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名句名篇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7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铁路)

    A、确(zháo)   桑(shèn)    斑(máo)   地(gào)

    B、谷(bī)      宿儒(shù)     蝉(tuì)   身(jī)

    C、红(yīn)     选(lín)     剔透(tī)   情(zì)

    D、摩(suō)     唐(tuí)     咒(zǔ)   踌(ch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肿胀     斑澜     一反即往    人声鼎沸

    B.屏嶂     踌躇     义愤填膺    妇儒皆知

    C.轻捷     喧闹     锋芒毕露    迥乎不同

    D. 骊歌     污秽     当知无愧    荒草凄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二中)

    A.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病入膏肓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B.老师诲人不倦的嘱托,一直鞭策着我不停地前进。

    C.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D.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日本停止核电站机组运转,目的是防止地震和海啸不再引发重大核安全事故。

    B.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收入,用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问题。

    C.中学生是否具有创新精神,是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的关键。

    D.自来水公司的取水点距污水流入纳苏河的地方约两公里左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面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林黛玉——葬花、焚诗         B.诸葛亮——草船借箭、借东风

    C.鲁智深——醉打蒋门神         D.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较委婉得体的一项是(    )(二中)

    A.当你的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好吧,咱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B.当你乘车被人踩脚时,你说:“喂,怎么走路的,没长眼!”

    C.你参加演讲比赛得了一等奖,同学们夸你,你说:“过奖啦,我有天赋嘛。”

    D.同学苗苗被自行车撞伤,你打电话给她妈通报情况时说:“阿姨,不好啦,苗苗出车祸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按课文原文填空(1-3杜家、4-6三中)

    (1)万里赴戎机,▁▁▁▁▁▁▁▁▁▁▁ 。(《木兰诗》)

    (2)鸟向檐上飞,▁▁▁▁▁▁▁▁▁▁▁ 。(《山中杂诗》)

    (3)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

    (4)                ,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5)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6)刘长卿《送灵澈上人》一诗中,写灵澈辞别归去,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情景的两句诗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文言文《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收:     扳:

    2.(4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其原因是什么?(3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课外阅读,阅读《植物聊天》(10分)

    植物聊天

    ①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人们传递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近日,有科学家研究发现,原来人们眼中那些被动的、只能站在一个地方等待被砍掉或吃掉的植物,也像人类一样,都会构建自己的联络系统。特别是草本植物,例如草莓、芦苇或是羊角芹都能自发地构建这种系统。

    ②在这个联络系统中,每一株植物都会释放和接收特殊信使物质所携带的信息,并与其他植株共享信息。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和人类的网络聊天十分相似,因此科学家形象地称之为“植物聊天”。但是让人们好奇的是,植物们在这个聊天网络里都聊些什么呢?

    ③科研人员发现,一些聪明的植物会在危险迫近的时候通过这个网络传递警告信息,从而有效地减轻植物受侵害的程度,提高植物的生存能力。如果有一株植物被毛虫咬食了,那么在同一个网络中的其他植物都会接到内部的警告信号。在接到警告信号 之后,那些还没有被咬食的植物就会进行化学物质防御和机械防御,使自己不易受到侵害。此时,毛虫就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无计可施了。可见,聊天网络功不可没。

    ④当然,任何事物都可能有利弊两个方面,植物的聊天网络也是如此。就好比计算机网络上流行的病毒,在植物聊天网络中,有些特殊病毒就利用网络进行传播,致使整个网络内的植物都可能被感染。

    ⑤这项研究令人称奇的地方,在于它改变了人们对植物的传统认识。现在我们才发现,我们身边那些最常见的植物其实早就是网络聊天的高手了。

    1.文章结尾处说“这项研究令人称奇的地方,在于它改变了人们对植物的传统认识”。请你说说人们对植物的传统认识是什么。(2分)

    2.说说什么是“植物聊天”。 (2分)

    3.分别指出下面两个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内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2分)

    (1)特别是草本植物,例如草莓、芦苇或是羊角芹都能自发地构建这种系统。   (       )

    (2)此时,毛虫就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无计可施了。   (       )

    4.阅读全文,请写出植物聊天网络的“利”与“弊”。 (4分)

    利:

    弊: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课内阅读,阅读《斑羚飞渡》语段。(12分)

    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洞上空画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

    山崖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比较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死亡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为自己调换位置。

    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通一条生存的道路。

    绝大部分老斑羚,都用高超的跳跃技艺,帮助年轻斑羚平安地飞渡到对岩的山峰,只有一头衰老的母斑羚,在和一只小斑羚空中衔接时,大概力不从心,没能让小班羚精确地踩上自己的背,结果一老一小一起坠进深渊。

    我没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我没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

    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

    伤心崖上最后只剩下那只成功地指挥了这群斑羚集体飞渡的镰刀头羊。这群斑羚不是偶数,恰恰是奇数,镰刀头羊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既没有年轻的斑羚需要它做空中垫脚石飞到对岸去,也没有谁来帮它飞渡。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

    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1.“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的含义是什么?(2分)

    2. 写出选文中与老斑羚的“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辟一条生存的道路”相照应的两个句子。(2分)

    3. 文中多次写到“我”的感受,有什么作用?(2分)

    4.你是如何理解结尾“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的?(3分)

    5.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谈谈你对斑羚飞渡这件事的看法。(3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记叙文《生命的补丁》(14分)

    ①不久前,女儿一双磨砂皮鞋晒在门口,不知被哪个缺德的人用刀片划了一个长长的口子,那是我们花了两百多元买的新鞋,上脚没几天就不能再穿,女儿难过得哭起来。我把鞋子拿到小区门口的皮鞋手工店,小学徒看了一眼说:没办法,除非换皮换帮。老师傅接过来看了看,说:你要是放心的话,我就在皮鞋上再多划几道口子,两只鞋子都划上。我不解地问:为什么?老师傅说:这样看起来显得对称,是刻意而为,会显得别具一格,又不影响穿着。我还是不太理解,反正死马当作活马医吧,我把鞋丢下走了。第三天下班我顺便去取鞋,一眼就发现那双鞋,鞋子上果然又划了五六道伤痕,用铁锈红色的软皮补好,四周用的是粗针大线的细麻绳,针脚故意歪歪扭扭,显得质朴粗犷,与磨砂皮的风格一致,一双鞋看上去比先前更独特也更有趣,不仅有实用价值,而且更具审美品位,我连声夸道:师傅手艺真棒。

    ②在流水线上打工的妻妹有一天拿出一件衬衫给我们看,那是一件白衬衫,因为不小心被钉子勾住,后背上撕出老大一个口子,她惋惜地说:一百多块买了件衬衫,才穿了三天就不能再穿。老婆接过来左看右看,说:我拿回家帮你补补看。结果三天后,再一次看到那件衬衫时,我惊呆了:所有不规则的裂痕和口子全被小心地用细细的白丝线手工缝合,那些被白丝线缝合的裂痕呈树枝状,看上去就像北方冬天树枝上的冰花或雾凇一样,美极了。为了强调这种效果,老婆特地还在树枝下用花棉布头拼贴了一个胖乎乎的小雪人和森林木屋。一件原来撕毁不能穿的衬衫,现在变得比原先那件更完美更独特。我赞叹道:太漂亮了,就像艺术品一样。老婆说:都是那个做皮鞋的老师傅给我启发。补丁,原本是一种遗憾,却可以通过巧手匠心,让它呈现出一种完美。

    ③老婆的话也给了我更大的启发:世界上万事万物不可能总是十全十美,补丁作为一种缺憾是免不了的,包括人的生命,生命也是这样——伤害、残疾、病痛等等。伤口既已存在就无法回避,你不能指望展览伤口博人同情,那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你能做的和你该做的,就是用补丁缝合伤口,并且还要努力在“伤口”上开出最美丽的花朵,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就显现在这里——像被处以宫刑的司马迁、像双目失明的博尔赫斯、像耳聋的贝多芬、像瘫痪了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他们的所作所为,就是为残缺的不完美的生命打了一个最完美的“补丁”。

    1.如果将文题“生命的补丁”中的定语部分“生命的”删去,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3分)

    2.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第①②段所写的两件事之间的共同点。(2分)

    3.作者在第③段列举了古今中外4位名人,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一位具有这种精神的名人?请将他或她的事迹简要地写在下面。(3分)

    4.在你的生命中,是否也有“缺憾”或“伤口”?你是怎样看待和处理的?(3分)

    5.读了本文后,你一定会有许多感想。请你将你的感想用简洁的、富有哲理的语言写在下面。(3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以下两篇作文任选其一)    

    (一)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本书……人生经历中,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是体验、感悟的过程,也是明理的过程。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我读懂了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铁路)

    提示:

    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要扣住横线上的词语,要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件,表达自己思想的成熟和认识的提高。

    ③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④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

    (二)依依翠柳,郁郁繁花,嫩嫩春笋,茵茵小草……万物被温暖照亮,生机勃勃,尽情展示大自然的绚丽。

    在青春旅途中,你也常常被温暖照亮:眷眷亲情,殷殷师恩,醇醇友爱……让你坎坷变坦途,郁闷变快乐,单调变精彩,蓬勃向上,纵情演绎成长的浪漫。

    请以“被温暖照亮”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中心明确,以记叙为主,适当议论抒情。

    ③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⑤书写整洁,不少于6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