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书写 1 题,选择题 3 题,名句名篇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2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书写 共 1 题
  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夕阳斜照,晚风袭来,吹得满园的桂花,摇yè生姿,清香扑鼻。我屏息静气,努力在xuān xiāo的尘世之中寻觅一种静mì、和谐之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而这两个、四个、八个……个体就叫做无性繁殖系(也叫克隆)。

    B.我常常带领国内外参观者站在树下指着嬉戏的鸟儿们,说:“瞧!这是我们的一景。”

    C.《幽静悲剧》选自《中华散文百年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版)

    D.以《电脑领我走进新天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写作前编列写作提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万籁俱寂的夜晚,留守儿童李明不禁想起了远在他乡打工的父母。

    B.当今社会,不少“伪专家”打着养生的旗号故弄玄虚,忽悠公众,致使不少人上当受骗。

    C.从空中俯瞰,2014年南京青奥村建筑鳞次栉比,非常壮观。

    D. 发令枪响后,我班的王刚同学首当其冲,跑到了最前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B.我反对将儿子送到贵族幼儿园去是希望儿子不毁在优裕的生活环境里,让他从小就具有刚毅、诚实、吃苦耐劳。

    C.为了防止H7N9疫情大规模扩散,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了防范措施。

    D.矗立在鲁迅纪念馆前的雕像,是由热爱鲁迅的人士集资铸成并提出倡议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

                          ,不废江河万古流。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          

    ③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                     

                         ……

    ④不畏浮云遮望眼,                

    ⑤纸上得来终觉浅,                

    ⑥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通过动物变化写早春之景的诗句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6分)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                      。(1分)

    (2)“这些人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是                   

                         (地方)视察时说话的。(2分)

    (3)书中有这样一句话:“钢铁是在烈火和骤冷中炼成的。”说说这里“钢铁”和“烈火和骤冷”的含义。(3分)

    “钢铁”:                                            

    “烈火和骤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6分)

    图1:山西省明长城大同镇重要关隘――得胜堡由于无人看管和保护遭到了严重破坏,堡里的文物遗存丢失严重。其中一段城墙已经成为当地村民的羊圈。

    图2:甘肃省山丹县老军乡夯土长城由于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已经大面积坍塌,成为长短高低不等的一个个土墩。

    图3:中铁18局集团有限公司一施工单位在宁夏中卫市境内施工时,将一段始筑于秦代

    的古长城挖开一个跑车豁口,毁坏古长城原貌近100米。

    图4:10月3日,众多游客在八达岭长城游览。数据显示,截止到2日15时,八达岭接待6.45万人次,同比增长15.6%。

    (1)以上图片是同学们在学习《长城》专题时搜集的。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出长城损毁严重的原因。(4分)

                                                    

                                                    

                                                    

    (2)2001年,英国人威廉·林赛在香港成立了“国际长城之友协会”。他常说:“长城是全世界人民的财富,我要尽我所能让长城更伟大,我不能看着世界上最长的城变成最长的垃圾箱!”请你为“国际长城之友协会”撰写一则宣传标语,倡导大家都来保护长城爱护长城。(2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杜审言的《渡湘江》,完成小题。(6分)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偏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这次流放的途中。
    1.(1)“迟日园林悲昔游”,是由眼前的春光回忆起往昔的春游,诗人为什么要用一个“悲”字呢?(2分)

                                                        

                                                        
    2.“今春花鸟作边愁”,诗人用花鸟反衬“愁”之深重。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也用了反衬的手法,简要评析反衬艺术的效果。(2分)

                                                        

                                                        
    3.“京国人南窜”与“湘江水北流”相对,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慨叹?(2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4分)

    【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治水必躬亲》)

    【乙】都御史刚峰①海公于官舍,同乡宦南京者,惟户部苏民怀一人。苏点其宦囊②,竹笼中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而已。如此都御史,那可多得!王司寇风洲评之云③:“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此九字断尽海公生平,即千万言谀之,能加于此评乎?

                                                (《刚峰宦囊》)

    【注】①刚峰:海瑞号刚峰。②宦囊:代指为官所得钱财。③王司寇风洲:王世贞号凤洲,明文学家。司寇为周代掌管刑狱的官,后世为刑部尚书的别称。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非相不得其情   (      )  ②必如而后事可举也(      )

    ③此九字尽海公生平(      )  ④于官舍       (      )
    2.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   )

    A.治水法既不可执一    王司寇风洲评

    B.地有高低         竹柏影也

    C.好逸而恶劳        此都御史,那可多得

    D.往来荒村野水之间    今民生长齐不盗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三处朗读停顿。(2分)

    竹 笼 中 俸 金 八 两 葛 布 一 端 旧 衣 数 件 而 已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有关句子。(4分)

    (1)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两文,你认为海瑞是个什么样的人?(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小题。(10分)

    ①人类对浩瀚无垠的太空向往已久。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亦真亦幻的《西游记》,人们把太空描述成妙不可言的神仙世界。在人们的想象中,太空是一个至善至美的天堂。然而在现实世界里,太空绝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浪漫。进入太空,人类要面对的是险境而非仙境。载人航天飞行要解决的问题也远不止是“高处不胜寒”。

    ②载人飞行要克服的第一个难关是真空环境对人的影响。太空中没有空气,人体若裸露在真空中,将无法呼吸。如果宇航员的座舱、生活舱一旦泄漏气体,很可能导致宇航员死亡。

    需要克服的第二个难关是来自太空强辐射的影响这种太空强辐射包括太阳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辐射太阳电磁辐射中的可见光和红外部分主要影响航天器的温度会损伤航天器的一些表面材料还影响高层大气的温度和密度从而加重低轨飞行器轨道控制的负担高能粒子辐射则直接对航天器本身产生影响高能粒子长时间围绕地球运动,对低轨道航天器构成严重威胁。它们的辐射不仅损伤航天器表面材料,而且会使航天器内部的太阳能电池、有机材料、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等的性能发生变化,甚至造成永久的损伤。

    ④空间碎片和流星体是载人飞行要克服的另一难关。空间碎片又被称为空间垃圾,是指废弃的火箭或卫星的残骸和它们因爆炸或碰撞而产生的碎片。它们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稍低于流星体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它们始终和航天器一同在地球的周围运动,因此出现碰撞的机会很多。空间碎片和流星体与航天器相撞,会在航天器的表面留下撞击坑或穿孔,甚至造成航天器表面的机械损伤。体积相对较大的流星体和空间碎片,对人体和航天器的破坏都是致命的。

    ⑤另外,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火箭在上升过程中发动机会产生高强度的噪声,飞船高速穿过大气层时也会产生巨大的噪声。即使飞船在轨道运行时产生的相对小得多的噪声,也相当于繁忙交通路口的噪声,而且持续不断。而飞行产生的强度不等的振动会影响宇航员的心率、血压和耗氧量,可诱发心血管的功能紊乱。另外,人体或器械的振动也会使人视觉模糊,动作不协调,操作误差增加,语言明显失真或中断。

    ⑥可见,在浩渺的宇宙中,宇航员时刻面临着险境,而决非想象中的仙境。
    1.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分)

    中心内容:                                           

    第①段作用:                                          
    2.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说明方法:                                           

    作用:                                              
    3.拓展链接。(4分)

    舱外航天服是一套防护和应急救生的复杂系统,用于保证宇航员出舱安全。目前,“太空行走”是中国载人航天的下一个目标,而成功研制舱外航天服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备条件之一。请你联系选文内容,说一说舱外航天服应具有哪些功能?

    功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小题。(10分)

    “知入”与“知出”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就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

    ⑦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 “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4分)

                                                      

                                                      

                                                      
    3.下面这段文字与文章哪段内容关系最为紧密?请说明理由。(4分)

    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毕淑敏的《离太阳最近的树》一文,完成小题。(20分)

    (1)三十年前,我在西藏阿里当兵。 

    (2)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五千米,冰峰林立,雪原寥寂。不知是神灵的佑护还是大自然的疏忽,在荒漠的皱褶里,有时会不可思议地生存着一片红柳丛。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到藏区巡回医疗,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3)一天,司务长布置任务——全体打柴去! 

    (4)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高原之上,哪里有柴?! 

    (5)原来是驱车上百公里,把红柳挖出来,当柴火烧。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我说,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它有生命。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用高原上惟一的绿色!司务长说,拉一车汽油上山,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斤白面。红柳是不要钱的,你算算这个账吧!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锨、镐头和斧,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6)红柳通常都是长在沙丘上。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它的根像一只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7)我很奇怪,红柳为什么不找个背风的地方猫着呢?生存中也好少些艰辛。老兵说,你本末倒置了。不是红柳长在沙丘上,是因为有了这棵红柳,固住了流沙。随着红柳的渐渐长大,流沙被固住得越来越多,最后便聚成了一座沙山。红柳的根有多广,那沙山就有多大。

    (8)啊,红柳如同冰山。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 

    (9)红柳的枝叶算不得好柴薪。它们在灶膛里像闪电一样,转眼就释放完了,炊事员说它们一点后劲也没有。真正顽强的是红柳强大的根系。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黏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一旦燃烧起来,能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量,好像把千万年来,从太阳那里索得的光芒,压缩后爆裂出来。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 

    (10)把红柳根从沙丘中掘出,蕴含着很可怕的工作量。红柳与土地生死相依,人们要先费几天的时间,将大半个沙山掏净。这样,红柳就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这时需请来最有气力的男子汉,用利斧,将这活着的巨型根雕与大地最后的联系一一斩断,整个红柳丛就訇然倒下了。 

    (11)连年砍伐,人们先找那些比较幼细的红柳下手,因为所费气力较少。但一年年过去,易挖的红柳绝迹,只剩那些最古老的树精了。 

    (12)掏挖沙山的工期越来越漫长,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于是人们想出了高科技的法子——用炸药! 

    (13)只需在红柳根部,挖一条深深的巷子,用架子把火药探进去,人伏得远远的,将长长的药捻点燃。深远的寂静之后,只听轰的一声,再幽深的树怪,也尸骸散地了。 

    (14)我们餐风宿露。今年可以看到,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眶,怒向苍穹。但这触目惊心的景象不会持续太久,待到第三年,那沙丘已烟消云散,好像此地从来不曾生存过什么千年古木,堆聚过亿万颗沙砾。听最近到过阿里的人讲,红柳林早已掘净烧光,连根须都烟消灰灭了。 

    (15)有时深夜,我会突然想起那些高原上的原住民,它们的魂魄,如今栖息在何处云端?会想到那些曾经被固住的黄沙,是否已飘洒到世界各地?从屋顶上扬起的尘雾,通常会飞得十分遥远。
    1.请你说说看文章以《离太阳最近的树》为题有什么目的。(6分)

                                                      

                                                      
    2.文章第5小节中,司务长和我关于挖不挖红柳的对话中接连用了四个“对不对”,说说你对这四个“对不对”的理解。(4分)

                                                      

                                                      
    3.结合具体语境,回答下列问题(4分)

    (1)请你说说第二小节加点词语“微笑”的表达效果。

                                                        

    (2)简要说说第(12)小节中感叹号的作用。

                                                        
    4.请你谈谈文章结尾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并结合全文说说它蕴含什么深意?(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请以“种下一粒种子”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

    满树的花朵,满枝的果实,最初只源于那粒小小的种子。好书是一粒种子,使人睿智地成长;梦想是一粒种子,使人奋斗和坚强;善念是一粒种子,使人变得阳光和高尚。种下一粒种子,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学校名。④不少于600字。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