地和一条小路。月光在这儿,多少有些局促。循小路转过山角,眼前忽然一亮,只见月色照得一片通明,水面似乎比白天宽阔了许多,水波(甲)月光不知流向何方。那北岸树丛中的灯火,很快显示了湖岸的线条,透露了未名湖的秀雅风致。行近岸边,长长的柳丝(乙)着月色湖光。水的银光里是挺拔的塔影,天的银光下是挺拔的塔身。这地面上留住的月光和湖面上的不同。湖面上的闪烁跳跃,如同乐曲中轻盈的拔弦;地面上的迷茫空灵,却似水墨画中不十分均匀的笔触。

    ⑤循路东行到一座小石桥边,向右折去,是一潭与未名湖相通的水。水面不大,三面山坡,显得池水很深。山坡上树木茂密,水边石草杂置。月光从密树中照进幽塘,水中反射出冷冷的光,真觉得此时应有一只白鹤从水上掠过,好为那“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的诗句作出图解。

    ⑥冷月有知,当能告诉我们从建园起这里发生的种种悲剧。鹤影诗魂,难逃魔掌,更不说这湖山中渗透的民脂民膏,埋葬着的累累白骨了。这园原名淑春园,是乾隆年间权臣和珅的私产。“芳园筑向帝城西”,那时颇有些达官贵人在这一带经营园圃。燕园北部的镜春、朗润、鸣鹤诸园,都是私人园林,现已融入燕园,成为一体。

    ⑦从那幽塘边上行,到了千百竿翠竹掩映的临湖轩,那便是当初燕京大学的神经中枢了。燕大于一九二六年从城内迁此。同年,在抗议北洋军阀卖国行径的游行中,便有燕大学生惨遭杀害。三十年代中,多少满怀革命理想的青年,离开了湖光塔影奔向延安;四十年代中动荡、忧虑、苦痛和欢喜的岁月,虽然没有给这里的景物留下痕迹,却镌刻下了无数仁人志士浴血奋斗的足迹。

    ⑧又是清晨散步,向湖中的岛眺望,那白石船仍静静地停泊在原处,树木只管各自绿

    着。在那浓绿中,一架射电天文望远镜赫然摆在那里,仰面向着天空。有的朋友认为它破坏了自然的景致,而我却觉得它在湖光塔影之间,显示出人类智慧的光辉,儿时的梦又在眼前浮起。

    ⑨沉思了片刻,未名塔的背后已是一片朝霞。这时却只有两个七八岁的学生在湖边。他们不知从何时起,坐在岸石上,聚精会神地观察水里的鱼。“看!鱼!鱼排队!”他们高兴地大叫大嚷,一面指着水面上整齐的一行行波纹,波纹正向小岛行去。“骑鱼探险去吧?”:茂不由得笑问。“你怎么知道?”他们冲我眨眼睛,又赶快去盯住大鱼。我不只知道这个,还知道他们的梦。

    ⑩我怕打扰他们,便走开了。信步来到大图书馆前。图书馆四层楼顸周围镶嵌的绿琉璃瓦在朝阳的光辉里闪闪发亮。这里终日座无虚席。每天清晨,总有许多人在门前等候。有几次,别出心裁的年轻人用鼓鼓的书包排成了长长的队伍。

    11这时,我虽不在未名湖畔,却想出了一幅湖光塔影图。湖光、塔影,怎样画都是美的,

    但不要忘记在湖边大石上画一个鼓鼓的半旧的帆布书包。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本文讲究布局谋篇,以作者的行踪为经线,以燕园的湖光塔影为纬线,写景、叙事穿插自如。

    B.在文章第③段中,作者以清新自然之笔,将湖光塔影的四季景象与自身的人事酸辛相照应。

    C.诗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涛魂”虚实结合,其中“寒塘”“冷月”隐喻造成悲剧的黑暗社会。

    D.作者写两个孩子沐浴在一片朝霞之中,寓意深远,象征着祖国的未来如满天早霞蓬勃兴旺。

    E.燕园的“湖光塔影”既具有自然之美,更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厚重的历史内容。

    2.请根据第④段景物描写的意境,从下面两组词语中,各选出一个恰当的词语,分别填人

    甲、乙两处,并任选其一分析运用之妙。(4分)

    (1)甲(载着、推着):________乙(摇曳、舞动):________

    (2)妙处:________。

    3.文章中多次写到“梦”,“梦”的含义是什么?作者写“梦”的用意是什么?(4分)

    4.作者说:“湖光、塔影,怎样画都是美的,但不要忘记在湖边大石上画一个鼓鼓的半旧的帆布书包。”请根据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奇情郁然,玄对山水,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力耕奉母。年三十,母遣之出游。每岁三时出游,秋冬觐省,以为常。东南佳山水,皆几案衣带间物耳。有再三至,有数至,无仅一至者。

    其行也,从一奴或一僧、一杖、一襆被,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扳援下上,捷如青猿,健如黄犊;以崟岩为床席,以溪涧为饮沐。口不能道,时与之论山经,辨水脉,搜讨形胜,则划然心开。居平未尝为古文辞,行游约数百里,就破壁枯树,燃松拾穗,走笔为记,如甲乙之簿,如丹青之画,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

    已而游黄山、白岳、九华、匡庐;入闽,登武夷,泛九鲤湖;入楚,谒玄岳;北游齐、鲁、燕、冀、嵩、雒;上华山,下青柯坪,心动趣归,则其母正属疾,啮指相望也。

    母丧服阕,益放志远游。登罗浮,谒曹溪,往复万里,如步武耳。从野人采药,栖宿岩穴中,八日不火食,抵峨眉。只身戴釜,访恒山于塞外,尽历九边厄塞。泛洞庭,上衡岳,穷七十二峰。北抵岷山,极于松潘。又南过大渡河,复寻金沙江,贵竹、滇南之观亦几尽矣。由鸡足而西,出玉门关数千里,至昆仑山,去中夏三万四千三百里。

    霞客还滇南,足不良行,丽江木太守偫糇粮,具笋舆以归。病甚,语问疾者曰:“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元耶律楚材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与三人而为四,死不恨矣。”

    梧下先生①曰:“昔柳公权记三峰事,有王玄冲者,访南坡僧义海,约登莲花峰。海谓之曰:‘兹山削成,自非驭风凭云,无有去理。’玄冲曰:‘贤人勿谓天不可登,但虑无其志尔。’霞客不欲以张骞诸人自命,以玄冲拟之,殆庶几乎?”

    (节选自钱谦益《徐霞客传》)

    【注释】梧下先生:作者自称。

    1.对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秋冬省,以为常觐:拜见。

    B.心动归趣:赶快。

    C.贵竹、滇南之亦几尽矣观:游览。

    D.丽江木太守糇粮偫:储备。

    2.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明徐霞客“旅行考察途中的艰辛”的一项是( )

    ①东南佳山水,皆几案衣带间物耳        ②凌绝壁,冒丛箐

    ③以崟岩为床席,以溪涧为饮沐          ④往复万里,如步武耳

    ⑤栖宿岩穴中,八日不火食              ⑥只身戴釜,访恒山于塞外

    A.②⑤⑥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霞客从小想象力就特别丰富,十分喜欢山水。没有出门远游之前,他就好像笼子里的鸟一样,窘迫不得舒展,容易触到边沿,经常想着飞走。

    B.徐霞客平常也未曾写过什么文章,但出游的时候,却能靠着破壁枯树,点燃松枝干穗,用笔写出所见所感。文章既好像是记得清清楚楚的账目,又好像是高手画出的美丽图画,即使是很会写文章的人也没法超过他。

    C.徐霞客事母至孝,最初的出游,还是在母亲的催促下完成的。即便如此,他在外行走,心中仍时常牵挂母亲。直到母亲去世之后,才放纵心志游览远方,足迹几乎遍及华夏大地的山山水水。

    D.徐霞客临死时,认为张骞、玄奘和耶律楚材因为胸无大志只是奉命行事,所到之处和所作的贡献反而不如自己这样一个平常百姓,因而觉得自己死无遗憾。本文作者也用王玄冲的故事认同了这一观点。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口不能道,时与之论山经,辨水脉,搜讨形胜,则划然心开。

    (2)霞客不欲以张骞诸人自命,以玄冲拟之,殆庶几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这首词下阕主要运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不超过50字)(3分)

    2.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试简要分析。(不超过40字)(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8分,每空1分)

    1.________,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2.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________。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________,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5.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柳永《雨霖铃》

    6.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________。(王勃《腾王阁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一只饥饿的狮子发现兔子正在睡觉,便想乘机吃掉它。这时,狮子又看见有只鹿走过,便丢下兔子去追赶鹿。兔子听到声响,马上就跳起来逃跑了。狮子使劲地追鹿,却没有追到,于是又回头来找兔子,却发现兔子早已逃之夭夭。

    狮子在心中问自己:“难道我不应该去追那只鹿吗?”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