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有关细胞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

    B.DNA和RNA分子的碱基组成相同

    C.多糖在细胞中不与其他分子相结合

    D.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的简明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从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效应T淋巴细胞

    B.②中使用胰蛋白酶有利于杂交瘤细胞的形成

    C.③同时具有脾脏细胞和鼠骨髓瘤细胞的特性

    D.④是经筛选培养获得的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可检测出蛋白质

    B.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

    C.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D.在95%乙醇中加入无水Na2CO3后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超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C.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兴趣小组拟用组织培养繁殖一种名贵花卉,其技术路线为“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

    B.在愈伤组织培养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C.出芽是细胞再分化的的结果,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

    D.生根时,培养基通常应含α-萘乙酸等生长素类调节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

    B.t2—t3,暗反应(碳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

    C.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增强的结果

    D.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I.马拉松长跑是一项超强体育运动,需要运动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运动员出发后心跳加快,是__________调节的结果;运动停止后心跳并不立即恢复到正常水平,原因之一是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____ 的特点。

    (2)出发后体温逐渐升高,一段时间后在较高水平上维持相对稳定,这是__________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途中运动员会大量出汗,造成血浆的 __________升高,故应及时补充水分。

    (3)长时间跑步会感到疲劳,但运动员仍能坚持跑完全程,控制该行为的中枢部位是_____________。

    II.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

    (1)陡坡在在封山育林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题7-II图所示。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图中,0→a,物种①密度上升,原因是在适宜条件下,物种①的__________;b→c,物种①逐渐消失,物种②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原因是物种②能耐受__________;c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物类型将是__________。

    (2)该坡地经治理后,既扩大了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对大气中__________的固定,又提高了经济产出,初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一单基因遗传病家庭,女儿患病,其父母和弟弟的表现型均正常。

    (1)根据家族病史,该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 ;母亲的基因型是_______(用A、a表示);若弟弟与人群中表现型正常的女性结婚,其子女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假设人群中致病基因频率是1/10.结果用分数表示)。在人群中男女的概率相等,原因是男性在形成生殖细胞时______________ 自由组合。

    (2)检测发现,正常人体中一条多肽链(由146个氨基酸组成)在患者体内为仅含前45个氨基酸的异常多肽链。异常多肽链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由此导致正常mRNA第____位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

    (3)分子杂交技术可用于基因诊断,其基本过程是用标记的DNA单链探针与_______进行杂交。若一种探针能直接检测一种基因,对上述疾病进行产前基因诊断时,需要_____种探针。若该致病基因转录的mRNA分子为“┄ACUUAG┄”,则基因探针序列为___________;为制备大量探针,可用________技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研究发现豚鼠血清对人淋巴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发挥作用的物质是L—天冬酰胺酶,它能将L—天冬酰胺分解,而淋巴瘤细胞自身不能合成该氨基酸,增殖被抑制。

    (1)为验证该酶对两种细胞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正常细胞、淋巴瘤细胞、培养基(含细胞生长所需物质)、L—天冬酰胺酶

    实验步骤:

    a.分组

    实验组:培养基 + L—天冬酰胺酶 + 淋巴瘤细胞

    对照组:培养基 + ___________

    b.适宜条件下培养后,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检测L—天冬酰胺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分组

    生长状态

    L—天冬酰胺含量

    培养液

    细胞内

    实验组

    缺乏

    缺乏

    对照组

    正常

    缺乏

    正常

    结果分析:

    该实验利用了酶的__________特性;表中①应为__________;对照组细胞内L—天冬酰胺含量正常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

    (2)患者多次静脉注射该外源性酶后疗效降低,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____反应;该酶口服无效,原因是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理想的抗肿瘤药物应该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