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单选题 16 题,填空题 4 题,推断题 1 题,实验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6 题
  1.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束后,反应容器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

    A. 氮气   B. 五氧化磷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组仪器,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一组是(      )

    A. 烧杯、蒸发皿   B. 水槽、量筒   C. 蒸发皿、试管   D. 集气瓶、燃烧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成语含化学变化的是  (       )

    A. 掩耳盗铃   B. 死灰复燃   C. 刻舟求剑   D. 冰雪消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酸,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猜想假设   B. 收集证据   C. 设计实验   D. 得出结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少量固体    B. 塞紧橡皮塞

    C. 称量固体   D. 点燃酒精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取用药品进行实验时,正确的做法是(  )

    A. 若取用的药品实验后有剩余,应倒回原试剂瓶

    B. 取用无腐蚀性的固体药品,可用手直接拿取

    C. 倾倒液体药品时,可以迅速往试管里倒

    D. 每取一种药品后,都应该立即盖好试剂瓶塞,标签朝外,放回原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实验操作或记录正确的是(   )

    A. 用10 mL量筒量取了8.65 mL的水   B. 把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C. 用漏斗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 实验时未经洗净的滴管可直接再吸取别的试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装置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甲、乙、丙三个集气瓶分别盛有空气、氧气、氮气中的一种,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人瓶 中,观察到的现象依次为:甲中火焰熄灭,乙中木条继续燃烧如初,丙中木条燃烧更旺。则可判 断出甲、乙、丙三瓶气体中依次是   (      )

    A. 氧气、氮气、空气   B. 氮气、空气、氧气

    C. 空气、氧气、氮气   D. 氮气、氧气、空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防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包括“绿色生成”和“绿色销毁”等内容。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封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以下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

    A. 泼上汽油焚烧   B. 倾倒于江河之中

    C. 深埋于土中   D. 碾压粉碎后回收利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没有改变   B.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

    C.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但原子不能再分   D. 反应前是混合物,反应后是纯净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铬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是24   B. 属于非金属元素

    C. 一个铬原子核外有28个电子   D. 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根据下列四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①②表示的是原子,③④表示的是离子   B. ①③表示两种元素在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C. ②③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D. ②④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自第十一届奥运会以来,历届奥运会开幕式都要举行颇为隆重的“火炬接力”,火炬的可燃物是丁烷(化学式为C 4 H 10 ),它燃烧时,火苗高且亮,在白天,200米以外也能清晰可见,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②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  ③丁烷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构成

    ④丁烷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组成   ⑤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两份质量相同的双氧水溶液,b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当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用符号表示 :

    (1)2个钙原子_____       (2)空气中约占1/5体积的气体 _____

    (3)2个氢氧根离子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请将 ①二氧化硫②氮气 ③二氧化碳 ④蜡烛四种物质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___;(2)能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的物质是___;

    (3)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____;(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微观世界绚丽多姿。

    (1)氢气的化学性质是由___________(填具体的微观粒子名称)保持的。

    (2)如图是氨分子(NH3)模型图,1个氨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3)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实验填空

    (1)取用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取少量,如液体取_________mL。

    (2)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试管夹夹在距离试管口约_____________处。

    (3)兴趣小组做如图实验探究微粒的运动,_________(填“A”或“B”)烧杯中液体变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问题

    ⑴试填写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_____   J_________;

    ⑵写出有关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并在括号里注明所属反应基本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某些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和b的名称:a______;b_______.

    (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__。

    (3)A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

    A.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后用手捂住试管,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B.先用手捂住试管,后把导管放入水中,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4)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采用的装置组合是_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主要操作有:

    ①从水槽中撤出导管;  ②收集气体;  ③固定装置;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加热;

    ⑥撤酒精灯;  ⑦装药品,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

    A.④⑦③⑤②①⑥  B.⑦④③⑤②⑥①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④⑦③⑤②⑥①

    在完成“②收集气体”步骤时,应当______________时收集气体。

    ③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需要在试管口塞一团疏松的棉花,其作用是________.

    (5)对比上述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从安全、节能、环保、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最好用________________(填“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

    (6)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同时得到氯化钙和水。已知氨气是一种无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制取氨气时应选用的实验装置为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

    (7)若G瓶中装有少量的澄清的石灰水,先在__________(填“a”或“b”)端吸气,后在另一端呼气,能比较出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甲、乙两个小组分别通过实验探究蜡烛的燃烧产物(装置如图),观察到不同的实验现象. 甲组: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乙组: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烧杯底部有黑色固体. 根据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可得出蜡烛的燃烧产物有___________.

    (提出问题)乙组实验中出现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进行猜想)根据颜色和状态,猜想黑色固体的主要成分可能是碳.

    (实验探究)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设计了下表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方案一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 a 中,缓缓通入空气,点燃酒精灯

    黑色固体燃烧,发出 ____光,

    试管 b 中溶液变浑浊

    方案二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 a 中,缓缓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

    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试管 b 中溶液变浑浊

    (实验结论)试管 b 中溶液变浑浊说明黑色固体燃烧生成了_____________,由此证明猜想正确.

    (交流反思)

    通过以上实验推测,石蜡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写元素符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